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背后是怎样一条产业链?

摘要: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肢体”。在智能手机中,有着太多关于大众个人信息、隐私的内容。照片、通讯录、社交应用中的信息、支付宝、手机银行、各种理财应用、健康数据……几乎所有

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肢体”。在智能手机中,有着太多关于大众个人信息、隐私的内容。照片、通讯录、社交应用中的信息、支付宝、手机银行、各种理财应用、健康数据……几乎所有你能想到或想不能到的信息,几乎都能从手机中给扒出来。

随着手机更新换代的加速,如何处理废手机也成为“老大难”问题。而基于庞大的废手机数量,一条诈骗“生产线”已经构建出来,并疯狂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或许如何真正对废手机进行正规化处理,应该提上日程了。

骗子利用废手机构建出一条“诈骗生产线”

近日,笔者收到一条看似正常不过的短信。没想到的是,这条短信背后却串联起了一条“诈骗生产线”。前几天笔者收到一条短信,一位好友表示换了新的手机号并让保存好后回复。这样的短信很正常,毕竟很多人都会更换手机号。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有着“大反转”。

这位好友没隔几日就突然联系笔者表示让帮个忙,就是让笔者把自己的账户发过去来回转账之类的。笔者当时就很诧异,因为这位好友并不是这么不靠谱的人。而在质疑他为什么不用微信时,他给的理由却是“微信手机没带”,让人哭笑不得。当在笔者打过去电话时,那边总是直接挂断。

其实事实再明显不过了,这是骗子掌握了好友的通讯录,并由此构建了一条“诈骗生产线”。而当笔者练习上好友时,他表示可能是前段手机报废后就在某二手平台上出售了,卖了几十块钱。结果很明显了,问题就处在废手机上。

诈骗技术能全在网上“购买”

为什么废手机还能暴漏个人信息、隐私?因为并不是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就能够将手机上的数据完全清除。恢复出厂设置仅仅是恢复手机在出厂时的操作系统和参数配置,不一定会把手机的所有存储空间覆盖,依然可以通过技术化手段恢复信息。而且即使是将信息、照片、视频、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等删除,依然能够恢复。

这些恢复这些信息的软件、服务等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购物平台上,且售价极为低廉,价格十元到数十元、数百元不等。这也就意味着,骗子的诈骗技术完全能够在网上“购买”。完全不设门槛的各种恢复软件和服务,虽然能满足一部分人找回误删信息的需求,但却也为骗子敞开了一条成本极其低廉的大门。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真正能让大众放心的、具有普适性的数据擦除相关软件或应用。某些企业推出了专业数据擦除应用,虽然表示经过擦除的数据不可恢复,但因为收费的因素还是让大众难以接受。而且目前国内还缺乏手机数据擦除方面的认证标准,很难真正让这一业务落地。不能完全擦除的手机数据,也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为骗子提供了“货源”

骗子针对废手机进行的诈骗,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而其源头在于目前国内正规的废、旧手机回收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据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存量闲置手机有上亿部,而正规回收率不到2%。废、旧手机最终的流向,也衍生出很多隐秘的利益链。

比如将旧手机进行翻新再出售、拆解后提取其中的有用回收物……而在诸多流通过程中,都有可能造成大众信息、隐私的泄露。尤其是目前回收、二手交易网站众多,更是加剧了泄露的可能性。通过这些网站,骗子能够轻松获得“货源”。

从大环境来看,废手机其实已经成为了一块“烫手山芋”。出于保护因素的考虑不想随意处置,但放在家中又毫无用处……或许,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人对废手机的态度吧。(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1-02
花样繁多的网上手机回收、交易网站背后是怎样一条产业链?
摘要: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肢体”。在智能手机中,有着太多关于大众个人信息、隐私的内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