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金融报
2月24日讯,春节过后,虽然A股市场呈现向上势头,行情渐渐升温,但新基金的发行却遭遇“春寒”,大规模出现募集延期。而随着在新基金发行周期拉长,基金公司也放缓了基金发行的节奏,市场格局悄然发生改变。
延期募集成常态
1月中旬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接近5%,但新基金的发行情况并未随之复苏。根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统计,上周仅4只基金诞生,较前周减少5只。从新基类型看,灵活配置型基金2只、纯债型基金1只、货币市场基金1只。新成立基金的总募集规模为17.11亿份,平均单只募集规模为4.28亿份。
从新基金招募计划的发行时间来看,截至2月12日,本月进入认购期的新基金有20只,平均发行时间约35天,为近1年的最高水平,显示出近期新基金发行的艰难。具体来看,2月进入发行期的新基金中,仅2只预计发行周期低于10天,其余都超过10天,最长的甚至达到89天。
事实上,2017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节奏已相当缓慢,1月份新基金平均募集周期约29天,当月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新基金发行延期潮。根据相关公告,截至目前,2月共有11只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其中有多只是从去年12月开始募集,募集时间已近两个月。
例如,招商基金近日宣布,将招商盛合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2月17日延长至2月24日;西部利得基金发布公告称,因市场原因,将西部利得久安回报灵活配置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2月20日延长至4月24日。此外,国泰嘉益灵活配置、东方民丰回报赢安定开混合、华安睿安定开混合等多只偏股型基金亦宣布募集延期。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募集期有明确限制。根据最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三个月。而上述延长募集的基金大多将募集时间延长至上限。此外,除延迟募集外,从去年底至今,直接将预设发行期限定为三个月的产品也显著增多。
针对这一情况,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博客,微博)表示:“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的工具,精选好的产品,拉长时间维度能得到比较好的收益。目前的问题一是老产品太多,面临去库存;二是新产品同质化,投资者还不如购买有历史业绩的同类产品。”
基金发行或进入慢车道
根据去年12月监管层发布的《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的通知》,自2017年1月起,对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分级基金及因外汇额度受限导致未能募集的QDII基金除外)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证监会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因此,对于那些频现产品延期募集的基金公司而言,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
据记者了解,1月底有415只基金超期未募集,与去年11月底和12月底的412只、405只基本持平,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QDII型的基金产品分别为101只、115只、168只、20只、11只。
基金公司方面,截至1月底,有57家基金公司旗下有基金超期未募集,占全部基金公司的一半以上。而超过6个月未募集产品占已批复未募集产品总数比例超过60%(含60%)的公司达到27家,更有11家基金公司这一比例为100%。
此外,上述通知还要求,对于短时间内大量申报基金产品、存在较多同质化产品未募集而再次申报同类型基金的、“迷你基金”数量较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管理基金产品现象较突出、一年内被采取两次以上行政监管措施等情形的基金管理人,从2017年1月起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现场核查。
业内人士认为,申报新政之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更加谨慎理性,同时也面临着存量基金有待进一步“消化”的问题。目前股市和债市也并未有亮色,投资者热情不高,未来基金发行或进入慢车道。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