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OTA平台机票搭售风波在经过大半年发酵后,被演员韩雪的一条微博给推向高潮。携程随即对产品进行整改。新的机票预订通道被区分为极速预订和普通预订,普通预订没有默认勾选,但用户要观看5秒的广告。
我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说,携程难用,已卸载,转投去哪儿——有些讽刺,因为去哪儿已是携程投资的一家公司。
事实上,“搭售”,是整个OTA行业的普遍现象,此前,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对15家知名机票销售平台进行的评测表明,携程、艺龙、同程、途牛、美团、驴妈妈、飞猪等多家主流平台均存在搭售现象。
由于经常出差旅行,我也是携程和去哪儿的重度用户,去年我就发现了携程和去哪儿都存在默认勾选附加增值产品的行为,多次向两家公司的朋友反馈,得到的回复是:默认勾选内容可以取消,我们这样做有难言之隐。难言之隐是什么?今天已经被媒体曝光了,就是销售机票,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的。
为什么机票代理生意不好做了?
表面上看,是因为发改委的一个宏观调控导致。2015年,发改委要求各航空公司“提直降代”,即提高直销比例,降低代理费用的支出。但深层次看,即便没有这样调控,互联网也在不断提升航空公司的直销能力,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App或者公众号,代理环节只会越来越不重要,砍掉代理费用,航空公司利润率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即便不受发改委管理的国际航空公司,也在采取直销为主、代理为辅的销售模式,这也是每一个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的选择。
重视直销、不依赖代理,航空公司给机票代理商的售前、售后返现陆续被取消。去年7月开始,航空公司给机票代理商的代理费用变为固定数额,一张经济舱机票的大约只有10块钱。但行业销售一张机票的成本在13~16元不等(主要是平台运营、售后服务等等人工和技术成本),代理费用根本无法cover成本,因此代理就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泥潭。
过去机票代理佣金高,不少代理商还可以赚“差价”,自然能够容纳下许多代理商,OTA平台让机票价格透明化,赚差价几无可能;航空公司又将代理费用降到冰点,佣金收入入不敷出,许多主攻机票的中小代理商早已关门大吉了,活下来的都是较早转型,向旅游、景点、酒店、签证等业务延伸扩展的旅行社。
OTA平台规模大,受到的影响也大,比如携程,曾经依赖机票佣金收入,2010年一季度机票预订业务佣金收入占比高达42.3%,几年下来这部分收入基本没了,所以才有了开篇提到的那一幕。
OTA机票平台的羊毛要出在谁身上?
机票代理费太少,怎么办?OTA平台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几年来还是没有回答一个问题:羊毛究竟应该出在谁身上?
互联网公司们第一个想到的答案自然是:羊毛出在猪身上,面向用户是一定要免费的,然后再通过后向模式赚钱,这也是互联网的基础商业模式。
比如去哪儿2015年推出了类似于“滴滴”抢单的预约出票系统,看上去是要形成类似于淘宝的商家竞争机制,进而形成广告等营收模式。然而,此举一出便遭触。
这样做根本无法破局,因为代理商们本来就入不敷出,想要从第三方线上线下中小代理商身上分钱,是不可能的。航空公司向少数集团高度集中,互联网平台根本没有话语权,让他们恢复高佣金模式,将吃进去的肉吐出来,除非政府调控否则根本没有可能。
第二种探索是在用户预订机票环节免费,再通过关联业务盈利。
这是线下代理商转型的主要方式,携程们都不只做机票,而是衍伸出酒店、旅游、出行等等一站式旅游服务,甚至探索金融等等周边新业务,部分业务如酒店因为供应端分散,具有较强的平台效应进而形成盈利能力,二季度给携程带来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看上去不赚钱的机票业务可以成为流量入口,因为它是用户旅程中的起始环节。然而,非机票业务的收入增长,无法抵消机票业务的损失,所以各大OTA平台都在强化交叉销售,哪怕他们明知道这会降低用户体验,也要硬着头皮做。
然而,过度强化交叉销售,大幅降低用户体验,又遭致舆论谴责和用户抵触,OTA平台们怎么办?交叉销售本身是合理的,只要搭售的商品有价值,且给用户自由选择空间,自然将会被继续推行。我们看到携程的整改,搭售还有,如果用户要便捷的购票就要观看广告,希望通过广告收入来弥补弱化搭售后的损失,但机票预订环节广告位展示次数有限,所产生的收入将是杯水车薪。那么,OTA平台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服务费将成为OTA平台的标配
既然种种探索都不能解决机票佣金大幅下滑的问题,那么,OTA机票平台最终可能还是要“羊毛出在羊身上”,直接向用户收取服务费。
“你要更好的服务,没有搭售、没有广告,那就请交钱。”这个逻辑不难理解,视频网站的会员、京东的Plus会员、音乐播放器的会员,都是这样的思路。“用户是爷,但交钱的才是大爷”,比如视频会员就不用看广告还能看更清晰的版本;再比如京东Plus会员,用户可以享受更多优惠,还有更高的免运费权限,更好的售后服务。
事实上,在机票预订行业,服务费也不是一个陌生词汇。比如2010年3月,一直想要取消代理费的法荷航空就发出了通知:从2010年4月1日法荷航实行零代理费,并要求代理人未来根据不同情况,每张机票向消费者征收50~700元的服务费。航空公司让代理商去找用户收钱,当时,代理商都是不答应的,携程、艺龙、国旅总社、中青旅、中航服等代理商马上站出来联合抵制和抗议。不答应的原因是,他们知道找用户,收不上来这笔钱,尤其是习惯于免费的中国用户。
当然,今天情况已有所改变。2016年,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量均突破了2000万,QQ音乐付费用户突破1000万,中国用户对于“付费获取互联网服务”这件事情,接受度变得比过去更高了,这也可算是当下流行的“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如果说视频和音乐还与版权保护环境肃清有关系,那么,京东Plus会员的普及就表明,中国用户对于优质服务付费的意愿同样不缺——在京东双11启动会上,京东高层宣布Plus会员明年突破1000万,国外Amazon Prime会员做得更好,今年7月其在美国的会员数量达到8500万,大概每4个美国人就有1个Amazon 会员。
在搭售风波后,携程董事长梁建章在朋友圈内表示:“开放收取服务费之前,携程将坚持免费提供便捷的’无搭售’机票的预订服务。”,言外之意,携程将会开放收取服务费。
不过,怎么收?如果携程一夜之间全面收取服务费,用户一定会转投对手平台,这就是OTA行业的囚徒困境——理论上来说,收费对大家都有好处;长远来看,也必须收费,但谁先迈出这步谁就是出头鸟。OTA平台们有没有可能坐下来谈谈?可能性不大,大家各怀心思,且这也构成操纵市场之嫌。政府部门是否会介入,一纸令下让服务费成为机票预订的标配,恐怕这也是小概率事件。
我想,最可能的方案,还是学习京东、亚马逊,从部分用户先收起。比如去哪儿就已推出“旅行家”会员服务,用户加入后就有更多特权,大抵就是这样的探索,值得携程们借鉴。
为什么说互联网免费模式是陷阱?
曾经,互联网“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商业逻辑,让传统行业找不着北,周鸿祎凭借免费模式“颠覆”瑞星们更是成为活生生的案例。“免费”成了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哲学,周鸿祎也成了免费模式的鼓吹者,甚至做硬件,都要免费——曾宣称要推出免费的手机,在手机之前,随身WiFi已变相免费。
然而,从OTA平台的搭售风波来看,“免费”模式在今天,可能是一个思维陷阱。免费理论的提出者,《免费》一书,同时也是《长尾》《创客》的作者安德森当时的说法是:
““免费”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策略,而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卓越能力。在上世纪“免费”是一种强有力的推销手段,而在21世纪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就是说,免费的基础是“成本压低到零”,周鸿祎对此的解释是:
“软件的价格会不可避免地趋零化,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360安全软件可以免费,是因为它的成本随着用户量的暴增,以及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模式的出现,被成功分摊掉。事实上,所有互联网服务或软件可以免费的前提都是,海量用户形成的后向商业模式可以分摊成本,在社交、搜索、资讯、工具等领域,这个模式可以奏效,然而到了视频、音乐等高成本市场,免费模式就走不通了,爱奇艺即将赴美IPO也是通过会员等模式解决了这个矛盾。至于说智能硬件的免费,因为硬件的高成本,目前还没有一家走通。
再看携程、京东这样的服务行业,不论是订机票、还是送快递,成本与用户增长反而是正相关的,不会有分摊效应,如果一直免费,就意味着业务越多,亏损越多。事实上,周鸿祎在去年对自己一直鼓吹的免费模式也有所反思,其指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盲目追求免费,很大一部分企业投入的成本是随着服务用户的多少,是成比例增加。也就是说随着用户越来越多,整个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就导致无论你通过什么样的增值服务,都无法覆盖你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免费模式就不存在。”
OTA平台,就是周鸿祎所言的“很大一部分企业”的一部分。但有“盲目免费”问题的绝对不止OTA平台,比如地图应用,百度和高德耗费大量资金去维护数据,眼下却没有健康的盈利模式,靠的是母公司的战略支持;再比如外卖平台,曾经不只是免费还有补贴,同样是在亏损运营。
长期来看,“免费”不只是对企业本身存在着走不通的风险,对用户和行业也有伤害,比如资讯客户端都免费,但内容却存在低质化等问题,这也给不少媒体留下了做付费内容的机会。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一个思维?互联网公司不再崇尚免费模式,而是逐步采取收费模式,做好服务、内容和产品,让互联网回归用户体验本身——至少视频、音乐、文学、电商等行业已经在这样做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