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在定位大师特劳特看来,是一个品牌最重要的虚拟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的价值更甚。而俘获消费者心智的能力,实际上正是一个品牌“含金量”的根本;而如何俘获消费者心智,也成为一个行业市场竞争是否成熟的关键指标。
而如今,手机市场正进入这样一个从草莽走入成熟的关键转角,消费者心智的抢夺也进入下半场。
告别套路:如何差异化占领消费者“心智”?
尽管这两年已经很少看到赤裸的价格战,但如今手机市场的营销仍难避免同质化瓶颈。尤其在产品推广上,一众手机厂商的手法“不约而同”。譬如,在营销方式上,发布会、广告、促销作为传统营销的三板斧,被厂商一味地重复使用;而在内容落点上,无论是将发布会开成相声大会,还是用蹩脚的英语去“怼”苹果,这背后更多的还是数据的较量和技术指标的堆砌,难以避免新瓶装旧酒的体验。
更不要说如今市场已经走到注意力短缺的时代,同质化信息叠加同质化渠道,消费者很难不审美疲劳。这对于任何品牌都是如此,连品牌价值高居全球前位的苹果也难逃品牌惰性带来的销量下滑。对比最为明显的,是新机开售第一天,从以往声势浩大的排队场面,转为门庭冷落莺燕两三只,这背后更深层的事实,正是苹果在产品和营销创新乏力下,对其品牌价值的不断透支。
这些变化的背后实际上透露着厂商在如何“找到消费者”上的焦虑。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饱和市场,2018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下降26.1%。
在这种“苦于寻找消费者在哪里”的大背景下,一直在营销上自有一套的OPPO,却玩起了另一种方式,树立“态度”标签,让消费者主动来找到品牌方自己。
4月12日,OPPO发布《热舞吧!青春》微电影,可以说是OPPO在态度营销上的一个成功探索。通过迪丽热巴与王一博演绎的追梦故事,OPPO向年轻人传递出一个品牌态度:“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永不言弃、勇敢做真实的自己,青春就是这样“紫””。
有态度:让“心智俘获”不浮于表面
一句“Live for real”的态度,所引发的粉丝归来效应有多大?这从下面一条微博就可以看出:迪丽热巴发布的一条微博在今天中午已经引发五十多万转发,超过二十多万点赞。
通过态度的号召,年轻人找到了一个链接符号,而OPPO手机也已经跳脱出功能性的需求,成为了用户热血追逐梦想的一个标签,这与一时的热闹,和一时的冲动消费不同。OPPO通过态度与用户共振,从精神层面、价值观层面引发用户的共鸣。可以说,用户通过OPPO可以找到自己价值和态度的归属。
归属感可谓是抢占心智的至高境界。如果说性价比式营销制造了一时欢愉,那么归属感的则是达成消费者长期认同的效果,可以说是最高粘性的一种品牌忠诚度的方式。这就犹如旅人回家一般让人难以拒绝,而OPPO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将手机这样看似冷冰冰的硬件,打造成一个具有归属感的精神符号。
事实上,OPPO态度营销的成功也源于一整套矩阵化作战的营销事件,除了微电影本身,OPPO还联合知名潮人设计师周翔宇共同打造了Slogan Tee。其中,拒绝无聊、勇于探索、解码人设的倡导,无一例外地再次切入了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内核。
由此,我们看到的是OPPO已经成功跳出传统营销的内容框框,跳脱出手机的功能性需求,从年轻人精神内核上去创新,通过释放态度引发消费者心智的主动归属。这与很多手机厂商就拉开了差距,当一众厂商们刚刚开始从产品转向品牌打造时,OPPO已经又进入了品牌打法的高阶战场上。
为何是OPPO?
这次态度式营销为何又由OPPO领头?恐怕很多业内人士都会想问这个问题,因为OPPO的营销战略一直在特立独行与行业绝缘,在小米打性价比时,OPPO喊出“前后2000万”和“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而当华为开始学着聚焦莱卡三摄打出“See Brighter”时,OPPO又转到了聚焦于年轻人的态度营销。可以说,OPPO的这波态度式营销,超越了产品和传统的品牌层面,扣准年轻用户心理的价值观,传播了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为什么OPPO总是这么不一样?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年轻受众的群体特性。作为人一生中最为躁动的一个时期,恐怕谁都在年轻时经历过梦想与现实间的选择,这也是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聚焦于青年时期的重要原因。众多的选择,梦想的拉扯,这种矛盾之中,年轻人本就渴望一道精神指引。
而OPPO正巧妙地俘获了这种矛盾中的精神诉求,为涌动的火山打通了一个出口。但OPPO之所以能完成这种精准的精神洞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十年来一直聚焦于消费者需求的结果。据悉,OPPO每次营销都会在前期进行大量消费者调研,而此次《热舞吧!青春》之所以选择街舞作为一个故事元素,正是源于此。
二是OPPO坚持精准品牌打法下,从“量变”走入了“质变”。OPPO态度营销的成功不是一炮而红,而是品牌长期投入的积累而成。譬如明星家族的打造,以及始于2015年的“手机人”系列微电影都已成为被年轻人熟知的热门IP,态度的加持,成为了令IP迅速从流量关注转为热爱的最后一道调料。
而OPPO本身的品牌思考也在这种量变中逐渐发生质变升维。拿手机人系列微电影来说,最早的“手机人”李易峰、TFboy、杨幂等明星走入消费者生活时,还是比较聚焦于明星粉丝的一些基础需求,比如希望与偶像朝夕相对,或者一些基础性的情感共鸣打造,这时的OPPO还是在追随着消费者喜好。而如今态度的倡导让OPPO本身思考定位的提升,从“迎合”走入“引领”。
OPPO营销方式的进阶对于行业的借鉴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但这种借鉴不是简单地拿走OPPO的品牌态度,而是这背后一个逻辑——差异化目标受众的前提下对其高阶精神诉求的探索。
撇去浮油看本质,产品和品牌的核心受众究竟是谁?
何为态度?这一群体的差异化价值观究竟是什么?
如何让用户实现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合一,让用户从营销中感受到真实、体验和质感,甚至代入感?这种触动正是目前手机行业所需要的。
破冰同质化,让用户主动归属
可以说,如今手机已经不是冷冰冰的硬件,而是带有体温的人类感官的延伸,这种情况下,与其说用户是去选购手机,不如说是如交朋友一样是有温度的交互行为。这时候,品牌能否通过差异化的营销去与消费者的心智对话,能否像朋友一样与用户“谈情说爱”,这是很重要的。
“发展有效战术的关键方法是聚焦。只有焦点明确的概念才有机会进入顾客心智。”
手机市场已然红海。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首次迎来整体性下滑,出货量为4.59亿台,同比下降4%,其中第四季度的出货量更是同比下滑高达14%。
进一步看,在后智能手机时代,单纯的产品、功能、价格、参数已然不是用户所关心的重点。作为手机行业的玩家,如何能告别往日的功利营销,如何制造一个新焦点,例如一个鲜明的品牌态度建立消费者识别标签,给用户找到归属,这就是后智能手机时代,打破同质化营销藩篱的不二法门。
而OPPO已然给出示范。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OPPO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位。不出所望,微电影中小紫的真身R15也在上市第二周就登顶开放市场销售冠军。究其原因,正是OPPO构建了立体的品牌形象,不断去强化与用户群体的强相关的情感连接。
从开先河的打造明星家族,到冠名现象级综艺,再到定制手机+微电影乃至时尚潮T等的跨界,OPPO已然做到了跑赢自己,将品牌文化、态度融进用户生活场景。从共振到认同到归属,OPPO的三重奏通过心智俘获的进阶,给手机营销蝶变再次提供了方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