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环境下,互金巨头与大行签约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继6月下旬四大行与几大互联网巨头密集签约以来,8月22日,交行宣布与苏宁控股、苏宁金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慧金融、全融资业务、现金管理及账户服务、国际化和综合化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至此,五大行全部签约完毕,几大互金巨头也相继签约完毕。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已经分析过大银行与互金巨头签约的逻辑,现在就着巨头们签约完毕,不妨进行一次集中梳理。
业务层面的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是前提条件
“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本来是监管机构对于民营银行的要求,希望民营银行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不要走传统银行的老路。后来,在互联网金融的整治过程中,这句话也逐步成为对互联网金融的要求,要与传统金融差异化发展,不要老想着颠覆和竞争。
这种错位,主要在两个层面表现出来:一是客群层面,二是模式层面。
客群层面,传统金融机构擅长做大客户、做优质客户,互联网金融机构便不妨去做小微客户、做没那么优质的客户。
模式层面,传统金融机构做信贷业务有三宝——抵押、质押和担保,互联网金融机构则开辟出了大数据风控和场景金融的新模式。
在强监管环境下,以余额宝余额的一降再降为标志,以互金平台交易所合作产品的相继下架为标志,互金机构在客群层面越来越聚焦于普惠领域,错位竞争、互补发展的设想总算是落地了。
至此,虽然传统金融做不好小微业务,但互金机构也做不了大额业务。与此同时,传统金融还想做小微业务,互金机构也不愿放弃大额业务,对双方而言,似乎只有变成合作伙伴了。互金机构通过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既解决传统金融做小的问题,也间接服务了大客户,拓展了自身的想象空间。
互金巨头的提前转型为合作埋下伏笔
最早看到这一点的还是互金巨头。早在2016年,几大互金巨头先后提出了金融科技企业的定位,后来几个P2P平台跟着凑热闹,被市场讥笑为“换个马甲继续折腾”。
其实,定位转变的背后有着深层的战略逻辑,既然做不了传统金融的挑战者,不妨去做个合作者。要做合作者,只能在技术层面发力,做连接器、做平台,尽量淡化业务色彩。只有这样,才能淡化竞争者色彩,毕竟说到业务,传统金融也是要做普惠金融业务的。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几大互金巨头成功树立了金融科技企业的市场形象,也通过诸如联合贷款、智能营销、支付合作等探索逐步加深了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双方在更深的层面取得了战略互信,为后来的签约埋下伏笔。
传统银行内在转型需求是合作的直接催化剂
其实,站在传统金融的角度,看着互金巨头在普惠金融领域如鱼得水,也是羡慕的,且心有不甘。早在2013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互联网转型之路,陆续尝试了直销银行部、银行系P2P、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等策略,在支付、理财、消费金融等重点产品领域进行转型。只是,船大不好调头,转型效果并不理想。
直销银行部已经被市场论证为失败的尝试,作为机构内一个部门,没有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甚至没有产品研发创新权,重重束缚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银行系P2P也不必讲了,自从2015年下半年e租宝平台跑路开始,银行就彻底抛弃了发展P2P业务的战略。
整体的互联网金融转型呢?也并不太成功。
银行系互联网理财产品以货币基金类产品为主,但出于保护存款的角度,做不到真正的活期,所以,在余额宝、零钱宝等互金活期理财产品都是T+0时,银行系宝宝理财产品仍然是T+1,没了竞争力。
支付类产品则走过一段弯路,2016年年中之前一直都在探索NFC支付,因其对硬件要求较高在与扫码付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之后,线下扫码走出了政策“灰色地带”,银行和银联先后发布扫码付产品,却发现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固化,无力回天。
消费金融类产品,商业银行也想走大数据风控的路子,借助大数据成功实现客户下沉。只是缺乏数据和场景,无法建立可用的大数据风控模式,最后便只好止步于代发工资客户,客户渗透率远低于互金巨头。
既然自行探索并不容易,开放合作也许才是主旋律。
签署协议,好戏只是刚刚开始
于是乎,无论对互金巨头,还是对商业银行,拥抱对方、积极合作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战略,互相之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签署协议只是合作的开端,真正实现合作共赢需要双方实打实地付出和努力。
在苏宁金融与交行的合作案例中,双方打算设立“交行-苏宁智慧金融研究院”,重点开展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基础性科技以及智能商务、智能交互等跨界合作研究,加速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全面 融合。遍观其他几家的合作,也都会在金融科技上重点着墨。
显然,大家都把金融科技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毕竟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务的改造和影响是大势所趋。不妨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云计算因其成本节约、可动态扩展、交付效率高等优点,开始被金融机构接受,部分外围应用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云端化;
区块链技术在支付清算、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等领有望带对传统业务模式带来颠覆性影响,目前各类实验性应用层出不穷;
物联网技术在提升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也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在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融资、保险标的管理、融资租赁设备管理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少成熟的探索和应用;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量化交易中有了很多应用,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望前景,无论中间遇到何种挫折,互金巨头与大行的合作必将加快金融业务科技化的进程,好戏才刚刚开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