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股命运难料 基金等机构多产品开打“配合战”

文|中国证券报 徐金忠

4月6日讯,今年以来,随着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监管趋严,上市公司频频出现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使得包括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很受伤”。此外,市场上还有不少停牌时间较长的个股,持股基金面临更为难料的命运。眼下,不少机构为化解这种被动局面,正在主动寻求风险的分散化。

停牌股命运分化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重组等多能给二级市场带来好消息,特别是此前上市公司产业链并购、跨界并购等盛行之际,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之后,相关个股都有不错的二级市场表现。对于持股特别是重仓的基金来说,押对资产重组个股后的收益完全可以覆盖停牌带来的时间成本。

而如今,随着对并购重组、再融资的监管趋严,“押注”资产重组停牌股的盈亏风险和收益损失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财汇大数据终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仅3月以来,终止资产重组事项的上市公司就有四通新材(300428,股吧)(29.870, 2.72, 10.02%)、广宇发展(000537,股吧)(10.340, 0.59, 6.05%)、北京君正(300223,股吧)(48.400, 0.00, 0.00%)、向日葵(300111,股吧)(4.860, 0.07, 1.46%)、恒基达鑫(002492,股吧)(13.420, 0.76, 6.00%)等等,上述公司或是公告终止定向增发,或是公告终止并购与重组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可以发现,一般而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个股,短期内多会遭遇二级市场股价的大幅快速下跌,虽有部分个股很快出现上涨的情况,但不少个股其后的走势是呈现消化负面消息的震荡下跌行情。

对于上市公司停牌重组最终无果而终,持股的基金也感到“受伤”。此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ST八钢(8.250, -0.03, -0.36%)。资料显示,去年年初,*ST八钢因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在其停牌前,有基金将其买成第一大重仓股,但净值占比仅为0.98%。去年二季度该基金恰逢大额赎回,该股又一直停牌,导致其净值比被动增至47.6%。此后,*ST八钢终止重组,复牌后连遭5个跌停,该基金的净值也大跌12.7%。

“一方面是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一些个股停牌筹划资产重组事项,一停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大半年,关在里面的资金的成本无疑不低,重组告吹后,这部分成本就此付诸东流,同时还要遭遇重组失利后的二级市场下跌损失;另一方面,被关在重组个股内的资金,直接造成了基金产品其它持仓的压力,特别是单一产品集中持股的,剩下的资金面临严重的市场波动、投资者赎回等等的压力。”有基金经理表示。

被动中艰难求主动

近期,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出现的新情况是,上市公司重组失败,再也不能简单以“证券市场环境变化”一言蔽之。监管部门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终止重组详情、审议过程、违约履责、后续推进股权转让、利润分配等等,这也使得不幸“踩坑”重组失败个股的机构压力不小。有私募人士就表示,此前业内面临重组失利,还会通过炒作后续预期、借势高送转等等,“掩护”资金的撤离。如今,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机构“踩坑”重组失利个股更显得被动甚至“无助”。

这位私募人士表示,此前千方百计寻求重组股、坐等停牌筹划、静候重组实施佳音的投资方面已经发生变化,“部分无重组基础的个股已经没有押注的意义,这类个股重组过不了监管的门槛,而且后期也缺乏相关预期,复牌后的命运可想而知。”

虽然如此,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无疑是市场趋之若鹜的投资机会,并购重组后的上市公司迎来的是基本面的改善、产业空间的拓展、估值体系的巨变,基金等机构将继续在市场上寻求此类投资机会。但为了应对长期停牌、重组失利等风险,机构正在被动中寻求主动。据上述公募基金经理介绍,当前单一产品“押注”重组个股的情况慢慢变少,更多的会是多只产品打“配合战”:包括持有股份分散以及介入阶段不同等等。“不同产品进行持股‘分仓’,不同产品进行配合,复牌后,哪怕是重组失败,无量跌停的情况还是比较少,但由于多股资金进行配合,就可以在配合中实现损失的最小化。”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4-06
停牌股命运难料 基金等机构多产品开打“配合战”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部门对并购重组监管趋严,上市公司频频出现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使得包括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很受伤”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