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网 stella
2月13日讯,21世纪开始后,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互联网阶段,移动互联阶段,人工智能阶段。在此三个阶段,传统商业银行的岗位构成会发生不同变化,商业银行某些岗位的雇员数量会减少,同时可能会产生新的岗位需求。
1. 网上银行服务的出现,标志着商业银行进入互联网阶段。
在此阶段,银行业的工作岗位不会明显减少,很多客户依然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这一阶段,由于柜台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的平行存在,总体雇佣人数起初甚至有所增加,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柜台业务的客户群平均年龄逐渐增大,依赖传统银行网点的客户群逐渐缩小,商业银行将从网上服务与线下服务并存的互联网阶段完全过渡到移动互联阶段。
2. 手机银行APP的出现,标志着商业银行开始进入移动互联阶段。
在此阶段,移动支付改变了传统的现金刷卡消费模式。通过将银行卡与支付宝、微信、APPLE PAY、PAYPAL等移动支付应用进行绑定,用户出门消费无需携带现金、银行卡,可通过手机移动端完成消费,通过商业银行微信公众号进行信用卡还款,通过手机银行APP购买国债、外汇。传统商业银行的相当一部分职能将逐渐被其他科技金融公司取代。在此阶段,银行的工作岗位以及业务重心将发生转变,工作岗位需求方面,传统的营业部柜员岗位将逐渐饱和,商业银行转而需要招聘越来越多的科技员工,IT部门将产生新的岗位;业务重心方面,银行的盈利模式由原先的依靠存贷差盈利转而依靠投资盈利,业务重心也将逐渐由网点运营转移到信贷投资,信贷审查人员在依赖以往经验审查常规资料的同时也将越来越依赖大数据风控等海量数据做出决策。在移动互联阶段,柜员岗位将持续减少,储蓄柜员可能会转型到私人银行理财顾问等其他岗位。
同时期,移动金融的普及,也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前提,传统商业银行开始着重于提升效率减少开支,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加速纸钞业务的消失。区块链有三个特点:1) 系统由数量众多的用户共享,不容易被关闭或被黑客攻击;2) 交易无法撤回;3) 信息透明,使用系统的任何人都可查看交易。据FORTUNE的报道,预计2017年全球范围内将有15%的商业银行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移动金融体验会有进一步改善提升,如果区块链系统嫁接成功,跨行跨地区跨国家转账的速度将会加快,贷款服务会更加便捷,而这意味着银行后台岗位也要随之做出调整,传统信贷审查以及反洗钱岗位的工作方式会发生改变。但是区块链技术具有天然的去中心化特质,最初的目标就是摆脱交易中介——银行的束缚来提高效率。大部分商业银行并不希望自己被区块链技术淘汰,而是希望变通引进区块链技术,目前商业银行是否能通过改造区块链技术获得足够优势还有待商榷。
3. 人工智能系统的普及,将标志着商业银行进入人工智能阶段。
目前商业银行尚未引入人工智能系统,不过随着高盛等投资银行近两年开始使用KENSHO、ANTUIT 等智能分析系统,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引入智能分析系统是大势所趋,而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投资部门的行业研究工作将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有分析表明,今后二十年,智能系统将逐渐在商业银行全面普及。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越来越多商业银行职员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需要适应过度阶段,会逐渐减少工作岗位,不会瞬间取代所有传统岗位。而且,即使人工智能在效率以及节约成本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也不能完全取代商业银行中所有的人类。人工智能初期,很多岗位还需要人类辅助,小额贷款可以由人工智能基于海量用户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做出决策,但是大额贷款,为了防范风险,依然需要信贷人员现场调查。此外,人工智能初期,如果用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类,节约大量成本的同时也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损失,例如,假设大额贷款完全依靠安装人工智能的系统进行评估,一旦系统会受到黑客攻击,或者人工智能系统自作主张批准了黑客利用系统漏洞伪造的贷款申请,造成的损失甚至可能远高于节约的成本。(如果没有工作人员在现实中核实贷款的抵押担保,人工智能的初期,有漏洞的系统甚至可能在贷款人或抵押物并非真实存在的情况下发放贷款)。但是人工智能高级阶段,AI 不仅会取代重复性劳动岗位和信息分析类岗位,最终可能会取代需要实际考察和沟通来完成的岗位,比如人工智能甚至可以直接派出无人机去进行实地投资考察,再通过图像分析,做出投资决策。
有趣的是,虽然人们倾向于认为,被智能平台最先取代的通常是收入较低的岗位,有专业人士预测,最后才被取代的岗位可能是人类客服而金融分析师,在从事研究分析的人类被取代之后,客服岗位或许依然存在,直到人工智能成熟到彻底摆脱人类的辅助。 客服岗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智能机器人技术将大幅降低工作总量,在人工智能初期岗位会大幅减少,直到人工智能进入高级阶段才会被全面取代。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