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与顺丰旗下丰巢科技关闭相互的数据接口,一场堪称新版3Q大战展开,由于该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邮政局及时介入协调,最终,双方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通过充分沟通协商,如约形成一致意见。
日前,华为和腾讯再度因用户数据问题产生分歧:华为旗下的荣耀Magic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收集用户活动信息,来提供人工智能服务,比如可以基于用户的微信内容推荐餐厅。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表示,已收到有关情况反映,正组织调查协调。同时,工信部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觉规范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依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在数字化时代逐渐到来的今天,接连两起关于数据的争端也预示着一个新战场的开辟:未来,不论各自属于什么行业,谁拿到了数据,谁就将占据竞争优势。这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即便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行业或企业,都有可能因为数据的关系产生合作或竞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止要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寻求更广泛的数据合作,以开展业务。
如今,在各种线下的消费场景中,常常会有很多人通过地推的方式,用一个不到一元的小礼品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很多“贪便宜”的人往往也会因此轻易地出卖自己的个人隐私。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主动泄露隐私,很多情况下,用户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个人隐私的。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安装一个手机APP,它们很有可能要求访问我们的通讯录或者短信,抑或是其他的隐私授权,很多用户都是看都不看直接同意。殊不知,正式由于这样的不经意,很多用户的个人隐私已经免费提供给很多个互联网企业。
那么,互联网企业拿到这些数据又有什么用呢?举个例子,比如在逛淘宝或者京东的时候,你常常搜索某一类商品,你会惊喜地发现,每次打开网站,它都会自动推荐一些你曾经关注过的商品类别;甚至在你打开新闻客户端的时候,那些相关商品的信息流广告就已经夹杂在你浏览的信息中。
或许你会说,这些应用自动推荐了你想要的东西,正合你的心意啊,没什么大不了。其实,这正是它们的商业模式中的核心一环。试想,哪个应用不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精准的导流方式来实现商业价值的变现?而你恰恰是那个“无私”的贡献者。
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一个平台所掌握一个人的信息足够多,它甚至可以在你需要任何东西的时候适时地提供相应的商品,从而包办你的生活。比如,某个平台获知了你家孩子的出生年月日,那么,它就可以通过购物网站或者其他的平台将你家孩子每个年龄段所需要的商品或者商品广告推送给你:孩子不同年龄段该买什么样的玩具,上什么样的课外辅导班,买什么样的生活用品……
纵观当下掌握数据最多的,首推政府部门,其次就是那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政府的大数据公开还需要一段时间要走,但对于那些互联网公司来讲,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其实现当下商业价值的提升,更有可能主导其未来的发展。
在众多的互联网巨头中,阿里巴巴掌握的更多是用户网购的数据,而腾讯则掌握的是社交数据,百度则掌握了搜索数据,而这些数据之间又各自交叉。因此,每家厂商都希望拿到更多的用户数据,从而获得更大的潜在用户价值,哪怕很多潜在的数据价值还没有得以显现,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一致认为,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资产,甚至是核心资产。
这样一来,每家企业都会将自己花费巨大代价获得的数据视若珍宝,但由于数据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未来数据的争夺战也将会越来越多。在利益的驱使下,几乎所有掌控数据的公司都会把数据看作像专利一样重要,往好了说,拥有数据的彼此可以进行交换以获得更大的数据价值;往坏了说,拥有数据的各方都会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数据壁垒,避免被“竞争对手”所窃取。
过去,我们讲,谁抓住了互联网的入口,谁就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如今,这样一个说法是时候改变了:未来,谁掌握了用户数据,谁就能够在市场中占据先机。(科技自媒体“常言道”出品 作者:丁常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