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星想狂赚中国人的钱,中国选择不再任由宰割
文/森沐梨 GPLP
自从三星手机出事以后,三星手机的销量在中国呈现直线下滑,市场份额也被国产厂商填补,很多人都以为三星电子在中国已经“日落西山”,殊不知,如今的三星在中国并不依靠手机赚钱,而是手握一项高科技,那就是存储芯片。依赖半导体业务三星在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然而,终究还是因为芯片的事出事了。
近日,中国反垄断机构对三星、海力士、美光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办公室展开突然调查,标志着国反垄断机构正式对三家企业展开立案调查。
其实,早在2017年,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企业接连对存储价格上涨进行投诉。事实上,在持续收到手机厂商投诉之后,监管机构去年已经开始关注持续涨价的存储市场,并在2017年底、2018年5月,中国反垄断机构就以持续涨价问题分别约谈三星、美光。
就在三星遭受调查的同时,大洋彼岸的另一边,美国芯片厂商高通还在要求欧洲第二高等法院取消由欧盟反垄断机构开出的9.97亿欧元(12亿美元)罚款。
高科技行业的垄断已经是行业的常态。2018年4月底,三星电子等又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被指控串谋限制DRAM内存芯片供应。在集体诉讼指控的时间段里,DRAM的价格上涨了130%,而在同一时间段,三星电子,海力士公司和美光科技的DRAM销售收入增长了一倍多。
对于三星,大家再熟悉不过,但对于SK海力士(原现代内存),可能有点陌生。实际上,海力士和三星同是韩国企业,按照营收规模排序,SK海力士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中位列第三,市场占有率达6.3%。美光总部位于位于美国爱达荷州,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储存及影像产品制造商之一,在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中位列第四,市场占有率达5.5%。
调研机构DRAMeXchange显示,2018年第一季存储器三大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DRAM产业的市占率分别为44.9%、27.9%、22.6%,三巨头加起来份额高达95.4%,明显已呈寡头垄断格局。
根据美光、三星、海力士财报统计,2017年,三家公司的半导体业务在中国营收分别为103.88亿美元、253.86亿美元、89.08亿美元,总计446.8亿美元,同比2016财年的321亿美元增长39.16%,其一季度营收仍在继续增长。
以三星为例,中国是三星半导体销售的最大市场,2017年三星半导体业务在中国营收253.86亿元,占半导体业务总营收近51%。得益于DRAM和NAND闪存价格的攀升,三星芯片排位在去年第二季度还超过了老大英特尔。
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存储芯片消费国,2017年,中国进口存储芯片889.21亿美元,同比2016年的637.14亿美元增长39.56%。可以说,中国存储芯片的进口增长额基本倍三星、镁光和SK海力士吃掉。
继去年价格飙涨40%后,今年年初到现在DRAM价格依然在上涨,虽然幅度不到10%,但对本来获利空间本来就比较小的中国品牌厂来说,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由于存储芯片涨价过快,已引发了包括手机、固态硬盘、内存条等产品的陆续涨价。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PC业务逐渐萎缩,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逐渐饱和,甚至下降的情况下,按理说,手机出货量的减少必将引起存储芯片进口金额的同比降低才对,让外界诧异的是,2017年中国进口存储芯片金额不降反增,存储芯片进口额增长39.56%。
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至今,这三家公司的DRAM芯片销售额翻了一倍不止,而同期生产成本、工艺技术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也在萎缩,价格大幅上涨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而且从2016年至今两年里价格都在持续上涨,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真的存在垄断,根据相关规定,可以让这些企业缴纳销售额1%-10%的罚款,这次反垄断调查,如果裁定三大巨头存在价格垄断行为,以2016-2017年度销售额进行处罚,那么罚金将在8亿美元-80亿美元之间。如果真的处罚成功,这也会使得我国的芯片企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就实而论,芯片产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短期内难以看到成效,不过随着我国对芯片产业的持续加码,或许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