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平安蓝图再起,金融+科技双引擎或迎来价值进一步提升

2018是平安成立30周年,如今,三十而立的平安,已经用金融、科技,将那个固有的“平安保险”公司印象从大众脑中剥离。现在的平安,或许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平安。

2月2日,中国平安宣布旗下三家科技公司于近日完成定向私募融资,其中平安好医生融资4亿美金、平安医保科技融资11.5亿美金和平安金融壹账通融资6.5亿美金,以软银、IDG、SBI等境外投资者为主,这正体现了国际资本对平安科技创新,及旗下科技业务的模式、增长潜力和价值的充分认可。

平安年前巨响,“深水炸弹”着实接连不断。

一、缘何平安要迈向科技蓝图?

2017年底,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作了一份题为《新时代 新起点 新征程》的报告。其谈及,如果说过去30年,平安打造的国际领先综合金融集团这个孤品是“河东”,那么,站在新起点上,平安要走向“河西”,一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如今,三家科技公司均受资本加持,无疑印证平安“金融+科技”战略转型已渐入佳境。

与此同时,正是基于前瞻性眼光,平安看到科技进步虽然让人类满足需求的过程更快、更简单,但随之而来的是大众需求愈发个性化与多元化,因此,科技产业介入更是大势所趋。

面临愈发“挑剔”的需求端,企业再用以往千篇一律的方式将无法引领行业服务。

互联网场景中,用户对于“随时随地”需求日渐旺盛。当用户处于某一场景,产生需求时,企业必须尽可能为其提供最快捷精准的服务。

譬如,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借助AI技术、云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咨询服务。线上,以“平安好医生”APP 为载体,提供家庭医生、问诊、挂号、购药等在线服务;线下,则包括私人诊所、医院、药房、体检中心等,提供就医、购药、体检、健身等服务。从线上至线下,为用户带来全方位“场景解决方案”,打造一站式、全流程医疗健康平台。

不仅如此,伴随技术日趋进步,不仅让今天这种个性化的基础设施服务成本不断下降,同时带来更优的服务体验。

以传统保险业务为例,囊括产品咨询推荐、身份认证、核保、定价、理赔、核损,还有售后日志分析、客户管理等。面对冗杂的业务流程,传统客服模式不仅需投入大量人力,且运营成本极高,更无法实现24h“随叫随到”服务,由此而来,用户体验自然不够完美。

而技术的迭代,使类似的传统业务能够引入诸如智能聊天机器人这样的工具,7*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不仅极大提升客户体验,也有效分流人工服务压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同时,传统金融行业,前台中台和后台的经营是一体化的,但科技带来一体化向模块化的转变,后期,有望大幅提升各模块的运营效率。

以苹果和特斯拉为例,其将非核心的生产模块外包给专业的富士康等第三方,自己专注于手机与操作系统研发等关键环节。这意味着,未来,企业只掌管核心业务链,而其他分支都可交由专业外包公司承接,整个公司业务以模块化形态呈现,不仅使业务效率提升,各个业务专业度也将大幅提高。

最后,平安自身优势也不容小觑,其体现在企业基因、能力与资源方面。

三十而立,平安蓝图再起,金融+科技双引擎或迎来价值进一步提升

企业基因:从传统保险业务,到现代金融业务;我们能看到,这个老牌企业不断刷新世人对其认知,再到今天的全面科技赋能,平安创新基因已然深入骨髓,成为集团不变的文化宗旨。

核心能力:其涉及业务广泛,大数据样本更为全面,进而依托大数据,能衍生出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且平安舍得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在金融领域是少有拥有500位数据专家的企业,这些是传统互联网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核心资源:一方面,平安将每年收入的1%投入科技,让自身业务能紧跟当下趋势;另一方面,以传统业务起家,平安不仅拥有夯实的线下渠道,更一直发力线上业务渠道,可谓是双管齐下。

在皓哥看来,传统金融业的增长显然遇到瓶颈,需要科技赋能的方式提升效率,一方面用更好的服务惠及存量用户,另一方面也需要以更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触达新的增量用户。

二、平安如何进行金融科技布局?

整体看,平安主要聚焦于两大核心业务及五大底层技术布局。

两大核心业务,包括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金融科技方面,有大众耳熟能详的“陆金所”、“普惠”、以及“壹钱包”、“金融壹账通”;医疗科技也毫不逊色,平安集团衍生出“医保”、“好医生”、“万家医疗”等项目,都是其战略布局的冰山一角。

三十而立,平安蓝图再起,金融+科技双引擎或迎来价值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平安投资者开放日演示稿

没有技术支撑的的小步快跑都是耍流氓。平安集团多年深耕五大底层技术,包括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生物识别。

以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衍化的金融壹账通业务为例,正不断致力于金融科技赋能产业。

其依托金融科技,实现资源共享和中小银行数字模式转型。

目前,国内中小银行普遍陷入经营困境,出现信贷规模增速放缓、客户流失、传统存款业务减少、不良贷款额提升等问题。其破局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在各方面相对弱势的情况下,抱团取暖、共享资源成为中小银行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平安拥有积累多年的行业认知,与海量用户的大数据积淀,锦上添花的更是其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已进入全球前十。前不久,其打造中小银行联盟,搭建软硬件+全方位的产品化解决方案,帮助其快速拓展移动网点,提升金融科技能力,无疑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出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其还开放核心AI技术,不断赋能保险全行业。

此前,壹账通推出两大人工智能产品,“智能认证”、“智能闪赔”,希望对全行业的保险公司经营链路智能化升级。以“智能认证”为例,其通过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微表情等技术,解决行业长期以来安全性差、产品使用繁琐等痛点,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譬如,以往保单销售过程中,保险代理人为迅速成单,或会忽悠“小白”购入不适合的保险产品,引发纠纷。而智能认证将对新契约投保过程进行全记录,从而约束代理人推销行为,使后续纠纷有理有据。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平安“金融+科技”蓝图的一角。

三、洞见未来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成为各行业标配。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被业界公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正如高盛在人工智能年度报告中阐述:人工智能将会影响每个公司、行业与经济的重要变量尤其在今天传统产业出现疲软态势,亟待升级的市场环境下,必然会提升各行业的生产效率、改变产业格局。

三十而立,平安蓝图再起,金融+科技双引擎或迎来价值进一步提升

平安投资开放日演示稿

同时,科技与金融的 结合,无疑会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这些技术会不断被广泛用于医疗、金融、教育等各个行业。并且这一天,不会太遥远。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已提前布局“金融+科技”,将更有望获得此次新趋势的红利。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龙头型企业要想形成长期竞争力,不仅需要率先使用新技术,还要将其赋能产业各方,成为垂直行业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正如京东作为品质电商,十年磨一剑打造物流基础设施;

微信QQ体系替代原有的短信通讯,成为连接人与人社交的基础设施;

支付宝搭建无现金支付基础设施。

他们作为各自领域的巨头,无不在为各产业赋能,成为基础设施,而终局的受益者也正是他们。

马云曾说,数据就是生产资料,计算能力就是生产力。

如今,平安两方面均具备,现在正是以自身多年的数据、金融,加之科技,将多元化业务场景作为输出的重要载体,赋能全行业。这是平安坚定开放赋能模式的初心与愿景,而其也有望从中受益。

无独有偶,平安集团旗下三家科技企业均获得资本加持,无疑说明资本市场对其科技赋能战略的初步认可。同时,从“资本为先”进化为“以技术为先”后,平安也有望赢得市场的价值重估。

正如新兴企业特斯拉,其市值已接连超越福特和通用汽车,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而其市值上涨背后的原因正是注入“互联网”与“科技驱动”血液,新型的智能电动车驾驶体验、使用成本要优于传统汽车,本质是对其进行了降维打击。这也使得资本市场一改原先对传统汽车厂商的估值逻辑,重新以科技公司维度进行考量。

如今,平安的血液也在不停“纳新”。以客户经营角度看,利润增长的核心要素在于客户数量、客均产品数量及单均利润的增长。以科技赋能,一是直接带来了降本增效,提高了单均利润;二是以更低成本服务拓展了更多增量人群,增加了客户数量;三是提升用户体验,使得存量客户的使用频次增加,客均产品数量也会提升。因此科技赋能将驱动企业的利润提升,这正是平安有望被价值重估的核心逻辑。

四、结语

已至而立之年,平安向大众展示的绝非“中年危机”,而是满溢的青春、活力、激情。是卯足火力的少年,不断向着新赛道奔跑。

文:钱皓,孙欣亦有贡献。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2-07
三十而立,平安蓝图再起,金融+科技双引擎或迎来价值进一步提升
2018是平安成立30周年,如今,三十而立的平安,已经用金融、科技,将那个固有的“平安保险”公司印象从大众脑中剥离。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