原标题:降临在AI时代的偶像元年:新技术能帮上爱豆什么忙?
一个公认的说法是,2018年是中国的偶像产业元年,“土偶”和“土创”的火爆让练习生、出道这些关键词变得无比熟悉。相比普遍意义上的明星,偶像产业和粉丝的联系要更加紧密:偶像能否出道,要看粉丝的Pick数量,出道后的专辑发行、演唱会等也需要粉丝的应援。
如果说普通明星的事业发展要综合自身能力+行业认可+营销+粉丝支持等等多种元素的话,偶像的事业发展对于粉丝支持的依赖程度要大很多。举例来讲,像日本AKB这样的女子偶像团体明令禁止团员在团期间不可以恋爱,就是为了维护粉丝的心情。相比普通明星,“偶像”在演技、歌舞甚至外貌上的要求都更低。但在“人设”上的要求却很高,主打邻家风格的美少女在任何场合都不能穿的成熟性感、有大众男友形象的小鲜肉一旦公布恋爱就会被反黑……所谓偶像是“贩卖梦想”的职业,那么粉丝就是做梦的人。
在这样的产业规则下,看似完全没有AI的立足之地。所谓贩卖梦想,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游戏,对于没人味的AI来说,加入其中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不过把目光深入到偶像产业的细微角落后就会发现,其实适合AI发展的土壤,远比想象中更加深厚。我们可以把AI于偶像产业的作用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粉丝方,另一方是偶像方。
羡慕别人家的控评神文案?以后有AI替你爱TA
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追星”,偶像产业中粉丝要做的事情简直太多了。
就拿偶像练习生、创造101这样的偶像选秀节目来说。粉丝们需要有组织、有规划的在各个平台为自己Pick的偶像投票,同时由于投票机制问题,粉丝不能把自己的全部所有票投给同一个人,粉丝们还要作为“外交官”,和其他家粉丝组织换票。
除了自己投票,粉丝还要四处向路人拉票。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创意、设计和文案工作。
最近爆红的王菊拉票文案,就是粉丝智慧撬动偶像整体声量的最好体现。同样需要这些能力的,还有手幅、灯牌、人形立板等等应援物。
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如果偶像出道了,后面还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偶像出行要组织接机、去拍戏要送统一的礼物、过生日了要承包广告牌庆生、被黑子骂了要统一话术反黑控评……
总之,偶像产业中的粉丝们一直在靠爱发电,承担着大量繁琐细碎的工作。作为偶像事业的重要支撑,很多大型粉丝站都与偶像经纪人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透露偶像的通告行程,另一方面去组织线上线下的应援、控评、物料制作等等。
也就是说,在偶像产业中,粉丝们至少承担了“免费水军”和“周边设计师”两个工种。
而这两点,都是AI擅长完成的工作。
首先在免费水军上,粉丝们需要做的是出具统一话术的文案,同时又要有不同的风格,有时伪装成路人,有时又要编成时下流行的“土味顺口溜”。这些工作如果由人类完成,效率会非常低下。
此前爆出的用Yelp上的点评信息训练循环神经网络,得出可以生成餐厅点评的文本生成模型,在这里就能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循环神经网络拥有小数据训练优势,只要千条左右的文本信息完成训练。也就是说文本生成模型可以频繁的进行更新,紧跟当下的互联网流行话术趋势。不论是土味顺口溜,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XX体,甚至可能通过粉丝们的时尚话术帮偶像带一波热度。
而在周边设计上,其实应援海报、灯牌这些物料都具有极高的重复性和标准化特征,与其让不专业的粉丝自己动手设计,还不如利用起淘宝鲁班那样的制图机器人。
同时在偶像产业文化中还有“应援色”这一说法,比如EXO的应援色是银白色,粉丝们制作的物料大多也会应用上这一颜色。这其中的目的是通过统一的视觉方案来增强周边物料的辨识度。想要做到这一点,AI可远超于人类。通过统一的训练,利用神经风格迁移模型甚至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把上千张设计作品都变换成统一的风格——素描风、油画风、卡通风。改善了原来设计工作被分摊到粉丝头上,导致设计风格不统一的情况。
如何高效宠粉?人脸替换和声音生产了解一下
在偶像产业中,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除了粉丝给予偶像支持以外,偶像也会格外在意粉丝的感受和需求。所以在一个偶像值不值得粉的评判中,才会有“宠粉”这一指标。
偶像“宠粉”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突然现身在粉丝群聊上两句,比如在气温变化时发微博提醒粉丝要添衣减衣……
总之在偶像产业中,粉丝和偶像之间需要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崇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和慰藉。而在陪伴这件事上,AI也可以帮上很多忙。
目前看来,知识图谱和图像生成能力的发展,正让偶像和粉丝之间的陪伴关怀更加个性化和私人化。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诞生了一家名叫Lyrebird企业,这家企业推出的Lyrebird.ai可以利用神经网络抓取人说话时的关键特征,例如音色、音调、停顿习惯等等。只需要一分钟的语料资料,就可以完美模仿声音。
也就是说,以后在各种智能音箱里应答人声都可以换成偶像的声音。粉丝不再需要每天抱着手机蹲守偶像的微博,而可以独享偶像对自己一个人的告白。
如果仅有声音还不够的话,面部交换工具FakeApp也可以通过照片和动态视频重建人脸运动轨迹和模型,完美重现一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偶像的告白将不再是语音,而是一段活灵活现、独家定制的视频。
总之,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正在让真人形象有了被复制和繁殖的可能,语音生成、微表情识别等等技术的发展让语音和视频可以以假乱真。只要有了完善的个人IP授权机制,把偶像的视频、音频当做周边批量生产,并且适用个人粉丝进行内容上的变化并不是梦想。
谁能做到上第一个吃AI+偶像螃蟹的人?
其实AI技术和偶像产业结合的难点,并不在于偶像产业缺乏可以被AI技术提升的空间,而是在于偶像产业缺乏技术引入机制。
偶像产业本身就是以中日韩这几个东亚国家为主流,相比欧美强大的影视特效技术,东亚地区娱乐产业的技术含量要低得多。尤其在中国,很多偶像公司前身甚至是网络主播公会。
在另一端的粉丝经济上更是如此,大部分粉丝站、后援会是凭着一腔热血民间自发性组织,连明确的分工都没有,就更不可能有接入技术的能力和可能。
而人工智能恰恰是一项成本极高、门槛也极高技术,双方即使存在契合点,却缺乏连接点。
想要获得偶像产业和AI技术之间的连接点,最起码有这几项前提:
1. 拥有偶像IP,作为应用一切技术的前提
2. 有强大的粉丝聚集能力,可以让粉丝方和偶像方的AI工具快速投入应用
3. 有技术能力,或者足够采买技术的资金
如此看来,能迸发出AI+偶像能力的企业很可能出现在一下两类中:
第一类,是较为成熟的经纪公司。这类企业拥有大量偶像IP,在长期的运营中也形成了和粉丝组织的亲密关系,当然也缺不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来采买技术。之前就有消息传出,韩国SM公司、中国的SNH都与一家名为ObEN的AI技术企业合作,要推出旗下艺人的AI形象。
第二类,是和娱乐产业距离较近的科技巨头。这些企业既有技术基础,又可以通过网综、网剧等方式收揽偶像IP,加上最近腾讯、爱奇艺等企业都在布局doki、泡泡圈这样的粉丝社交平台,显然是希望把整条偶像产业链都整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这些科技企业的技术能量或许也可以有的放矢的向偶像产业释放。
总之,偶像产业本身就具有AI化的潜力,如今也获得了AI化的能力。恐怕不久之后,再在某条视频中看到你心爱的爱豆时,在激动之前恐怕先要怀疑一下这是不是AI的产物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