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风口,吸引各路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发展空间巨大。
据统计,2010年到2015年,消费性贷款每年增速维持在15%~20%左右。进入2016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呈爆发性增长。来自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1077.2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084.36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下半年,险资和传统金融机构或进入消费金融行业,随着参与者的增多,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正加速由“蓝海”转向“红海”,在各路资本逐鹿中各家打法大同小异,竞争逐步升级。
增量市场已结束,迎来存量市场阶段,而场景和产品已成为角力关键,但最终消费金融必将是风险管理之争。
竞争之激烈
消费金融公司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散”、面向中低收入者的特点。随着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转向常态化的放开,银行、电商、P2P网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多类主体纷纷开始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抢夺万亿元级的市场蛋糕。
2016年,银监会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毛宛苑此前透露,目前国内已批准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共有16家。
另外,大型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巨头利用其线上场景、用户资源以及数据优势,自建消费金融业务线,互联网消费金融增速飞快。
截至目前,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仅有23家,但市场参与者众多,可以说是群雄逐鹿。
虽然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参与者众多也让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根据《2016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消费金融领域主要的参与者分为八类,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银行消费贷款、汽车金融分期、信用卡分期、小贷公司、典当融资和P2P。
然而,这只是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个横截面,快速更迭的竞争阶段才是消费金融领域竞争激烈的真实写照。
升维进化三阶段
任何消费金融企业一开始都是从获客入手,通过降低获客成本争取盈利空间。随着竞争压力增大,消费金融企业要瞬时应对来自线上线下、个体群体的海量需求,这些可以归结到场景的比拼。
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场景已经从传统的零售业务逐步拓展到教育、旅游、健康等新兴消费领域,并且爆发了激烈的价格战。
但场景的争夺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上。那么,如何在产品差异化竞争阶段脱颖而出?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消费金融领域,放款速度、放款金额、利率以及用户体验、增值服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会存在竞争。而在众多维度中,放款速度是借款人较为看重的因素。因为对于借款人来说,消费信贷额度小、周期短,因此利率的高低对用户的影响不大。
存量阶段的战火刚刚打响,就有不少企业放远眼光,思考消费金融的最后阶段——风险管理的竞争。
众多消费金融平台所面对的是不断缩短的放款时间,甚至有不少平台喊出了“秒批”的口号。但消费金融机构能否做到“秒批”,与其自身的风控水平息息相关。
《2016消费金融生态报告》显示,我国的征信制度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极度匮乏,造成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模型试错,这在短期内可能造成消费金融公司坏账率较高、无法盈利、增加公司运营风险,从而影响风投和资本进入。
此外,目前征信市场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每个贷款机构都是一个信息孤岛,都想获取对方的黑名单、多头借贷等数据,但是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之间应该如何融合,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风险管理的把控直接决定企业的走向与存活,在众多消费金融企业竞争的过程中,谁能在把握住风险质量,谁就能走的长远。
消费金融风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缺一不可
有人猜测,未来消费金融将变成快消品,服务重心将由产品本身迁移到用户体验和资金成本。而要做到这一点,消费金融机构最终会走向风控优劣比拼的道路。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平台采用何种风控手段将对我们的投资有很大影响。大数据通过采集多维度征信数据,进行全方位数据分析,计算出可信的欺诈风险等级及信用风险等级,并给出合理的额度期限建议是大数据风控的基础流程。
采用大数据方式可以验证借款人身份、分析提交的信息来识别欺诈、分析客户线上申请行为来识别欺诈、利用移动设备数据识别欺诈、参考社会关系来评估信用情况等。但是纯粹的数据不能证明其有效性,这是大数据风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人工智能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广泛,目前集中在金融服务自动化、产品个性化、降低欺诈、智能客服、质量管理、贷后管理等多个方面。作为金融业务核心的风控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消费金融的技术驱动特征将会愈加显着,在资本逐鹿的消费金融领域,玩转金融科技是大势所趋。金融科技实力的强大与否,将直接影响一家消费金融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