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8日,某情趣电商平台官微发表致歉声明,宣布将暂停旗下“共享女友”项目的运营。声明表示,对于己经完成预订并交纳押金的用户,平台将全数退回押金和费用,并赔偿双倍费用作为违约金。这出“共享女友”的创业闹剧落下了帷幕,戛然而止。“共享女友”风波平息了,但此事却折射出中国共享经济的各种乱象。
共享女友“横空出世”仅四天就被叫停
去年就有好友在微信群里戏称,中国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光棍太多,要是做个共享女友项目肯定大有市场。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善意的玩笑,因为在国内现行法律之下任何形式的性交易都不可能实现合法化,而女友共享已经超过了法律允许的范畴,涉嫌有组织性卖淫。
不过万万没想到,今年9月还真有人将这个玩笑当成创业项目做出来了。只是出租的,哦不好意思,“共享”的不是真人女友,而是成人情趣用品的仿真版充气娃娃。9月14日,他趣宣布推出“共享女友”服务——即共享充气娃娃。用户需支付8000元押金,一天使用租金为298元,三天为698元,一周则为1298元。
国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男性性压抑问题,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此前仿真版充气娃娃作为合法的个人情趣用品销售,但较高的售价抑制了用户需求。“共享女友”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由售转租,降低了用户消费门槛,从而扩大了市场需求。尽管这在其他行业早有先例,但对于情趣用品市场来说仍不失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
不过最具有争议的是还“共享女友”这个名称。焦点热词“共享”加上女友带来的性暗示,让“共享女友”瞬时成为热门的社交话题,受到了业界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也正是话题性非常强烈,“共享女友”在北京开展地推引发轰动,当天就被属地的三里屯派出所约谈。最终三里屯派出所以地推是“低俗活动扰乱社会治安”为由,对其处以罚款,要求地推人员写检查和保证书,将充气娃娃带离北京。
两天之后,运营方在压力之下宣布暂停该项目运营,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写的一幕。仅仅四天时间,“共享女友”从诞生到下线,走过了短暂的轮回。
“共享”经济虚火过旺,或现倒闭潮
自从共享单车一炮而红之后,中国的“共享”经济就开始急剧升温。在眼球经济和资本的推动下,各种分时租赁产品改头换面以“共享”创业项目出现在大众面前。诸如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图书馆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共享女友不过是借共享二字搏眼球的最新一个项目,但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个。
尽管各种共享项目蜂拥而上,但真正能做大规模让人们看到市场前景的却很少。即便是有着较大市场需求的共享单车,至今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资本驱动的规模之战。今年上半年,共享单车开始出现项目无法维系退出市场的现象,多个共享单车项目关停,而还在运营的项目也时不时爆出用户押金难退、裁员等负面新闻。而在10月份,才火了没不久的共享充电宝也诞生了首个阵亡者。
今年6月,悟空单车成为首家退出市场的共享单车企业,它仅仅运营了5个月时间。一个月后,3Vbike共享单车也宣布退出市场,其运营时间更是短到了4个月。曾推出黄金单车的酷骑也因为前期烧钱过度陷入经营困境,创始人兼CEO高唯伟被罢免,仍没有看到好转的曙光。
最新的消息显示,共享充电宝在度过了火热期之后也开始出现类似现象。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宣布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从上线到停止运营,也不过7个月。而在此前的9月份,另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Hi电也被爆出了全面收缩线下推广团队的裁员内幕。
种种迹象显示,“共享”经济创业项目即便有资本的支持,其创业生命周期却显然短于正常水平,而成功率却非常不乐观。创业者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一味追求大快猛;各路资本如赌徒一般疯狂押注投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者合在一起,使得“共享”经济虚火过旺,看似繁荣却底子空虚难以支撑。大胆预测,如同之前的O2O一样,共享经济也将迎来虚火之后的倒闭潮。
共享经济是个筐,但不代表啥都可以往里装
早在共享单车刚出现朋友问我其前景如何时,我不认可其共享经济属性,但看好行业发展前景,理由是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但更多的“共享”项目纯粹跟风,甚至完全是建立在假定的市场需求之上。
比如共享充电宝,智能手机用户的出行充电需求就被创业者放大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数用户已形成每天晚上充电的习惯,智能手机一天一充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只有在车站、机场等少数场景下,用户充电不便时才会有相应需求。有意无意地高估用户需求的结果,除了欺骗自己和投资人,就只有在实际商用中被数据打脸。
据钛媒体文章分析认为,押金100元的共享充电宝只需使用率保持在40%就可收回成本。然而街电的运营数据显示实际的使用率仅有15.7%。街电目前在全国70多座城市拥有30多万台终端,投放了近140万个充电宝,达到较大的规模。街电的使用率尚且如此之低,其他投入规模小的更可想而知。足以证实了前面的观点: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少,而市场需求很小。
当下共享经济概念火热是事实,创业者希望借此来扩大影响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共享经济确实是一个筐,但不代表啥都可以往里装。现在,不但种种伪共享项目往里面装,而且连伪需求项目也硬塞进来。而像“共享女友”这样挑战法律底线的项目,最后毁掉的不只是自己,还会破坏创业大环境。
【作者介绍:蚂蚁虫,科技评论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