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阿里发布2018财年第二季度(2017年7月1日至9月30日)财报,最大亮点就是收入同比大增61%,创IPO以来最高增速,天猫GMV也同比大增49%,当季收入为551.22亿元,同比增长61%,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超华尔街早前预期。净利润174.08亿元,同比增长146%,基于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20.89亿元,同比增长71%。
阿里巴巴Q2财报不少数字堪称华丽,国内外赞誉声也是一片,但仍无法掩盖四大块业务营收出现严重“偏科”现象,比如只有电商业务在大赚特赚,数娱、云计算及创新业务营收虽大增,但亏损进一步扩大。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收入最大来源来自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鲜生、阿里妈妈在内的电商业务收入,为464.62 亿元,同比增长 63%,占总收入 84% 。可见近年来阿里虽一直在四处出击,布局多个产业,收入也渐趋多元化,不再只是一家零售公司,但目前收入高达八成以上营收仍来自零售业务,本质还是一家贩卖流量的高纯度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其他三块业务增幅表现也不差,比如优土视频、体育、音乐等业务的数娱收入46.98 亿元,同比增长 33%;云计算收入 29.75 亿元,同比增长 99%;高德地图、钉钉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收入 8.87 亿元,同比增长 27%。
三大业务挣得比以前多,但花的更多,比如云计算EBITA利润率为-5%;数字媒体和娱乐的EBITA利润率为-36%;创新战略和其他营收的EBITA利润率为-56%。
此外,财报选择性披露天猫实物GMV,避而不提阿里整体GMV,也没有提及海外电商收入构成等,个中缘由只有阿里明白。
时下,BAT们都面临用户基数增长到达天花板的尴尬,未来国内用户的绝对增速放缓也算正常。考虑到阿里体量越大,GMV增速放缓也算正常,然而天猫实物商品连续两季增长高达49%。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对此解释是中国消费的巨大拉动作用,以及新零售商业力量的全面爆发。
然而能达到如此高增长率,当然包括外部消费升级带来的推动力。但可能也有有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原因,比如天猫实物商品体量本身不太大,基数低容易实现快速增长等。
一边是活跃用户总量增速放缓,但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速却激增,显然是单个用户的营收、利润贡献在提升,阿里也在财报中也多次提及:平台付费商户的不断增多,商家佣金、推广等投入额度的增长,以及调整平台服务性收入,比如今年1月,天猫上调部分二级类目技术服务费费率,上调幅度从50%~900%不等。
从电商到大文娱、旅游、导航、金融、健康等多个领域,阿里似乎变得无所不在,不断在产品和服务拼图上增加更多新元素,这些新业务前期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未来3年投资“达摩院”1000亿元,投资菜鸟物流1000亿元等,进而可能摊薄利润率。
双11即将到来,阿里巴巴除了收到一份耀眼财报,还有《生活日报》发布的“天猫双十一造假证据曝光 500商家被逼刷单约15亿”新闻,天猫家装e站济南站投资人日前自爆双十一在天猫上的营业额刷单,还自掏腰包为自己经营的9家加盟店在两年时间刷单2700万元,令外界为之咋舌。
笔者认为,天猫2018财年Q2财报多项数字出现罕见的暴增现象,以阿里巴巴现在庞大体量实现起来很不容易。此外四大业务发展严重不均衡,全靠天猫一家利润撑着,可能会制约阿里巴巴未来发展前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11日,阿里市值一度达4700亿美元,超过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国内媒体当然竞相报道全球第一大电商席位易主的喜讯,成为又一个中国崛起的新故事。
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市值仍在4700亿美元来回摇摆,亚马逊市值已经蹿升到5300亿美元,1个月不到二者市值相差约600亿美元,令人唏嘘。(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