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1世纪经济报道 张奇
3月16日讯,两会期间,监管部门纷纷表态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提出,不要将信托业务做成影子银行,要回归信托主业。
近日发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影子银行也成为重点关注的四大金融风险之一。“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回眸信托业发展历史,信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支柱,不过当前影子银行整体发展承压,通道业务风口日渐式微。
近期“一行三会”正在研究的资管新规,也指向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制度,这或预示着信托公司此前因基金子公司等监管收紧面临的短暂利好或将终结。
“通道业务以后肯定是严管态势。消极面而言,统一监管可能减少信托规模,降低业务收入;积极面而言,有助于促进信托公司加强主动性管理,从监管差异化优势过渡到信托功能优势、制度优势,” 中铁信托副总经理陈赤称,“如果是这样,短期痛苦可能促进长期发展。”
通道短暂利好或终结
其实资管嵌套起源与信托息息相关。
业内人士认为,资管嵌套大规模兴起可以追溯至2006年的银信合作,此后伴随着四万亿刺激,地方平台、房地产业务大量兴起,银行信贷业务受到制约背景下,银信合作规模突飞猛进。
为此,自2008年以来,银监会先后出台《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此后信托业内关于通道业务的探讨便未有停歇。
不过2012年后随着券商、基金资管放开,资管进入“五国混战”时代,由于基金子公司更为激进,信托通道优势渐失。
虽然自2016年初银监会下发《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下称“58号文”)后,再未有专门针对信托风险的监管文件下发,但混业趋势下,“新八条”、银行理财新规、资管新规无不与信托业息息相关。
2016年6月以来,证券基金业多份监管文件进入征求意见并陆续出台,基金子公司通道费用、杠杆优势尽失;紧接着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出炉,其中一条为“银行理财投非标只能对接信托计划”,让信托通道再次拥有比较优势,通道业务回流明显。
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信托业2016年三季度数据回归两位数增长。且结构上看信托资金投向金融机构占比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9.11%,遥遥领先于其它领域个位数或负的同比增速;同时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升至45.71%,规模达8.30万亿元,二季度该项数据为7.47万亿元。
据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员沈娟测算,假设融资类信托80%和事务管理类信托80%为通道业务,则通道业务体量约为10万亿,占总规模一半左右。一位华东地区信托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信托资产规模中大概有一半为通道。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去年四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已破20万亿,通道业务回流大概率延续三季度趋势。不过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以来前述通道利好可能难以持续,一方面是房地产信托通道业务已经面临监管挤压,另一方面则是未来资管统一监管预期。
在58号文中,明确提出三个重点风控领域,即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
在地方债发行、置换大背景下,政信合作项目正逐渐式微;过剩产能行业因风险高发,信托进入日渐谨慎;房地产信托则成为过去一年监管重点关注对象。
“因为贷款集中度等因素,有些银行资金不能直接给房企融资,需要通过信托渠道。”一家中型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称。
2016年10月,监管部门对16个热点城市进行了一次大体检,其中包括“信托公司是否充当筹资渠道或放款通道”等。2017年2月,基金业协会发布4号文称,以嵌套投资信托计划等方式投资于16个热点城市的普通住宅地产项目,将暂不予备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了解到,上述新规已经导致部分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通道类业务减少,有公司同比下滑约20%。
去“影子”、归主业
同时,监管也有意抹平信托通道的比较优势,资管统一新规正在来的路上。
“统一监管导向下,剔除监管套利部分信托业务无可厚非,且这类业务也不应该是信托公司的发展方向,”前述华东地区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称,“但是未来将会导致单一信托规模大概率萎缩。”
据此前流传的资管新规草案显示,新规拟限制通道业务,涉及收入约占信托行业营收的10%-15%;对资管产品按管理费收入10%计提风险准备金,影响约为营收的7%;统一杠杆比例,信托原有的2倍优势被抹平;消除多重通道。
华泰证券研报称,预计通道回流信托规模受限,但长期而言,有利于引导信托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不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都给了信托公司通过发挥制度优势、回归信托本源来做大做强信托业的历史机遇。”邓智毅称。
他进一步表示,信托公司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专注于信托、专业于信托、专长于信托,不要将信托业务做成影子银行,不要成为银行的影子。
通道业务风口日渐式微,信托转型迫在眉睫。陈赤认为,信托的竞争优势不应该建立在监管套利上,而应转化为金融功能优势,即横跨多要素市场,可债可股,还可参与证券市场;进一步可以转化为信托制度优势,如破产隔离,使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担当SPV等都有先天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信托差异化转型路线,一是升级传统融资业务,发展新型“实业投行”;利用横跨多市场优势,发展资管服务,FOF大有可为;发展家族信托等财务管理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系列财富管理服务。
中建投信托北京投行部总经理袁路认为,未来信托的业务模式也将出现分化。在明确了“八大业务”以后,各家信托公司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去做擅长的业务。“统一监管下同业业务应该不会被卡死,肯定存在不少信托公司其重要业务类型就是同业信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