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披露称,万家文化原主要从事房地产、矿业等领域业务经营,2015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现在的互联网文化行业,但其业务经营还包括其他领域。
其中,在万家文化的子公司中,上海万好万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万家投资”)和浙江众联在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联在线”)是两家属于投资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子公司。
连日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现场探访发现,上海万家投资已于三年前搬离工商注册上显示的地址,而浙江众联在线所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洗牌正在加速,风险不容忽视。
上海子公司三年前搬离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上海万家投资成立于2011年10月份,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万家文化的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孔德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商务咨询,高管名单中,孔德永为执行董事,监事为詹纯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万家文化2012年至2015年报告发现,上海万家投资的业绩一直处于“过山车”式的状态。
数据显示,2012年,万家文化旗下仅有两个子公司实现盈利,上海万家投资就是其中之一,当年实现净利润54.80万元;2013年,上海万家投资开始出现亏损,当年亏损-269.67万元;此后的2014年,该公司净利润却盈利262万元,而在一年之后,上海万家投资又再次亏损-77.8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相比于万家文化其他几个子公司在年报里频繁出现,上海万家投资似乎一直很“低调”,不过在2012年起的4年间,上海万家投资一直“稳坐”万家文化年报里提及的“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
不过在2016年的半年报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海万家投资似乎被万家文化赶出了“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的行列,仅以公司的子公司身份出现。
为解上海万家投资的最新情况,2月17日,根据工商注册上显示的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路1619号2202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不过,当记者到达上述地址时,发现该地址却是另一家公司在办公。
上述公司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海万家投资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搬走了,具体是什么原因搬走的他们也不清楚。此后记者又拨打了上海万家投资的公开联系方式,联系方式显示的区号是浙江杭州,此后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业务调整,公司已经撤走了上海万家投资,目前万家文化在上海已经没有子公司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万家投资虽然早已搬迁,但其工商显示的状态仍然是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控股P2P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同时注意到,万家文化的主要子公司中,还有一家名为众联在线的主要运营互联网金融公司,而且资料显示众联在线住所与万家文化地址一致,均在杭州市白马大厦12楼。
据记者梳理万家文化此前公告发现,众联在线的前身为浙江游易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控股51%,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投资管理、网络在线咨询服务,其运营的P2P平台名为“黄河金融”,万家文化曾称黄河金融是沪深两市第一家上市公司运营的P2P平台。
万家文化曾在黄河金融上线运营时的公告中表示,黄河金融通过与众多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排他性的战略合作联盟、率先引入商业保险机制等举措,形成了“小贷公司初审推荐项目、黄河金融复审发布、独立第三方全额本息担保、保险公司商业综合责任保险、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托管”的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同时,面对P2P行业良莠不齐所带来的信任危机,黄河金融率先推出了“7天内无理由退货”、“14天后第三方无条件赎回”等特色。
另据“黄河金融”2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已完成投资总额35.9亿元;为用户赚取利息8196万元;风险补偿基金1155万元;借贷余额4.51亿元,而据其2月14日发布的2016年度运营报告通知称,当年度总成交额突破24亿元,为投资人赚取了4300万元收益。
至于黄河金融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据万家文化2015年年报显示,众联在线当期亏损118.55万元,而在2016年中报则显示,众联在线当期营业收入594.87万元,营业利润为301.70万元,净利润293.4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万家文化还曾使用自有闲置资金对黄河金融进行过短期理财产品投资。公告显示,2016年1月,万家文化全资子公司杭州万好万家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闲置资金在“黄河金融”上进行短期理财产品投资。
P2P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期
2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万家文化时,在同一楼层并未看到资料中显示与万家文化位于同一楼层的众联在线的明显标识,仅仅看到有财务部、行政部少数几个部门,办公人数不过十数人,并未见有运营部门和运营人员。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拨打了黄河金融公开电话,在电话中客服人员向记者表示,黄河金融并无线下实体运营门店,产品可随时提现,目前投资名额已满。
而事实上,银监会去年8月正式出台网络借贷监管办法,对借款上限、资金存管、备案登记等方面提出要求,并设立了12个月的过渡期。此后,一些行业乱象与企业问题也纷纷暴露出来。
就在近日,上海的P2P平台“来财街”、宁波P2P平台“浙联储”和浙江金岩控股等又被曝出资金链问题,出现兑付危机等负面消息,而此类消息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可谓是屡见不鲜。
据新华社2月17日报道称,网络借贷监管办法出台近半年后,各地的监管细则正在陆续落地,P2P行业逐步进入规范发展期,但仍有问题平台不断曝出。专家表示,迎来全面监管的P2P行业洗牌将会加速,转型升级已是必然。
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388家,相比去年12月底减少了60家。1月新增64家停业及问题平台,比去年12月减少33家。
贷帮网创始人尹飞2月19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认为,从2008年开始,P2P发展了快十年,行业已经形成了规模,行业从原来的几千家公司到目前2000多家,p2p行业发展会经过优胜劣汰,淘汰不良的公司。
针对一些由上市公司控股的P2P平台对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尹飞称,从两个角度看,其一是从具体业务看是否合法合规,一些P2P公司可能受行业等方面的影响,即使经营上出现问题,但不是恶意的,对上市公司或者其他的控股公司会产生影响,但不会是重大的影响。
尹飞认为,其二则是类似于去年的易租宝,卷走700亿元跑路,这些P2P公司是恶意诈骗,它提交额材料就是假的,目的就是骗钱,会让消费者赚点钱,但当盘子大了以后,可能会卷钱跑路,业务是假的,这样的p2p公司对上市公司影响巨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