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搜狗在纽交所上市,艰苦耕耘了14年的王小川成为亿万富翁。
或许是巧合,11月15日,与王小川在搜狗的共同创业者,前搜狗技术总监,现脉脉的创始人、CEO林凡也在其耕耘的职场社交事业上获得重大进展,书写了另外一个互联网创业佳话。林凡宣布脉脉完成了C轮7500万美元的融资,由DCM领投,IDG资本和晨兴资本跟投,智联招聘作为新进战略投资方也在列。
在完成融资之后,林凡发内部信,在回顾往事时提到王小川,他写道:“20年前,我在备战高考时,在台历上写下【宝剑锋从磨砺出】以自勉,终从南方小城考入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14年前,我和王小川一起创业,搜狗过去和现在的每个同事坚持付出,终在纽交所成功敲钟。书上一夜成功的案例,有包装也有特殊的运气。但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个人或团队付出难以忍受的坚持。”
对于上一阶段的成功,林凡用了三个关键词,坚持、信任与梦想,看来,满满是情怀的内部信背后,也是一个“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故事,有泪水,有欢笑,有辛酸,有苦楚。
林凡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作为中国本土的职场社交产品,脉脉从面世之初就要面对一座大山,那就是美国互联网巨头LinkedIn。在硅谷LinkedIn与谷歌、脸书、亚马逊并称FLAG,都是美国互联网行业的旗帜性企业。
2013年10月脉脉上线,2014年,LinkedIn就开始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在北京成立全球第26家办事处,公司也由著名互联网创业者沈博阳挂帅。
犹记沈博阳上任之初,在东三环畔的领英办公室里与几个媒体人见面,还专门谈到世界互联网公司的“中国魔咒”话题,到彼时2014年为止,几乎无一例外,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境外互联网巨头全部或铩羽而归或保持象征性存在,从雅虎到eBay到谷歌到亚马逊,而领英则要打破这个魔咒。
然而事实是,到今年的6月份,沈博阳也宣布从领英中国离职,使领英在中国的前路陷入迷雾。之后出版的《纽约时报》报道这一现状,在这篇标题为《硅谷巨鳄在中国为何水土不服》的文章中还专门以脉脉作为对比,称“相比在欧美市场的势如破竹,领英在中国市场并没有获得成功,在与本土玩家脉脉的赤身搏斗中,输得体无完肤。”随后大家都知道了,脉脉这周又从资本方手里拿到了C轮7500万美元融资。
一边是领英受挫,一边是脉脉融得巨资,这并不一定表明是脉脉已经击退了领英,但两者之间显然是存在某种关联的,因为在中国市场上,聚焦职场社交的产品,数得出的也就这么两款。
那么领英之所失或者脉脉之所长到底何在呢?不妨从外媒报道的第三只眼的视角去考量。在那篇《硅谷巨鳄在中国为何水土不服》的报道中,领英只是诸多“中国魔咒”下的又一个案例。
《纽约时报》记者花了大量篇幅抱怨中国市场的不足之处,比如管制多、缺乏规则等,但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一些正常的市场因素。
比如他提到:
“中国是消费者服务与技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领英的本地应用程序赤兔未能吸引在中国较小城市生活的数亿名对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触较少的潜在用户。”
“虽然在大部分国家,领英只是像在美国那样运营自己的网络,但在中国,结果证明,很难像那样操作。在中国,该公司想要吸引的很多人只使用智能手机,通过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而非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凡此种种,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意思,那就是领英实际上没有在职场社交产品的中国本土化方面形成突破,而脉脉之所以在跨国巨头压制下取得成功,则是因为它在同样的产品方向下,对职场社交根据中国本土特色做了巨大的模式再创新。
相比领英而言,脉脉在人脉拓展、内容分发、匿名交流、实名认证、移动优先等细节方面做得更为人性化、更为中国用户着想、更接地气。比如,匿名交流就有效地满足了普遍工作压力大、强度高的职场人士的交流需求,也成为增强脉脉用户活跃度的一大利器;而群聊服务,则更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聊天和商务沟通需求。
在做得比领英更懂中国人、更懂中国职场需求之后,其“真实职业形象、人脉共享”的需求终于为用户所接受,而随之则一切水到渠成,如林凡所言,有了真实的职业形象和人脉网络,芝麻信用、京东金融等中国最大的个人征信平台先后选择和脉脉合作,更全面的评估消费者的个人金融信用;滴滴、自如等共享经济平台也与脉脉牵手,让用户在共享出行、共享房屋时能掌握真实信息,建立交易的信任基础;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婚恋平台都在使用脉脉的职业认证来完善征信,让利用虚假身份行骗者无处遁形。
种种迹象表明,在脉脉凭着一己之力推动下,职场社交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口,2016年底脉脉宣布实现盈亏平衡。从2017年开始,脉脉的活跃用户及收入均有高达五倍的增长,据艾瑞APP指数显示,今年4月已超过领英中国位列职业社交行业第一,2017年11月,脉脉荣登苹果AppStore商务免费榜榜首,领跑中国职场社交。
脉脉进,领英退,这看起来似乎是互联网业“外企魔咒”的再现,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哪里真的有什么魔咒,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国外巨头到底是否重视中国市场,是否有真心为中国市场的本土属性与本土用户做出牺牲、做出割舍、做出创新。回头看脉脉四年来的创业创新过程,林凡其实也没讲出什么独门秘方,用他的话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再坚持。
境外互联网巨头进入中国已经有近二十年历史,在最初阶段,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还非常弱小,而巨头们则非常强大,在这种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能不说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胜出具有某些偶然性和幸运性。
但现在,随着阿里、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崛起,随着脉脉这类本土创新互联网企业的层出不穷,跨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已经结束了它们的好时光,如果仍然抱有傲慢之心,跨国互联网巨头未来在中国本土机会将越来越少。至于领英,只能说一声叹息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