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
3月14日讯,P2P行业合规倒计时!
银行资金存管之于网贷平台已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硬性指标,而目前距离监管机构给出的整改期已不足半年时间。
然而,一家P2P平台要为合规付出多少成本?又有多少P2P平台能承受成本之重?
“接下来P2P平台会一批一批地倒。之前进入P2P这一行基本没有门槛,而未来门槛会越来越高,最终能迈过去的P2P平台不会太多。”3月13日,某中资银行总经理姚磊进(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合规化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增加是从业者必须承受的,承受不起的也就是该被淘汰的。”
成本百万起跳
那么,现在一家P2P平台完成与银行的资金存管对接需要多少成本呢?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P2P平台对于这个问题都讳莫如深,那些已完成资金存管的P2P平台也并不愿意透露具体数字。
紫马财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存管的对接成本与对接的银行等级、交易规模、存管费率等有直接关系,因此是一个在各平台能够接受的合理区间内上下浮动的“变量”。后续的费用暂无法进行推测,需要根据存管对接之后的业务量、政策导向、用户体验等进行定价磋商及费率调整。
一位要求匿名的P2P平台合伙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其所在平台为完成与银行的资金存管对接,各种费用加起来达到近400万元。“其实我们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找银行做资金存管,前后接洽了4家银行,最后选定了一家城商行”。
“但是所有接洽的银行中没有一家是有现成存管系统的,所以银行必须新开发一套系统,而这笔开发系统的费用银行是不承担的,由我们来出钱,前后总计差不多55万元。其实,最初期银行对平台进行调研的各种费用也是由平台埋单的。然后,我们把平台的风险备用金也存到这家银行,是按照平台年交易量的2.5‰收取的。还有,平台交给银行的资金存管的费率是年交易量的1.5‰。”上述合伙人说,“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在忙资金存管对接这件事,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极大的消耗。”
在《国际金融报》记者与多家P2P平台的接洽中发现,多数平台在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对接这一项中付出的成本基本都是百万元起跳。
上述P2P平台合伙人对记者坦言,“其实,现在只要是想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P2P平台都是准备好这笔费用来找银行的。只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始终并不‘待见’P2P平台,很多项目的收费又没有统一标准,定价权完全在银行手中,平台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银行应有的成本。”
先行者有先发优势
对于银行的“不待见”,易观智库分析师李子川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平台交易信息并不透明,银行对平台风险难以判定,从而通过要求注册资本金甚至保证金的手段来提升对接合作门槛。
另一方面,这与银行面向网贷推出存管系统的成本问题有关。李子川称,在此类小额、高频、实时的业务流中,投入与回报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银行积极性有一定程度降低;此外,风险一旦暴露,即使责任与银行无关,根据当前的用户认知,其品牌形象在投资者中势必也会受到负面牵连。
“在行业依旧处于鱼龙混杂的环境下,P2P平台所要付出的合规成本自然会比较高。如果承受不起这样的成本,就该被淘汰。”姚磊进坦言,“玩不起的那就不要玩了。”
紫马财行则表示,合规成本附加在运营成本之上,表面看起来是需要额外付出的成本,但实际上是平台正常发展所需的必然成本。在监管政策出台以前紫马财行就已与徽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开始沟通存管事宜,因此大部分的合规成本是在平台日常运营的成本预算范围内的,只不过进一步实施了精准控制和预算管理。
“从产业协同的角度,网贷平台、银行需要各自负担一部分成本付出;对平台而言,先行者在市场竞争中有先发优势,初期百万付出换来后续长久的安全稳定是值得的,平台业务稳定后的盈利能力也能够进行覆盖。”李子川表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