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监测员工大脑活动,一种未来形而上学|刘兴亮

原标题:用AI监测员工大脑活动,一种未来形而上学|刘兴亮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图/来源于新京报

01

智能化的物理环境总令人联想到重重开合的金属型圆门,眼球识别,触控的半透明蓝色屏幕,扁平而巨大的操作间里身着「太空服」的工作人员一动不动或穿梭往返……在科幻巨制中,它是一个由直角构成的数学化的空间。

当这个空间冒出体型巨大的机器人与人发生社会交互行为时,观众觉得理所当然。

然而,从漆黑的电影院走出,在刺目的阳光下一阵晕眩,望着熙来攘往的街道揉揉眼睛,大脑过电般迅速重现刚刚的影像,不,这不是真的。只有菜市场的嘈杂,厨房里的油烟,孩子的哭闹与落入黄昏的晚照才是人间世相。

以上是科幻电影给我的一贯感受。

人怎么会与冷冰冰的机器天天发生关系,即便有也是人在操纵机器,如若反过来让机器操纵人,事情就显得诡谲而危机四伏,令人不寒而栗。

我现在想对观众朋友们(东北话叫好朋友们)提个问:假如工作单位给你脑袋上套个「温暖牌」电子监控器,以便对你的大脑信息做出即时分析,以调整你的状态与行为,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你接受这种行为吗?如果不接受,那是为什么?

02

据《南华早报》报道,有工厂引进员工脑电波扫描系统,敷设在工人帽子上的传感器追踪脑电波。人工智能对工人的心理情绪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样,公司就能够优化工作流程。

在工人整个值班期间,传感器会持续收集脑活动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获悉工人的烦躁,抑郁和消极心态。此时把工人送去休息,或许有利于生产效率和企业的人文建设。

据说,火车司机、复杂设备操作者、电力网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这类员工已经采用了脑电波扫描系统。

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效?为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专门对我进行了一次采访。

这实际上涉及到的是人工智能的科学运用问题。通常,我们倾向于相信新技术在试验阶段之后,会给人的生活生产带来飞跃性的帮助,在过去的历史经验中,技术革新遵循这一规律。就此我首先表明了自己对应用新技术的乐观态度。

因为《南华早报》说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开始对员工使用情绪监控技术,此后盈利增长了约20亿人民币(约合3.15亿美元)——不知这一信息来源是否真切。

另外,上海一家医院采用了脑造影术,是很先进的前沿技术。该系统对病人的脑部活动进行扫描,借助「智能监测摄像头」分析他的脸部,同时在病床下面安装一种确定机体运动和姿势的传感器。

人工智能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以便确切预测病人的不合适行为,据说这对精神病院来说尤为迫切,要知道那儿的患者行为极具不确定性。

03

那么是否可以依赖脑电波扫描系统?如果系统犯错,或者数据解读错误,责任将由谁承担?

对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问题,我当时如是作答:

「我认为这个技术是靠谱的,至少从原理上来讲,可行性是非常强的。至于这一系统的准确性具体能达到多大的百分比,我很难说。我只能说,这个系统从技术操作角度来说,是没有多大障碍的。接下来就是要看更多的实践结果。这就像一种新的药物研发过程一样,药物研发出来之后,还需要几年的临床试验。这一人脑监控技术的研发已经基本完成了,但是还需要通过‘临床’来收集更多的数据,因为人工智能是靠两条腿驱动的——一条腿是算法,另一条腿是数据。再好的算法,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作支撑和配合,这样的算法都是瘸腿的。此外,正如所有的规则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平等,规则只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公平,没有百分之百公平的规则。具体到这个系统上,系统的确会存在一定的失误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只要将失误率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就是可以接受的。」

04

在此之前,我就做过人工智能在未来生活中可能扮演什么角色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医生极可能失业的预测。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其有效性在西学东渐的一百来年逐步被各种机器所碾压,无论身体哪个部位不适,对医生来说,确诊往往意味着你要走进B超室、CT室、核磁共振室,或者其它什么化验室,那些化验单比病人口述带来明确的结果和应对措施。

根据病例中积累的数据,医生可以跟踪病人的健康历程,做出相对有利的判断。从人工智能的角度而言,高度集成的科学算法,对病人的各种身体数据进行分析,显然比情绪化的大夫更科学、精准和有效。

真到了那一天,医院是否还需要医生,会成为可怕但无奈的现实。就效率和经济成本而言,一个医院只要有一个院长和精于操作计算机的人就基本完善了。其他人员都将扮演打酱油的角色。

▲1月3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医生进行手术。 图/新华社

与此略有不同的是,我们今天所谈的问题是对人脑的监控与诊断。当然不是判断你是否脑血管有破损可能,大脑是否萎缩或有物理性病变,而是实时监控你的大脑活动,情绪状况以及所思所想。

也就是说万物之灵的人的头脑,被机器所掌控,并据此调整你的「现状」与行为模式。听起来有些讽刺,但未必不是现实。

05

到此我首先想到一些棘手的状况。比如按照性学家的分析,一个男人每四秒就会产生一次与性相关的念头。假如脑电波扫描系统能够成像,那一个人关联的显示器就会成为一幕连续不断的A片现场——此情此景竟让我无语凝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笛卡尔对人的本质性的定义就是「我思故我在」。设想一个人的大脑出于善意的目的而被监控,这里边隐藏着很大的伦理风险。

人性是不可试探的,就如神圣是不可试探的一样。

如果一个人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思想被他人掌控,势必带来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他可能被迫变得更主动和积极于工作,提高效率;也可能伴随着消极思想的状态,以便自我隐匿和保护——下班后能不能切换回来是很成问题的,长此以往人将变得拒绝思考停止进步。

按照道德的要求成为一个「心中无不可与人言者」的楷模是人的极致追求,在现实中能够做到哪一步则个体差异极大。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极难借助脑造影术解读心理情绪状况,并且就目前在工厂进行实验所取得的「成就」,也可能具有相对性。对此我们还是抱着审慎的乐观态度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11
用AI监测员工大脑活动,一种未来形而上学|刘兴亮
原标题:用AI监测员工大脑活动,一种未来形而上学|刘兴亮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图/来源于新京报 ↡ 01 智能化的物理环境总令人联想到重重开合的金属型圆门,眼球识别,触控的半透明蓝色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