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享租车领域的佼佼者凹凸租车(以下统称凹凸)再拓业务版图,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分时租赁领域,旗下分时租赁产品“凹凸坦客”正式上线运营。
分时租赁作为共享经济理念的极致体现,其最早的雏形可追溯至1948年的瑞士,彼时多人共同使用一辆车,上一人用完车后,将车钥匙交到下一个用车的人手中。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分时租赁在近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在美国就诞生了该领域独角兽——Zipcar。
反观国内,各路诸侯也纷纷入局,但受制于重资产、重运营的高门槛,至今盈利前景仍不清晰。在此背景下,凹凸新增分时租赁业务,背后的 思考是什么?又有多大机会实现突围呢?
一、为何新增分时租赁业务?
分时租赁出现的本质,是源于我国驾车出行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 在10年内,“有本无车”一族就将达到7亿。而这一群体驾车出行意愿非常强烈,但受限于经济条件或驾车出行的频率太低而不愿买车,导致用车的供需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同时,城市为应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常以限牌限号限行和收取拥堵费等铁腕手段进行交通治理,导致很多车主用车频率降低,形成大量闲置车辆。滴滴CEO程维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国内私家车闲置率高达95%,不仅导致停车难,还直接造车了大量闲置资源浪费。
而分时租赁作为共享租车领域内的一个分支,它把租车的时间切得更细碎,满足用户日内的中短途出行的需求。不仅使得车辆使用效率、有效供给进一步提升,还丰富了人们的短途出行选择,使得城市出行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与传统租车主要满足用户自驾游、异地出行等场景下的出行需求不同,分时租赁面向用户上下班通勤、工作日商务出行、城市内休闲活动代步、车型体验等短租需求,提供车型更多样、自由度更高的以分钟或小时为计费单位的个性化出行选择。
横向看,与现存的短途出行方案相比,分时租赁在成本和体验上也有一定的优势。简单说就是,让用户以比专车和私家车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个性化、更灵活的出行体验。
资料来源:易观智库
另外,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给行业的发展添了一把热火,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2017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对分时租赁的认可,并承诺政府会在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方面给予扶持。
在政策推波助澜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注册运营分时租赁的企业超过370家。但繁华的背后,也透露出些许苦涩。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投放车辆超过1000辆。车辆投放网络密度的分散,导致用户取还车体验无法得到保证,用户粘性弱,大多数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二、凹凸租车切入分时租赁业务的底气何在?
首先,凹凸将平台所积累的供需双边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复用与拓展,从而助力凹凸坦客高效触达车主和用户,更快冷启动。
从供给端看,分时租赁对车辆投放的网络密度要求更高,因此平台的第一道槛是车辆购置能力。其制约着平台的网点布局,有效供给不足将限制用户的用车体验,也是分时租赁平台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该领域的玩家都受制于车辆采购的重资金难题,始终无法进行规模化扩张,很难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实现突围。
而凹凸采取社会化众包的轻模式,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5个城市,平台注册车辆超过50万辆,车型逾万款。平台现存的海量车源供给,帮助其在开展分时租赁业务时,直接跳过了重资产购车的环节,降低了拓展有效供给的成本。同时,丰富了用户选择,也让其下单后取车的距离更近,耗时更短,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取还车体验。
从需求端分析,凹凸作为共享租车领域的领导者,占据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平台拥有注册用户突破500万。大量的C端用户流量,降低了新业务的获客成本,也提升了车主的车辆出租频次,让出租时间更灵活,进一步增加收入,提升其对平台的粘性。
其次,凹凸拥有 运营供需两端的能力,将更好地优化车辆出租全流程,在双边交易市场形成壁垒。
分时租赁属于流程长,环节多而复杂,平台需同时管控供需两端,管控压力比滴滴、共享单车更大,对平台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也更高。因为滴滴和共享单车只需专注有效供给培育,而租车还要解决用户认证,规范驾驶行为,包括安全驾驶、合规停车、避免车内脏乱差等难题。
凹凸在精细化运营管理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深厚经验积累。其不仅自建车管家服务团队,做到全城24小时取送车,还全天候开通客户支持和道路援助通道,其完善的“凹凸Club”沟通机制能及时解决客户可能遇到的诸多困扰。
另外,借助大数据、智能调度系统和完善的风控体系等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平台匹配效率。根据之前公开数据显示,平台现有共享租车业务的匹配效率已超过90%,平台上车辆月均收入3200元以上,年投资收益率30%以上,相信这一优势也将继续赋能分时租赁业务。
可以发现,凹凸坦客的分时租赁模式相比进行车辆自营的平台,很好地克服了行业重资产、重运营、重资源的“三重”难题。其撬动社会闲置资源的“真共享”轻模式,与市面上绝大多数投入重资产,进行车辆采购的模式相比,更易快速规模化,对资金使用效率,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更大。同时,平台拥有的 运营能力和海量供需端两端资源,为其打造了比资金更强的壁垒,不仅能更好地保证用户体验,未来的增长持续性也更强。
从社会效率提升的角度看,无论是自购新能源车或燃油车的分时租赁平台,本质上还是通过增加汽车供给,来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但是,其没有有效地解决现有闲置车辆利用率低下的难题,反而可能会因为汽车总量的增加为交通带来更大的负担。
而从运营的角度分析,新能源车目前受电池等核心技术的限制,车辆残值率低,退役车辆难处理;同时,充电设备的不完善,充电过程耗时较长,寻找充电桩困难等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平台运营成本大大增加。
而自营燃油车的分时租赁平台,尽管车辆残值相对较高,但新车购置对资金要求极大,无法快速扩充车队规模。因此,平台很难通过引入海量供给的方式,引爆市场需求,实现非线性增长。
三、凹凸坦客的未来之路
短期来看,在已有滴滴、共享单车+地铁等多项同城出行选择背景下,分时租赁产业需要尽快验证用户的刚需程度。
本质上,用户短途出行的核心诉求是如何更快更实惠地从A点到达B点。滴滴目前存在价格高,打车难的问题,用户抱怨日渐增多;共享单车天然有骑行距离的限制;地铁能辐射跨区域出行,但无法高效解决点到点的出行需求。分时租赁或将为用户提供一个更低价、更即时的点到点出行方案。
但是因为停车难和初期车辆投放密度不足,导致取还车体验欠佳的困境,影响了分时租赁需求的爆发。据艾瑞数据显示,尽管有76.6%的受访用户表示愿意尝试分时租赁,但仅有18.3%共享汽车用户满意于曾使用过的分时租赁体验。其中大部分用户表示,希望停车难和车辆少的问题能得到改善,显示出这两点对激发需求的关键作用。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因此,凹凸坦客需要逾越停车难和取还车不便带来的挑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证明其对用户的增量价值。
背靠凹凸大平台的坦客,验证刚需后,应该更快地进行规模扩张,试图构建网络效应的壁垒。
分时租赁赛道属于双边交易类型,未来真正的护城河在于通过强运营能力打造优质体验,形成良好口碑,建立网络效应。因为谁先构建起网络效应,谁就最有可能赢者通吃。
当供给达到一定规模和质量,需求端的体验优化,车源选择更丰富,找车更便捷,自然会吸引大量用户消费。增加的租车需求又会让车主获得更高的收益分成,从而吸引新的车源供给,两者呈螺旋式上升,形成良性循环,整个网络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加深平台壁垒。
此外,坦客发展一旦进入良性循环,能提升凹凸供需两端的粘性和使用频次,并让闲置车辆的使用率得到提升,让消费者出行选择更丰富。
尽管分时租赁和汽车长租的使用场景不一样,但本质上都要求平台具有极强的人、车、调度运营能力,该能力在长短途出行业务中实现复用。未来通过在不同场景下积累的用户数据和运营经验,平台算法模型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将持续得到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竞争力。
长远来看,在厮杀日益激烈的共享租车市场,无论是汽车长租还是分时租赁,谁能够在智能技术和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支撑下,最先验证运营模型,在区域市场形成规模,且具备较强复制能力,谁就能占据先机,成为下一个百亿美金独角兽。
文/钱皓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