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被制裁,核心技术捉襟见肘,科技巨头如何亡羊补牢?

摘要:这几天,中兴被美国制裁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家有八万员工的公司,将可能因美国禁令而陷入休克状态,根据《财经》报道,中兴部分工厂已经停产。中兴被美国制裁意味着它将缺少必要的元器件,特别是芯片。数据显示,2

这几天,中兴被美国制裁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家有八万员工的公司,将可能因美国禁令而陷入休克状态,根据《财经》报道,中兴部分工厂已经停产。中兴被美国制裁意味着它将缺少必要的元器件,特别是芯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芯片进口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额的两倍,其中大部分芯片就来自美国,我国科技产业芯片受制于人已捉襟见肘。表面上看,中兴是中美贸易战的“炮灰”,实际上却折射出中国科技产业在底层技术上的薄弱。

‍中国基础科技亡羊补牢

不只是芯片,中国在许多核心技术上都受制于人。去年有则新闻很有意思《中国终于能造圆珠笔笔头了,小小笔头科技含量高》,中国每年生产400亿支圆珠笔,笔头却一直依赖进口,中国企业终于可以制造出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产品。类似的还有高端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医疗器械、单反相机,都依赖进口,比如中国正在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80%的CT高档监视仪、85%的检验仪器、90%的超声波仪器、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都是国外品牌。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回信息科技产业,会发现对进口的依赖更甚,除了各种芯片外,许多元器件也依赖进口。一部国产智能手机上,就有大量的元器件来自于进口,很可能是“美国的芯片、日本的镜头、韩国的屏幕和闪存”。软件层面,不只是操作系统清一色依赖美国,甚至就连程序员开发App用到的各种编程语言、IDE(开发工具)、办公软件,可能都是来自国外。一部智能手机,除了App和背后服务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提供外,余下的大都是进口,这跟我们能造出圆珠笔,却缺乏笔头制造能力,本质上是一回事。

中国基础科技能力不足,有起步相对晚的历史客观原因,也与整个科研体制有直接关系。

从智能手机、家电、汽车等行业的产值来看,中国已是科技大国,国家层面重视高科技产业,然而基础科研投入还存在不足,2012年《科技日报》曾撰文指出,中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总投入量已位居世界第三,“科技投入的高速增长为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基础研究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不足5%,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5%的投入水平。

基础研究缺乏投入,体现在社会机构特别是企业,普遍缺乏基础研究投入的意识和意愿。技术有其成长规律,从理论到应用有很长的周期,今天的基础科技是五年前甚至更早前的布局决定的。2012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的比例占到75.7%,但企业研发投入几乎全部用于试验发展活动,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仅占3%,远远低于国际行业领军企业20%以上的投入水平。

中国企业对于科研投入的态度,更倾向于应用型投入以期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不愿意进行基础投入,短期内这可能没什么直接好处。我国存在芯片这块短板,一定程度是因为中国企业大都没有意愿投入所致,比如中国生产了世界上最多的智能手机,然而进行芯片研发的巨头却是凤毛麟角。Intel,2007年以来研发投入高达1096亿美元,且几乎都用于芯片研发,比华为、中兴总体研发投入高出一大截,为什么Intel芯片更强?显然与持续高投入息息相关。苹果很早就决定自主研发A系列处理器,让其不再受制于人,也给iPhone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兴被制裁,给中国科技巨头敲响了警钟——据说华为已在增加元器件的储备以防不测,这是不够的,科技巨头一定要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在包括却不限于芯片的核心科技上进行布局,目前百度、华为、阿里等少数科技巨头已在行动,在 学习框架、数据库、自动驾驶、通信技术上布局。

‍哪些核心科技值得重视?

计算系统类芯片(电脑、手机芯片等)是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做成可大规模商用甚至替换外国芯片的“中国芯”已是当务之急。此前,百度、华为已在芯片上进行布局,其中百度今年2月投资了光学AI芯片初创公司Lightelligence,华为海思麒麟970率先应用NPU,在手机芯片中已属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阿里在这几天也宣布要自主研发芯片Ali-NPU,同时全资收购芯片公司中天微。

强调技术驱动的百度一直比较重视基础技术,不只是搜索引擎这个核心业务上拥有核心技术,它在2013年就在AI底层技术上进行布局。在许多人看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信息流都是没有什么门槛的技术,诚然,确实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研发,每一家公司都可以做AI算法和应用,不过都离不开底层框架的支持, 学习框架相当于AI的芯片,是AI产业的战略制高点。

美国科技巨头早已在布局,谷歌有TensorFlow,Facebook有Caffe/Caffe2、微软有cntk,亚马逊重点支持开源社区的MXNet。中国只有百度自主研发 学习框架PaddlePaddle并在2016年8月开源,这是中国 学习框架的“独苗”,百度能够在AI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谷歌等巨头角力的先决条件就是它拥有PaddlePaddle——如果百度基于TensorFlow研发AI去与谷歌竞争是不现实的。

目前,因为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和正面反馈,百度PaddlePaddle在国际开源社区的活跃度一般,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去年,我国政府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人工智能产业要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而且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而要做到AI世界领先就必须重视 学习框架这个底层技术,PaddlePaddle需要更多支持,也需要更多科技巨头加入到 学习框架研发中。

核心通信技术同样值得重视,即将商用的5G华为已经掌握核心技术,事实上,此前华为就是国内相对于重视核心底层技术的公司。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华为全球研发投入为1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11亿元),高于苹果的9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0.5亿元),位列第6,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高达19.2%(高于2016年的14.58%),仅次于高通、Intel、Facebook等少数巨头,高出了BAT等互联网巨头一截。华为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通信技术、通信芯片、移动芯片等底层技术,2017年,集成电路的国产芯片占有率,除了通信装备,其他的基本都是个位数或者0,通信装备的通信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和NPU,国产率分别为22%、18%和15%,华为功不可没。

这几天因为宣布要做芯片使得阿里被很多人关注,此前其在软件上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在云计算业务上实现去IOE(IBM、Oracel和EMC),有OceanBase、X-DB和Polar-DB等数据库软件,还有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Apsara),现在布局芯片也算是水到渠成。

除了芯片、AI框架、通信和数据库外,中国基础科技还有很多课要补齐,比如就以智能手机为例,硬件元器件特别是闪存、屏幕、摄像头等等核心科技,以及操作系统,都还需要强化核心技术。

科技巨头要肩负更多责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科技巨头不缺资金,企业掌门人的态度决定了企业对核心底层技术的布局策略,百度、华为和阿里重视底层技术研发,与掌舵者的态度有直接关系。

李彦宏,在今年两会就呼吁“国家应该出台更好的机制促进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因为“基础研究的周期长,通常不是三五年就能出成果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支持机制。”有意思的是,李彦宏的例子就是芯片:“中国对芯片研究的投入程度还不够,而芯片在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需要很多基础性的研究、长期的投入,无论是科研院所、大型国企还是民企都需要一个更好的支持机制来实现突破。”2015年李彦宏就呼吁国家战略支持人工智能,实现弯道超车。提升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后来AI战略确实落地了),此后对自动驾驶又有类似呼吁。

任正非,一直都强调核心技术和底层创新,华为有著名的方舟实验室,任正非会定期跟这个实验室的科学家训话。2012年任正非对内讲话就表示,中国创新难是因为缺少创新土壤:

“科技也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东西,一个理论从突破到构成社会价值贡献需要二三十年。高通的雅各布突破CDMA的时候是60年代,真正贡献价值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把心平静下来,踏踏实实做点事,也可能四五十年以后我们就有希望了。”

马云,是互联网大佬中最不懂技术的(一个说法是马云不大会用电脑打字),不过马云却对外说过:“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比谁都支持技术,我老是觉得不懂的东西要出事。”去年在成立达摩院时,马云表示,“达摩院一定也必须要超越英特尔,必须超越微软,必须超越IBM,因为我们生于二十一世纪。”可以看到,阿里不是因为蹭热点才说要做芯片,超越Intel是去年就有的目标。

由于布局底层技术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甚至未来可能都不会有业绩上的回报,所以很多企业会将底层技术研发束之高阁,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站在巨人肩上进行应用创新。然而事实证明,只有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才能不受制于人——参考中兴。更重要的是,基础技术投入长期可以给企业创造意想不到的收获。

正如辽宁大学学者王季所说“每一次重大的基础研究突破都会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发明,带动新兴产业崛起,促进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华为在通信和手机业务上的大获成功,百度搜索和信息流、对话式人机交互、无人车等业务领先,阿里在云计算上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并肩为“3A巨头”也表明,在底层技术上的高投入终究会转化为业务成果,最终体现在营收和利润上。

放眼全球,巨头已成为底层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欧盟委员会的统计就显示,全球前100大研发企业投资占到整个2500强企业研发的53.1%,前50强企业占40%。大公司不只是有充裕的资金和足够的耐心进行短期内难以变现的基础科研,还有产业转化能力以及人才凝聚力。因此,不论是从社会责任还是战略价值来看,企业特别是巨头企业都应该加入到底层技术的研发中——不只是芯片。

4月22日,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也针对中兴事件表态,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马化腾在演讲时表示:“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站起来,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此前腾讯强调实用主义,先找市场场景再做产品,配套找技术,相信腾讯在技术布局策略上会作出相应改变,比如强化底层技术布局,像阿里巴巴那样成立科研机构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基础科技要如何突破?

贸易战体现出,核心科技才是未来国家战略竞争的制高点,而要打赢核心技术大战,关键凭什么?

1、重视新兴技术。

计算机或者手机芯片,我们去追击落后几十年的差距,很困难,但也要做,华为海思是后来者,现在华为手机用着也挺好。更要重视新兴技术,比如百度重视 学习框架,阿里重视NPU(神经元网络芯片),华为重视5G,都是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技术。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汽车发动机等等起步晚的技术,我们只能也必须奋起直追,新技术则要吸取教训,不能输在起跑线。

2、重视社会力量。

过去承担基础研究的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它们缺乏市场敏锐度和产业转化能力,错过了不少机会。所以,企业进行更多基础研发投入就非常有必要;国家则要构建专利保护体系、提供足够充沛的资源支持,不断完善机制政策,营造良好的研发和创新氛围,这一点已经有一些效果。2015年,中国科技部就明确要支持基础研究,科技部部长万钢当时表示,“要支持基础研究,引导地方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百度、华为、阿里等巨头如今已经积极参与到国家级实验室的共同建设中,政府-机构-企业联动效应愈发显著。

3、寻找超车弯道。

任何技术的孕育和应该都离不开市场环境,中国有中国的市场优势,比如人口基数大,市场规模大,互联网服务繁荣,结合中国本土市场优势,就可以寻找到“弯道超车”的技术,比如中国有大量的用户和数据,给AI技术提供了崛起的机会,再比如中国有新兴的汽车市场,给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超车的机会。

4、吸引高端人才。

技术的一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技术的基础就是人才,要搞好基础科研就必须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美国从大学开始聚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不少人才留下。前几天有个段子,大概是说国外芯片专家扎在实验室时研发芯片时,中国芯片专家却要更多考虑房屋投资或者孩子上学,反映出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社会支持的现状,因此社会要给高端技术人才更好的支持,同时吸引更多华人技术人才回国,或者让海外高端外籍人才来华,在今年两会上,李彦宏的提议就是:

“在人才积累方面,中国应该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在政策上给予放宽签证年龄限制、增强文化包容性,吸引国外人才来华做研究。”

中兴被制裁或许会因为谈判出现转机,然而,恐怕也是极大让步后的妥协,中国科技企业只有强化底层技术,有核心竞争力,才不惧制裁,才能真正得到公平的贸易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4-22
中兴被制裁,核心技术捉襟见肘,科技巨头如何亡羊补牢?
摘要:这几天,中兴被美国制裁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家有八万员工的公司,将可能因美国禁令而陷入休克状态,根据《财经》报道,中兴部分工厂已经停产。中兴被美国制裁意味着它将缺少必要的元器件,特别是芯片。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