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写春联背后的“小心思”和“大道理”
毫无疑问,“智能春联”是这个春节里AI圈最大的主角。
只需要输入一个词,智能春联系统就能作出一副喜庆吉利的春联,将高科技的人工智能与流传千年的春联有趣的结合在一起。由百度首次推出的智能春联系统,既应景又容易上手,吸引了千万用户的参与,陪大家度过了一个温馨有AI的春节。随后腾讯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在朋友圈里掀起一波小高潮。
在春节之后,我们想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来解读一下这种最贴近“年味儿”的AI技术背后究竟隐藏了哪些思考。
事实上,随着AI技术应用化的日益推进,不仅产品和技术逻辑的“小心思”在变,背后人与AI如何相处的“大道理”也在发生变化。而这一切,可能就蕴藏在你手机中刷出的一副对联里。
刷完大屏刷小屏的智能春联,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魔法?
2018的智能春联,和2008的自动写诗有区别吗?
机器生成内容,其实对于大部分互联网用户来说都不陌生。早在十几年前的PC时代,就已经有网页应用版的“自动写诗软件”。
智能春联看似和几年前的“自动作诗软件”非常相似,可在技术内核上却有着本质的差别。
如果大家重新体验一下自动写诗系统,马上就会发现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诗歌的韵脚规律进行搭配。虽然句句押韵,但立意通常落在四句、八句之中。
而用AI来写对联会被热捧,就是因为AI带来的语义理解、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端口,已经开始瓦解机器内容生产领域的核心阻碍。并且成功挑战了更难的命题:根据关键词句写对联。
以百度的智能春联为例,AI所做的春联不仅仅上下联押韵,而且还能实现对仗、语义承接、意境联想,等等只有人类才擅长的写作技巧。不但能够把用户给出的任何关键字合理嵌入到上下联里,还能整合出对仗的意境,并确保整体含义是春节的祝福。
这样巧妙的“小心思”,背后伫立着AI的魔法。确切的说,是神经元翻译技术突飞猛进带来的红利。
我们可以注意到,百度的智能春联背后,是百度翻译团队的技术和与解决方案作为支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信号,当我们以为春联是创造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掉,这种对信息的合理筛选和逻辑化整合,其实与翻译技术所应用到的弹性网络、语言结构处理等思路更为贴近。
在根据关键词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百度会把机器翻译相关的技巧应用在了春联中。智能体会抽象出语言结构、搭配逻辑与意象联想之间的联系,并在创作春联的过程中,把相关意象和信息建立新的秩序,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
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让我们把整个AI写春联拆分成三个步骤来解释春联是如何被“翻译”出来的:
1.词的生成。智能春联的玩法,是用户给出关键字,然后系统生成内容。但我们知道,单字是没法放在春联里的。这就需要AI将单字联想成一个词,使之生成春联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用到神经网络翻译中的词汇联想能力。
2.句子的推理。有了一个词之后,AI需要给这个词完整推理出一个句子,把它放在里面有序、逻辑通顺、意义正确,这就需要机器翻译当中使用AI进行语言结构归因和逻辑组织的能力,这步之后,上联就被翻译出来了。
3.对仗的艺术。有了上联,AI还需要根据上联和关键词推导出下联,这就需要AI模型对“中文对仗”的抽象原理进行有效的机器学习,并且理解春联中所需的知识图谱技术,否则只能驴唇不对马嘴。这步之后,一个完整的对联才宣告出路。
可以想见,这些技术的配合,不仅需要强劲的机器翻译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强烈的产品意识作为支撑。
想要实现最终的春联效果,除了搭建神经网络之外,也需要强大的分词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建立起“鸡”、“狗”、“新春”、“发财”这一类在春联中频繁出现意象的知识图谱,快速准确对关键词进行翻译。当然,对于扎根搜索功能,NLP技术上取得了诸多成就百度来说,这些都不在话下。
“追热点”只是手段,让技术通往家庭场景才是目的
但如果把这次智能春联看成一次科技企业们的春节campaign,未免有些显得太过夸张。除了亮一亮技术肌肉,智能春联还承担着其他使命吗?
这里或许可以讨论一下AI这种技术最终去往的“大道”。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存在方式,AI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是陌生和充斥了隔阂的。但如果这种状况持续,AI就只能是屠龙之术,没有实际落地的一天。
当今人工智能企业,除了要注重技术的研发之外,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技术的普及。让新技术不再仅仅停留在年轻群体中,而是要高度下沉,让上至老年人,下至孩童都对人工智能认识和了解。
技术下沉的最好案例,就是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取得优势。相较全球,不管是移动终端硬件,还是移动软件,中国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过于突出的地方。但充分的下沉趋势让给中国互联网提供了足够的资本动力、更优质的产业分布和充分的人才补给。这一切让中国有了超越其他选手的资本,并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累积下了更多数据优势。
从移动支付、AR红包的案例来看,春节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利于技术下沉的窗口期:地域、年龄的隔阂被打破,高频的社交有利于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信息交换。在这时,智能春联中人工智能技术就会成为谈资,很好的在不同群体中渗透进去。
在春节这个特定时间点,用AI承载传统文化与民俗,打破年轻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鸿沟和尴尬,不仅是一个好的传播途径,更是AI落地的一次军演。
毕竟技术这种东西,百闻不如一用。
冲突感:AI闯入认知的钥匙
其实不光是春节窗口期,在任何时候人工智能新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都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点,对于百度来说,尤其如此。
2014年,百度推出了文言文翻译。2016年,百度推出了智能写诗系统。加上今年的春联,百度人工智能相当执着于语言文字上的雕琢。文言文、春联、诗词这类传统文化的结晶本身就是一种迷人的文字游戏,和围棋一样有着明确的规则,人工智能又恰恰擅长于这种规则下的游戏。
为什么我们身边其实已经处处充满了AI的应用,但大家还是对AI在围棋上战胜人类更感兴趣呢?答案是围棋上的顶尖输赢,是一件有冲突感,有话题性的事情。只有制造冲突感,才能让技术真正闯入普通人的认知。
AI写春联,也是一样的道理。
“机器”和“创作”两个关键词之间强烈的反差感,是在传播中增加大众记忆点的关键。就像同样是利用了图像识别、神经风格迁移等CV技术,拍照美颜相比Prisma的照片变油画功能,就让人觉得“没那么智能”。其实双方都有足够的技术含量,只是照片变油画显得更少见、更具冲突感,有助于大众记忆。
同理,智能春联也是一样,通过传统文化和高新技术之间的冲突感吸引大众感受AI、记住AI,不失为AI进入中国深处的一种可能途径。当家人烦恼于买到的春联词句太俗,又难以想出特色春联的时候,让AI上来露一手,变出一副藏有家人名字的春联,难道不是一副很有冲击力的画面吗?
其背后生活与技术的贴合感,显然是让百度这样的AI企业,投入更多力量也值得的。
不知道在今年的春节中,你与家人是否尝试了智能春联这样的新玩法,是否让AI成了年夜饭桌上一桩新鲜的谈资。但可以肯定的是,AI正在让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悄然发生变化,即使是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因为技术的加入也产生了那么一点有趣的不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