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云计算而生的SaaS模式已经推广了十年之久,十年间,CRM、OA、HR等诸多细分领域已经实现了SaaS化,但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ERP,迟迟没有走向云化。
众所周知,ERP是针对企业物流、人力资源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正是因为其覆盖面较广、牵涉企业业务流程较多,因此对于ERP的上云,不仅企业非常慎重,管理软件厂商也同样小心翼翼。
近两年来,云计算应用尤其是基础设施的云化不断深入,企业对应用上云的呼声越来越高,原来单一领域的SaaS软件也逐渐无法满足企业业务的需要。国内ERP的发展和演进从早期财务核算、进销存、企业资源管理ERP,终于演进到云ERP时代。
包括SAP、甲骨文、浪潮、用友等在内的主流管理软件企业都在积极顺应云ERP时代的发展,陆续推出了自身的云ERP战略和产品。而在中国管理软件企业中,浪潮无疑是颇具特点的一个:首先,浪潮已经连续14年蝉联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在集团企业客户中表现突出;其次,浪潮不仅拥有管理软件产品,还拥有包括存储、服务器等在内的IT基础设施产品,互为促进。那么,在云ERP这一新兴领域,浪潮与其他企业相比,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以用户为核心 确保用户满意度持续第一
在备受关注的2017年中国IT用户满意度调研中,浪潮凭借在管理软件领域雄厚的技术和服务实力,再次获得“集团管理软件服务满意度第一”的称号,这已经是浪潮连续第10年获得这一荣誉。
中国IT用户满意度活动是由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等联合开展,是国内IT领域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用户满意度调研活动。
在笔者看来,浪潮之所以能够在用户满意度上持续保持业界第一,不仅与公司产品和服务等密切相关,更得益于公司自始至终坚持以企业应用为核心的战略。尤其在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运用云计算技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热点。上云,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看来,企业上云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应以应用优先,与具体的信息化应用相结合,诸如财务、人力、采购、营销等;从边缘到核心往云上走,充分发挥云和数的作用,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形成企业运营的智能决策、指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敏捷、灵活管理,降低IT成本,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
王兴山同时也认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上云路径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制造业可以首先借助云计算打通研发、生产、物流、市场和销售环节,实现端到端的流程,支撑企业管理转型和业务模式创新,用创新的数字化加速实现智能制造;而大型企业可首先建立内部私有云,着重在企业内部管理运营上,然后在连接客户、供应商、员工等一些细分应用领域采用公有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则可以通过SaaS的业务模式,直接全面上云。
事实上,从切实从企业应用出发,帮助企业逐步上云体现了浪潮云ERP独特的上云理念和路径,只是奠定了用户满意度的基础。要切实提升用户满意度,还需要从具体的措施入手,据了解,浪潮还在如下几个层面对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行了强化。
首先,分层次解决客户问题。不仅要解决产品问题,还要帮助客户把系统的用全、用好;除了系统相关的问题外,还要帮助客户在管理方面的新需求,以及多倾听系统使用者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需求和疑问。
其次,秉承研发即服务的理念,研发前移参与到服务中来。浪潮云ERP秉承以SCB(战略性客户) CCD(客户协同研发)为基础的产品创新模式,将产品需求分析和产品创新工作向客户一线前移,不仅要倾听客户的意见,还要邀请客户参与产品设计;同时研发人员还要直接面对客户问题,真正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
第三,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出云桌面,深化互联网+服务。浪潮云ERP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win-win”(双赢)和“enjoy”(悦享服务)为核心正式打造优质服务“WE”品牌。同时借助新技术应用,推出“浪潮云ERP服务云”,通过各种主流渠道解决用户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浪潮还引进了智能机器人“小智”,可以实时为客户解答问题。
第四,搭建客户交流的平台,以活动、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倾听客户声音。如今,浪潮云ERP已经在各省都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可以第一时间响应用户;不仅如此,从2014年开始,浪潮云ERP就开始在全国每年开展四五十场客户研讨会等性质的交流活动等,定期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浪潮云ERP三大特点将概念落到实处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推动共享经济的大环境下,全社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也让以云计算为代表大的新技术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
如今云ERP的广受热捧也与这样的大环境密不可分,不过,云ERP作为ERP互联网技术阶段的产物,它需要同时具备传统ERP专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能力,同时又需要具备云计算的开放和共享,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内外部信息的即时传递。
因此,就当前云ERP的落地情况看,除了包括SAP、甲骨文、浪潮、用友等主流管理软件企业真正将云ERP落到实处之外,很多软件企业依然还是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SaaS企业。即便是这些主流的云ERP企业,同样也是各有特点。对于浪潮而言,为了将云ERP落到实处,着重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
一、以用户为核心构建关键应用。
要将云ERP落到实处,就必须从用户最迫切上云的领域入手。以今年上半年浪潮发布的大型企业云平台——GS7为例,这一针对大型企业应用的产品不仅拥有多年的产品积累和应用积累,更是针对云时代的用户应用特点进行了全面升级。
据了解,浪潮GS7将管理会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 融合,涵盖财务云、人力云、采购云、供应链云、营销云、分析云、协同云,可以帮助大型集团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以财务共享为例,浪潮GS7通过建立端到端的流程,帮助企业实现业财一体化,推进产业链协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财务共享迈向财务、人力、采购、法务、研发等的大共享时代。
以中国交建为例,其财务共享中心以集团下属二级局为单位,涵盖总部集中式、区域集中式、项目集中式共享中心建设模式,同时探索建设海外共享中心;为中国交建下属55个二级局,1万多个项目部,8000多名财务人员提供服务,逐步实现财务管理转型,为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仅如此,针对中小微企业对财税软件的需求,浪潮基于自身近30年的会计信息化经验——“杀鸡也要用牛刀”,打造了云会计,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更是帮助企业实现了内外的广泛链接,比如与政府、财税系统、教育系统等的对接。
二、聚焦高端用户推动新技术普及。
众所周知,浪潮在服务大型企业上一直保持领先,来自第三方数据也证实,浪潮在集团管理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多年占据第一的位置。正是凭借自身在大型企业数十年来的经验积累,以及产品技术积累,浪潮云ERP已经可以全面满足大中型企业在混合云方面的需求。
事实上,对于当下的中大型企业来说,混合云依然是他们在进行云计算应用时的首选,它既能满足中大型企业继续沿用已有系统、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私有云需求,又能满足中大型企业在业务创新上的公有云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用上云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实现管理的智能化。目前企业的数据不仅包括内部的经营管理数据,同样也包括外部互联网上与企业相关的数据,不管是数据的种类还是数据量都很大,要实现数据价值的挖掘并非易事。
浪潮GS7通过大数据实现智能化运营、多维分析、智慧管理,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在分析云中,可以实现与天元网络、传感器、数控设备和业务系统的广泛链接,并通过AI技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推送等技术实现智能挖掘,实现实时智能分析。
三、开放合作,为生态伙伴赋能。
在云计算时代,开放、合作、共享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在云ERP领域也不例外。尤其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来说,他们在应用上的复杂性也不是一套云ERP系统就能够解决,相反,云ERP借助云平台的开放性,也给了更多云生态伙伴参与到分享云计算市场蛋糕的机会。
为何和云生态伙伴实现共赢,浪潮云ERP坚持开放合作,支持合作伙伴更好地完成行业应用开发、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深耕合作伙伴生态。如今,浪潮云ERP的生态已经涵盖平台伙伴、战略伙伴、开发伙伴、营销伙伴、咨询伙伴以及产品伙伴等,比如有浦发银行、毕马威、天职、天威、九思等,通过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浪潮云ERP可以为用户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集成实现。
浪潮认为,要吸引合作伙伴的加入,首先要保证自己提供的云开发平台产品过硬,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盈利模式,实现利益的合理分享,让合作伙伴通过合作赚到钱。不仅如此,浪潮云ERP也在输出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能力,为合作伙伴赋能,让合作伙伴与自己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随着工信部发布《云计算三年行动计划》,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相继推出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浪潮也在积极携手阿里云、华为等一批国内外的优质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企业上云。其中,浪潮在加入了浙江企业上云服务联盟后,浪潮云会计、PS365、采购云、人力云、司库与资金云等浪潮企业云产品进入企业上云精选产品总览目录;不仅如此,浪潮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一系列领域云、行业云也已经登陆阿里云市场,为更多企业提供上云服务。
在云计算应用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的今天,云ERP已经进入全面爆发阶段,以用户为核心的浪潮正在以全新的形象昂首进入云ERP市场,并期待成为企业应用上云的好帮手,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科技自媒体“常言道”出品 作者:丁常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