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连经济学学位都没有 凭什么成为美联储主席?

自188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央央行行长都被定义为需要懂经济、会金融、甚至在刚刚有中央银行的那些年里,央行行长还要求懂会计、会算账。然而,科技与法治思维大行其道的今日,央行行长的遴选标准已完全不同。

2018年2月5日, 鲍威尔确认担任美联储主席,他创造美联储的一个历史——40年来首位没有经济学位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毕业于政治学专业,获得了法律硕士的学位。

自188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央央行行长都被定义为需要懂经济、会金融、甚至在刚刚有中央银行的那些年里,央行行长还要求懂会计、会算账。然而,科技与法治思维大行其道的今日,央行行长的遴选标准已完全不同。

一、不用懂经济学的金融掌门人

64岁的鲍威尔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政治,之后又在乔治城大学获得了法律学位。鲍威尔尽管不懂经济,但他进入了纽约的投行,曾任凯雷集团合伙人八年,也在老布什政府时期担任财政部官员。

曾于财政部和对冲基金界工作多年的他,却始终没有经济学位。多数人并不看好,鲍威尔能够成为美联储主席,主要是由于他没有经济学术背景。

媒体圈经常讽刺叶檀是学历史的,但现在做知名财经评论员;也经常讽刺王健林、任正非是军人出身,没有读过什么书,企业却做得死大。

“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没有专门的专业培养总统,同样,央行行长也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历史选择他来做超级大国的央行的行长?

二、259岁的经济学科已经到了要重写的阶段

从1759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端,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迄今已有259年。

浮云沧桑,白云苍狗,多少当时的经济条件形成的经济理论已经不适用于当下。

经济学作为一门显学,服务于社会,来源于社会。

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世界上的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程应当被重写,而宏观调控实践理论应当被颠覆。

鲍威尔当时作为布什政府的得力干将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

他用自己的方式撰写着非经济学体系的经济学教本。

而凡伯伦(1898)早已向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进化的科学?”的疑问。

但真正开始颠覆经济学的是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本国危机。

西方发达国家构建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等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之上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应对本次危机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滞后性、局限性等问题。

这种状况引起了全球经济学者对于当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中国货币政策干预框架源于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静态均衡分析理论,该理论注重经济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机械化”、“程式化”、“静态”和“均衡”等问题的分析和考量,却对新时期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涌现的“随机化”、“创新化”、“动态”和“非均衡”等新问题无所适从。

鲍威尔的脑中可没有上述的这些条条框框。

他行事执政思路更加符合20世纪80年代尼尔森和温特出版的《经济变迁演化理论》中提到的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流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时间维度上是平行的,如图1中所示,从思想萌芽阶段来看两者发端于同一个时期,同一种思想,但是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具有“科学主义范式”的演化经济学却被遗忘。

而在政策实践上,主流经济学派却占据了主导地位,主流经济学范式占据了整个货币政策从诞生(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到进入21世纪的整个历史进程,然而演化经济学在货币政策上的应用却刚刚开始。

经济学范式只有在得到认同的情况下才可大范围付诸实践,在历次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学界都开始反思经济学基本范式存在的问题,认为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根基是有悖于经济实践的。

鲍威尔信仰:经济学的科学主义与进化主义。

并且将他的执政思路都应用于此。

毫无疑问:具有科学主义、符合社会实际的演化经济学极有可能逐渐拓展和补充原有的主流经济学范式,所以即使是未来,鲍威尔式的人物仍将有极大的市场。

图1:演化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发展历程对比

三、科学与法治思维即将统治的金融世界

自1973年数学家丁伯根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人们发现:统治世界经济原来需要的是科学思维。

这是为什么呢?

近代自然科学主导的西方文明是按照科学的脉络成长起来的,它的经济活动也充满了理性的思辩色彩,比如:计算机系统可以推倒重来,反复格式化、反复试验,那么推演到经济学领域,就出现了医治前苏联崩塌经济的休克疗法等典型经济学实践。

而,工科思维与文科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世界是否可以重建。

自然科学之所以被称为是自然科学,在于其可以反复被试验、被纠错、被改造,所以对于现代社会科学来说,也应该是可以被反复纠正和改造的。

但就现实的美国央行来说,近百年来的经济调控框架中证明,工科思维下的经济学是一门动态演绎的经济科学,以达尔文进化论三种机制(遗传、变异和选择)为基本分析框架,以演化、变革理念为视角,强调时间和历史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并承认偶然因素存在的新经济学科。

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的角度去定义鲍威尔等人的演化经济学,可以将其界定为:以历史为借鉴,以现实为起点,理论联系实际,动态演进并随经济运行变化制定政策框架的经济学科。

这与美国的发展历史极度相关,例如:接任者鲍威尔面临着美国2017年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别出心裁的政治策略、治国方针与内外国策。

我们来猜猜看。

四、去“经济学思维”下的中美未来货币政策

鲍威尔的政治学背景使他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所以鲍威尔是从未投过反对票的“好好先生”。

除了没有经济学位这一特殊标签外,在鲍威尔担任美联储理事期间,他还是联储内部有名的“从不投反对票先生”——据外媒统计,鲍威尔自2012年担任美联储理事以来,从未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决定投过反对票。

鲍威尔可能会是另一种类型的美联储主席,他政治学的背景将使他更容易团结多数支持者,在货币政策方面形成共识。

美国众多的投资机构给鲍威尔贴的最多的标签则是“无聊”二字,但这或许正是特朗普总统能够力排众议相中他的关键。

对于性格强势的特朗普总统来说,他似乎更期望美联储能够尽其本职做好为“特朗普新政”保驾护航的工作,而并不希望美联储在媒体上的曝光率超过他本人和他的白宫经济幕僚团队,于是,行事低调的鲍威尔简直就是不二人选。

现在,毫无经济学背景的央行行长权秉在握,掌握着美国货币政策。

未来,毫无疑问的却只有两点:

一是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协调将更加深入,彼此将会受到更多的影响;

二是鲍威尔将开始改变259年的经济学理论,用更多的非经济学思维来统治这个已非《国富论》当年的新世界。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虹含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2-06
鲍威尔连经济学学位都没有 凭什么成为美联储主席?
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虹含自188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中央央行行长都被定义为需要懂经济、会金融、甚至在刚刚有中央银行的那些年里,央行行长还要求懂会计、会算账。然而,科技与法治思维大行其道的今日,央行行长的遴选标准已完全不同。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