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丰慧
3月6日讯,在互联网金融整顿声声紧之际,像P2P一样,穿着互联网金融马甲的现金贷一夜之间小广告、手机报、互联网等宣传传播渠道铺天盖地。当然,由于管理空白或者管理者措手不及,随之而来的是金融风险也凸显出来。更重要的是由于利率高的令人咂舌,逼迫一些年轻人以及大学生或刚毕业待就业的学生无路可走。刚出校门就遭遇巨大挫折。加之现金贷融出者使尽各种手段包括公布女学生裸照等,现金贷、校园贷等这些五花八门的金融怪胎闹出不少“丑闻”。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现金贷多么诡异,但其与网贷一样一开始就是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名义招摇撞骗。其本质是线下高利贷搬家到网络上而已。有媒体计算了市面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利率158%,其中最高的“发薪贷”年化利率可达598%。现金贷、P2P网贷等与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不沾边。这一点必须明确。
对于现金贷等危害性必须有一个足够认识。其风险已经凸显出来,现金贷等已经成为扰乱金融秩序的一种新表现形式,已经使得P2P等整顿对象换了个新马甲逃避整顿与监管,已经在加大金融风险甚至提高全社会金融风险程度。
必须把现金贷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监管部门要立即开始着手整顿,对于问题平台必须协同公安机关等严惩不贷,对于问题隐患严重的平台坚决关闭。千万不要任其发展下去,否则规模搞得太大、客户或者说受害者太多时就骑虎难下、很难收拾了。
现金贷的本质性质是网上高利贷。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完全是一种触碰金融监管底线的行为。对其严格监管,防止其野蛮生长是当务之急。但同时也有值得反思之处。
P2P、现金贷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滋生并快递发展,一定有其土壤或机会或空子可钻。关键在于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公与不平衡。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现象给网上高利贷以生存环境、土壤以及空子可钻。
中小微企业、农业以及个人金融资源缺乏,配置不足给网贷、现金贷以生存土壤。在以国有、大型金融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弱势的小微企业、个体的金融可获得性必然越来越低。这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网贷、现金贷提供了机会。同时,借助网络的方便性、快捷性,使得现金贷在年轻群体迅速发展开来,被广泛接受。这是互联网等经济的必然结果,也说明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下经济业态千变万化,仅靠传统模式的约束与监管是不行的,是落伍的。
不可否认的是,现金贷以快捷、便利、高效、小额等特点具备了普惠金融的特征,填补了普惠金融比如个贷需求、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农业贷款需求等的空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对于现金贷乱象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应该铲除其生存的土壤。手段是市场化方式。
应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应该鼓励发展以贷款融资为主的业务。大型金融企业包括国有银行都应该放下身段,眼睛向下占领普惠金融市场。只要正规金融占领市场,那么现金贷等野蛮金融就会被挤出市场,生存的土壤就会慢慢消失。
总之,整顿现金贷尽量采取市场化手段。当然,对于一些采取欺骗手段发放现金贷的平台,而且利率离谱畸高的,必须重拳出击,坚决打击取缔!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