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谷歌抄腾讯的时代

原标题:这是一个谷歌抄腾讯的时代

最近腾讯立知和即刻之间的种种纠葛,又把腾讯和“抄袭”这个近乎其原罪的词联系到了一起。

可是对于这种新闻,估计吃瓜群众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假如说“不作恶”的谷歌,抄袭了腾讯,那好像就有点“活久见”了。

但是这种说法确实发生了。前一阵,CNBC网站报道,一名在谷歌工作十三年的工程师Steve Yegge离职后,公开批评谷歌已经不再专注于产品,而是“100%专注于竞争对手”,称其“已失去创新能力”。

在这哥们看来,谷歌的 Home 智能音箱复制了亚马逊的Echo;社交应用Allo抄袭了WhatsApp ;一度引起热议的Instant Apps 则是在模仿微信…

当然了,离职员工带着怨气可以理解,表达方式多少有点夸张。Instant Apps作为一种无需下载,随时调用的轻度APP,确实从产品思路上看跟微信小程序差不多,并且也晚于小程序推出。但Instant Apps很早就开始测试了,似乎也难构成彻底的“抄袭”。

但有一件事这位工程师似乎说对了:今天的谷歌,差不多拥有全部竞品的“高仿版”。从手机音箱电脑相机,到各种消费应用、开发框架和娱乐功能。谷歌的产品体系在数年间经历了非常惊人的膨胀,并且时常搞出高速跟风和推出无用产品的“非理性情况”。

谷歌真的开始变成“100%关注对手”了吗?那个曾经眉清目秀的谷歌,变成了“一家抄大家”的谷歌,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背后,或许充斥了关于消费级AI的泡沫与恐惧。

不是关注对手,是关注霸权

在移动时代并不算交出满分答卷的谷歌,可能是最先明确AI first战略的国际科技巨头。显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谷歌是绝不希望再次重演社交和移动硬件上的失手的。

这种“不希望错过”的产品情绪,似乎在谷歌消费级产品的多个层面得到了落实和蔓延。尤其在谷歌去年开始明确AI时代的实现方式是硬件软件协同之后,全面覆盖式的产品战略就爆发式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谷歌的产品集群正在通过三种方式完成向AI的跳跃:

1.推出以AI为主要卖点的消费级产品。最显著的当然是pixel为代表的硬件集群,手机之外,各种各样的穿戴设备、家居设备、办公设备以AI为名蜂拥而出。

2.对老产品以AI翻新。谷歌地图、gmail等产品,开始在各次发布会中推出AI加持的新版本,可能是某种技能加入,也可能是运行的方式AI化。总之,谷歌在搜索时代聚累的产品家族正在逐步走入AI。

3.竞品的高仿。这也是近两年谷歌较多被人诟病的一个层面,在于亚马逊、微软、Facebook,甚至中国的腾讯、百度等竞品战略逐鹿的档口,谷歌开始采取非常激进的“人有我也有战略”,无论是智能音箱一类的硬件,还是社交网络、语音助手等软件,谷歌都会做跟竞品高度相似,只是“更加AI”的产品进行市场拉锯战。

从这三方面战略不难看出,谷歌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推出尽量多的AI产品,以及在更多的产品中体现AI能力。比如上文中提到的Instant Apps,就是一种在安卓环境下实现AI应用的便捷出口。

这种全面快跑战略看起来过瘾,问题是跑太快了可能会扯到。有些产品强行AI会有点尴尬,比如谷歌的家庭AI相机。而跟竞争者高度抵充的产品战略,也难被人指责抄袭和创造力缺失。

可能在谷歌看来,这两种负面影响只是暂时的,只要最终赌对了一个或者几个AI消费风口,那么最终的美好明天就会到来。所以说“押满每一注”的谷歌,关注的并不只是对手,而是AI时代的消费霸权。

全家桶头上的阴影:难愈的消费级产品焦虑症

但是霸权真的如此容易窥取吗?

在今天所看到的是,谷歌发布会推出的产品群规模在一天天扩大,谷歌的AI生态结构也在一天天复杂,无论是印度、法国还是今天依靠AI完成的“中国回归”,谷歌的世界AI生产线也在一步步立起。

如果从股价和市值而言,谷歌的“AI快跑”战略大概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Alphabet的股价不断升高,到目前为止其市值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大关,似乎开始将目标遥遥指向了苹果。

但尴尬的事情在于,这么多硬件软件中,却始终没有找到能够打开巨大商业空间,引起行业跟风的“明星产品”。

被戏称做谷歌AI全家桶的硬件们,虽然出货量还在稳固爬升,且不断壮大穿戴和家居设备的规模。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谷歌打造的AI智能设备生态,在软件结合率上并不让人满意,迟迟没有获得用户的长效使用习惯。并且在变现能力上也与期待值不符,其表现已经给谷歌整体的短期收益预期带来了压力。

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直到今天都没有被破解的谜题:AI看起来很有用,但用户真的有必要为它放弃原有使用习惯吗?

毕竟AI相关应用能力,集成在语音交互和视觉识别两个端口,这也就导致AI带来的能力差不多都是锦上添花,很少有激动人心的“跨时代”能力。

比如谷歌地图进行AI化,是以新推出的智能识别停车场功能为由头的,但在实践中用户发现真正能识别的停车场目前还太少。是不是AI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AI很好,但不够惊人”,是这两年始终萦绕在消费级电子市场上的浓重阴影。大家尝试了一次又一次AI化,但消费者始终没有怦然心动。

霸权之路刚启程,似乎就撞上了一栋不薄不厚,不偏不倚的墙。

AI的乐观泡沫

押注了很多,不见效果,于是押注更多,似乎已经在谷歌身上形成了一个逻辑循环。这也是为什么离职工程师会批判谷歌过于关注对手,却丧失了创新能力。

这背后隐藏的思考,大概是在消费电子领域,AI是否被过分乐观估计了?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们始终很难说清楚,AI到底能带给消费者什么?确切的说,是以目前机器学习为主流思路、云计算体系为工程化框架的数种AI解决方案,到底能在商业体系中发生什么价值?

一般来说,消费者买到手中的硬件,大概就是搭载了一大堆机器学习模型。主要解决的要么就是运行速度提升和语音交互,要么就是用摄像头识别,以及AR等等娱乐应用。即使是用户理解都很难做到,而且还有一条名叫“隐私”的红线等在那里。

从根本逻辑上看,AI不是互联网,不能解决从无到有,从隔离到可沟通的“跨越式问题”。AI更多时候是一种效率提升工具,以及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多元化拓展。在不能收集针对性数据的情况下,AI本身迈入消费电子市场就是半条腿走路。而识别、感知这些AI带来的提升是不是足以支撑起一轮新的硬件迭代,似乎还不好确定。

AI带给电子消费市场了各种各样的兴奋点,比如echo的语音交互,比如iPhone X的人脸识别。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产品和品牌生态本来就够强的基础上的。但是新产品如何使用AI撬动市场呢?是等更大的AI兴奋点出现,还是把现有的能力聚合起来?没有答案的谷歌们,就只好推出越来越多的硬件和应用。

与企业级服务AI快速生长相对应的,是消费级市场的AI始终缺乏挑大梁、唱主角的底气。当我们被AI带来的迷人之处吸引的时候,是否乐观情绪同时酝酿出了新的泡沫?

当无人驾驶的硝烟味已经在2018年的春天中蔓延开来,移动应用与消费电子领域的AI会迎来怎样的一个年份呢?

狂奔中的谷歌,大概也在寻找“跑步焦虑症”的治疗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2-07
这是一个谷歌抄腾讯的时代
原标题:这是一个谷歌抄腾讯的时代最近腾讯立知和即刻之间的种种纠葛,又把腾讯和“抄袭”这个近乎其原罪的词联系到了一起。 可是对于这种新闻,估计吃瓜群众已经见怪不怪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