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靠硬件起家,赚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iPhone/iPad设计之精美,把电子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都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乔帮主说他们重新发明了手机,一点都不为过,甚至有些谦虚,也正因如此,消费者把越来越多的钱花费到了iPhone/iPad的优秀硬件之上:iPhone3Gs到iPhone4的升级,是一种爆炸性的感官体验升级,玻璃机身,清澈透明、清纯靓丽,消费者恨不得要和她谈恋爱,很多娱乐明星也常常用“一部iPhone4”来提升自己的时尚指数;iPhone5s是迄今为止苹果销量最佳的机型,尤其是以土豪金为代表的机身更是风靡全球,要知道土豪给iPhone5s花点钱,简直都是洒洒水的事儿;随后的iPhone6/6Plus则简单粗暴,显示屏幕扩大一圈之后,助推2015财年成为苹果最佳的财年,iPhone7/8的双摄像头,防水功能,虽然不是爆款的硬件,但情绪稳定的果粉们向来不吝金钱来购买最新式的硬件,苹果也因此保有一些利润。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竞争对手逐渐崛起,品牌间的人才置换也越发频繁,曾几何时,苹果也曾陷入离职潮,这些天才们带着自己的创新灵感,渗透到各路品牌商中,于是如你所见,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款手机和iPhone手机相同,却能找到1000种手机和iPhone相似,自然地,苹果也没有以前“硬了”。
硬件之殇,利润卒于品质过剩
地球人都知道苹果硬件品质过硬,却鲜有人知道,这种品质过硬或者说叫品质过剩,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乔布斯和哈维的故事,他们常常泡在实验室里,不眠不休,争论iPhone外观颜色的种种色素搭配,是5%还是6%?大佬们的争论不止于实验室里的理论研究,更会传递到供应商那里做实打实的工程验证,这种“寻找最佳”的验证,一般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循环几次才能做到最佳。
iPhone手机有上百颗物料,几乎每一种都是关键物料,莫说集成电路、显示器、电池、摄像头这样的大型物料,就连螺丝、排线、小贴纸等等都不能有丝毫马虎。拿螺丝举例,相信很多人都记得iPhone4的死亡之握,这是因金属外框会作为iPhone之天线,人体作为导体使之发生异常通路,从而造成信号异常,以此做推理,螺丝属于金属类,且和同外框紧密相连,大小、形状、贴合方式都会对信号产生影响,或许这就是为什么iPhone螺丝需要大大小小、常常短短、琳琅满目,肯定是用来迎合天线系统的变态需求,如此复杂的螺丝又衍生出更加复杂的内部设计,更加凌乱的制造过程,大大影响良品率,而这些都会折合成钱来体现到iPhone最终的售价里。
此外,自iPhone7开始的产品,苹果都增加了两个摄像头和防水功能,以及亮黑色的外观,这些特性并没有引爆手机销量,却带给整个产业链巨大的负担,在笔者看来就是一些不折不扣的品质过剩:
首先是双摄像头的供应商,要承担双倍的制造风险,因这个部件合二为一,任何一部分有缺陷就会报废整个部件,而且摄像头对于温度、湿度、空气中的静电和尘土都非常敏感,从设计到生产,再到物流运输、仓库存储都需要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体系,双摄像头的要求需等比例增加一倍,何况,它还要占据手机更大空间,留给电池、主机板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其次,笔者一直认为智能手机的防水功能就是个鸡肋,事实上,消费者把手机扔到水里的几率并不高,平均每3年才掉到水里一回,而依靠现在平均的换机频率,iPhone7还没有来得及展示其防水功能就已经被换掉了,防水虽然鸡肋,却对手机的组装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工序的精密度大大提升,最重要的是,全部手机在出厂前都要测试其“防水性能”,也就是说,他们真地要把“刚刚制造出来”的手机扔到水里,然后再捞出来进行功能测试,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大革命时期的炼钢炉”,最后,是世间罕见的亮黑色,这种“奢华”的颜色,不仅要求大幅精进的抛光技术,更对生产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此靓丽,却相当脆弱,空气中的颗粒物都能轻松地在亮黑面上留下一道深深地疤痕,从而报废掉整个外框…
熟悉电子行业的人都知道,硬件制造不同于编写代码或者图纸设计,容不得反复地变更,材料费用、人工费用都要平摊进最终的产品价格中去,厂房、设备、公共设施都在随着时间推移而进行折旧,时间就是金钱,在电子制造业来说,真得是一句无可辩驳的真理。近年来,苹果在硬件方面创新乏力,只是增加了一些噱头式设计,非常容易导致品质过剩,况且,他们向来遵循“Better and better”的理念,旧款性能一个不丢,一直增加新东西,造成整个产业链成本大幅度上涨,而迫于华为、Vivo等竞争对手,苹果又不敢贸然抬价,事实上,iPhone X售价9000块,价格的上涨基本上源于其物料、制造成本,一个鸡肋式的Face ID,让整个产业链殚精竭虑,却没有提振任何销量。在这种背景下,苹果不得不向供应商施压,试图把压力转嫁出去,偶尔奏效,但硬件利润神话已然破灭。
软件为王,苹果已到转型的十字路口
大概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有形”的东西,消费者更愿意把钱花在“住房、车子、食物”上,只有买到了实体东西,心理才踏实,于是如你所见,健身卡、养生之道,教育课程的售卖向来要比智能手机要难得多。好在,随着科技工具的全面优化,加之,媒体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服务,开始愿意“花钱购买服务”。如前文所述,苹果硬件的利润已被严重消耗和摊薄,目前苹果的应对策略是转嫁给供应商,说白了就是让合作伙伴少赚一点,自己维持不变,但这个策略已经遭遇到了产业链的反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苹果的订单食之无味,事实上,苹果和整个产业链只是在“拿自己的优势来对抗时代的趋势”,是断然不会取得胜利的,或许,苹果需要换一个维度来维持利润神话:既然硬件利润不在,何不转型软件服务,好像微软一样,仅凭售卖操作系统就盆满钵溢。
谈到手机的操作系统,相信没有人否认iOS的优秀,在稳定性、安全性、反应灵敏度上都完全碾压Android,这些年来iOS一直担任苹果硬件的推动者,它的每一次升级都会让一些iPhone变成砖头,或者拖慢运行速度,从而怂恿消费者购买新机。其实,苹果完全可以考虑开放iOS,把这套系统售卖给手机制造商,Android之所以免费,正在于性能差以及要提升占有率,而以iOS的优秀,他们完全可以向手机制造商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笔者预测,未来的智能手机将更加个性化,消费者可以购买裸机,甚至零部件自行组装,而后再购买一张iOS系统安装盘,恰似现在的PC操作模式;事实上,苹果的软件服务不止于iOS系统,还包含着Apple Music/Podcast等业务,而且基于大面积的硬件基础,他们能收集到无数用户的行为数据,经过云计算和Big data分析之后,亦能给出用户专业性的有效指导,另外,库克本人非常重视增强现实AR技术,他们准备召回25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向这个领域发起超大规模的投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就能通过iPhone手机来观看篮球比赛,身临其境、无影随行…
持家、做生意、办企业都不能一成不变,微软是软件大王,但也正在增加自己的重金属含量;苹果靠硬件发迹,转型服务企业也未可知。利润神话只是经营结果,更精彩的篇章来自于CEO对于未来的精准而大胆预测,和随之而来的快速转型,显然,苹果依旧如日中天,但已经到了转型路口。(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