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ODM的网易严选,似乎一直成长于争议之中,但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网易电商业务的新驱动力。
据网易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电商业务净收入为46.54亿元(7.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网易在财报中指出,增长主要得益于网易考拉和网易严选的快速发展。
财报并未明示网易严选的具体贡献,但据网易官方称,2017年网易严选达成了GMV 70亿元的目标,同时预计今年这个数字将是200亿。
如果从GMV增速的角度看,网易严选正处于极速的上升期。这种上升期还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严选对原创设计的投入、对IP的开发以及对线下渠道的试探等等。丁磊说严选是京东、淘宝之外的第三个模式,但这个模式未来最终如何,过去没有案例可寻。
更引人关注的是,现在京东、淘宝、苏宁等已从线上到线下形成对网易严选的围攻,并且可以预见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打的一手好擦边球
作为网易严选的老用户,最近突然发现一个现象,上线之初严选主打的“大牌制造商”不见了,无论是首页还是产品详情,都没有相关描述。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网易严选为何不再捆绑大牌做营销了?
2016年底,有证券机构在一篇研究报告里说,网易严选的崛起与MUJI的发展背景有一定相似之处。报告认为,两者同样起步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阶段(无印良品起步于19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处在增速下滑周期),同样定位为高性价比产品并剔除品牌溢价,背后均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篇报告的具体出处不详,在网上也找不到原文,只有一些零星的转载,所以真实性有待确认。报告将网易严选定义为消费升级的必然产物,这没有错,但总感觉是给网易严选戴高帽,顺便洗一下借势营销的地。
这篇报告发布的时间,正值网易严选的爆发期。根据其官方数据,2016年9月,严选即实现6000万月流水,并获得3000万注册用户。当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丁磊宴请各位大佬的餐桌用具,也全部来自网易严选。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有关网易严选山寨、涉嫌侵权的负面声音也是不断。甚至一些被“借势”的大牌还通过媒体诉苦,与网易沟通无果,胜诉又难,最终都不了了之。
这一切都源于网易严选的“傍名牌”,也就是借势营销。严选上线之初,首页的商品推荐页面几乎被各种大牌制造商占据,如CK制造商、MUJI制造商、膳魔师制造商、阿迪达斯制造商等等,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会被大牌吸引,并潜移默化的认为严选的商品与大牌的商品拥有一样的质量,但实际上严选商品未必有大牌一样的质量。
这也是“傍名牌”带来的负面后果。现在搜索相关新闻,还有很多有关网易严选商品质量的报道,其中影响最广的是著名自媒体人keso 2017年7月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指出在网易严选订购的一款炒锅出现质量问题,由此引发keso对网易严选质量的质疑。
事实上,在网易严选正式上线前,其发布的宣传广告还引发过网友抵制。2016年1月4日,网易严选微博推送了一条广告,广告中列出了几款产品,配以“采用同样的材质,来自同样的制造商”的文字描述,并且图片还将网易严选的产品和大牌商品拼接,以证明质量。
借ODM模式之名做借势营销,网易严选并不是唯一一个,但却是最受诟病的一个。究其原因在于,“傍名牌”本身就有山寨之嫌,何况严选提供的商品还存在质量隐忧。
为何不再捆绑大牌了?
本身我也是网易严选的用户,初期也被其大牌同款制造商的宣传吸引,在多次购买体验后发现,选择网易严选的原因大多数只有两个,大牌同款制造商的质量保证和高颜值。前一个是初期主要的购买动力,后一个则是大牌同款制造商“消失”之后。
现在,在严选上大牌同款制造商不见了,山寨之嫌也就没有了。
严选对原创设计的投入逐渐取代“大牌同款制造商”,从产业进步的角度看,这个改变是正确的。毕竟模仿和借势营销只能用于起步,不能赖以生存。
至于原因,我认为可能有两点。首先,打擦边球的模仿和营销方式可以用一时但不能用一世,有侵权风险之外消费者也有信任危机和审美疲劳。
像网易严选这样巧妙利用与知名品牌同一制造商的概念,暗示消费者其平台所售产品与知名品牌商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既达到了“傍名牌”的目的,又不明显违反现行法律规定。
但要注意的是,品牌方如果认为ODM模式存在风险又无法解决,那么完全可以用OEM或者签署协议的方式约束ODM工厂,也就是说品牌方的一系列动作能够让网易严选们没有办法继续使用“大牌同款制造商”。
其次,模仿痕迹太重很难获得高溢价,这与网易严选的战略发展定位不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网易严选就开始进行原创设计、IP的扶持,比如黑凤梨系列和网易游戏IP衍生品的开发等等。
不过,网易严选的这一波进步也并不是得到全部消费者的认可,有消费者就认为黑凤梨系列的设计品位并不好。也有消费者提到,她原本是因为性价比选择的严选,“黑凤梨”系列的定价,让她宁愿选择其他有品牌溢价的大品牌。
不只如此,原创设计必然会增加网易严选的成本,而淘宝心选等后入者仍旧保持高性价比,这对网易严选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对于网易严选而言,不捆绑大牌营销的影响也很明显。一个是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欲望势必会下降,这部分损失严选寄望于自有品牌的建设来弥补,现在对各种IP的开发就是这个作用;另一个是原创设计会加大供应链的难度,从原料、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都要重新调试,这部分的影响或许在网易本季度的财报中有所体现。
总之,还是那句话,从产业进步的角度看严选弱化“傍名牌”的举动是正确的,虽然会有阵痛,但毕竟明天是可期的美好的。至少严选不用担心山寨、侵权等问题的困扰,另外有关严选的线下布局我很看好,持续关注中,有时间再做讨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