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acebook用户数据被滥用,人们感受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在网络世界失去了安全感。而早前,支付宝年度账单也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有网友认为,信用服务机构拥有的个人信息主体越多,提供的信用产品越有优势,越能吸引更多的需求商,“芝麻信用用小字默认勾选并无法回头查看的方式,可能是想得到更多人的授权。”
“这次事件引起大家不满,主要是因为缔约方式。”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刘明博士认为,合同缔结的方式与合同的内容同等重要,芝麻信用用小字默认勾选并无法回头查看的行为会让消费者有“被下套”的感觉,怀疑支付宝用这种方式把人吸引过去,实际上是让大家去给芝麻信用授权。
因发生违规行为,央行杭州之后近期对支付宝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向其处以总额为18万元的罚款。
根据央行的公式,支付宝此次违规行为共涉及客户权益、产品宣传和个人信息保护三大方面。其中,在客户权益方面,支付宝涉及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不充分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保障不充分两项违规行为。在产品宣传方面,该公司在视频宣传中存在引人误解的宣传,同时还在支付宝官方微博中开展引人误解的宣传,以及处理完毕的投诉占比计算不实,导致对外公布的数据与实际不符。而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支付宝违反了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不符合最少、必需原则,并且拥有个人金融信息使用不当行为。
“多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够,可以说犯着对消费者的‘原罪’一路走来,现在是时候对之前的做法进行大的调整了。”
在对支付宝提出批评的同时,一些评论人士表示,在数据隐私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保护的现状下,此事件带来大规模的网友对个人数据隐私的关注,或意味着用户数据隐私观念的觉醒,是该事件积极的一面。
那么芝麻信用和支付宝到底做错了什么?还有多少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又称“App”)在窥视甚至侵犯你的数据隐私?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又究竟该如何保护个人的数据权益?
2016年发布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称,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多达81%的人收到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营销骚扰或诈骗的高达36%;有26%的人每天收到两个以上的垃圾短信,20%的人近一个月来每天收到两个以上的骚扰电话。
对于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大家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该负责任吗?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