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云峰
2月8 日讯,2016年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关于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并于2016年10月13日向社会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求,整个专项整治行动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摸底排查工作,各个部委及地方政府通过走访、座谈、舆情监控及监督举报等渠道了解互联网金融整体的风险状况,计划于2016年7月底完成;第二阶段是清理整顿、现场排查工作,地方政府部门对从业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掌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处置,计划于2016年11月底完成;第三阶段是验收总结工作,根据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整治情况,形成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意见,计划于2017年3月底完成。那么实践中专项整治行动现已进展到何种程度?距离计划截止期限不到一个月,整治行动取得的效果又如何?目前尚没有确凿的数据或结论公布。但就实际工作中了解的情况看,截至2016年12月,全部整治活动已进行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重头戏,甚至称得上最难的攻坚战,无论基于监管还是平台运营。据央行负责人介绍,本阶段的任务是在第一阶段摸底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全国初步确立清理整顿阶段的重点区域、重点对象标准,各地将根据重点分批次检查、整顿。因此,我们认为在第二阶段网贷行业既不会出现如“e租宝”、“大大”、“中晋”等 集中发生,也不会像很多专家预估的立即会正本清源,行业在混沌之态下进一步深入沼泽区。
究其根本,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平台的分化及弱平台自身的犹豫和进退维谷
2016年网贷平台无论是因为自身运营的因素还是监管整治的结果,行业加速分化,国资、银行、垂直等有背景、资金、资产端有优势的良币获得发展空间,而大量中小型普通平台进入“互联网金融的寒冬”,行业分化严重。对于大量普通网贷平台而言,一方面在全面清理整顿的压力下,特别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贷规定”)出台后,众多网贷机构既要面临合规运营需要承担的巨大成本又要在难于舍弃、欲罢不能的矛盾中艰难前行,随着2017年整治行动时间窗口的进一步临近,这种纠结愈加明显,无论政策的力度严与宽,更多平台必然在沼泽地中主动或被动地做出抉择,转型或退出甚至会强于2016年。
2.资产端不良处置的延迟
借贷关系在网贷平台建立以后,在贷款到期发生资产端逾期违约事件后,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延迟现象。例如,一笔交易在2015年12月份达成,借款期限为一年,则债务于2016年12月到期。除去网贷平台需刚性兑付的情形外,如果资产端借款方在债务到期日出现违约,网贷平台按照借款协议要求为出借方实现债权,此时则会出现履行延迟。尤其是司法手段介入时,其债权实现周期必将会面临延迟。而大量的违约事件集合起来必然形成对网贷行业的巨大影响力。同时,该影响力必然会给整治行动及监管措施的落实产生反作用力,进而影响整个整治行动时间表的延后。
3.监管的软硬不施
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有人主张实行“父爱式”弱监管,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有人则认为应采取“獠牙式”强监管,对违法违规的平台予以严惩,防止突发性的金融风险。简单的评判强监管与弱监管孰优孰劣无异于刻舟求剑,没有任何意义,但就金融行业的本质和历次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意味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严重失调,每一次危机都意味着金融监管的失败和随之而来的重大变革(刘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但这一切基本都是事后评价,在事中尤其是当机如何把握监管的“度”给监管部门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果实行弱监管,则起到作用微乎其微,互联网金融行业则很有可能回归“野蛮生长”态势;如果实行强监管,那么对于一些程序上违规的平台,例如无存管、无电信备案的平台则将面临强制关闭,则造成的各方损失将难以估计,责任也无法清楚地承担。
所以,相关监管部门采取比较硬的“软”手段,即通过设置层层措施,如金融备案、电信运营备案及资金存管等等,使不同类型的平台接受种种“考验”,“存活”下来的平台的则将具备更高的风控能力。
4.社会认知的复杂、矛盾
对于投资人来说,一方面是投资的刚性冲动与社会投资渠道匮乏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在选择网贷平台作为投资渠道时不得不面临收益与安全的矛盾。对于一些网贷平台来说,由于缺乏对金融产业的基本认知,一开始便期望借助互联网金融实现快速致富、资本原始积累,殊不知人间正道是沧桑,轻而易举的财富梦只是传说,修正这些认知有时候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对于政府监管机构来说,从一开始的“零监管”到现在的软硬不施再到下一步的强硬措施(或有),政策和监管处于不稳定状态,给行业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但在实际中,互联网金融显然又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一方面由于互连网金融的收益仍高于传统理财产品,其仍然集中了较大份额的投资量;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支持,在去产能、去库存、盘活不良资产的政策倡导下,互联网金融对于实现资金匹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平台各方参与主体来说,实现供需双方最大化的价值匹配是专项整治行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必将使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大规模转型和重整,从混沌到秩序的道路不免遇到挫折和挑战,经历沼泽地的洗礼在所难免:一方面平台总量会继续减少,或选择转型、或永久退出;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营者对自身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经过监管部门严格验收后,但无论如何,2017年必将是网贷行业记忆非常深刻的一年,这一年过得可能比“发展元年”、“监管元年”都要慢,因为很多坎需要平台一刀一刀刻过,祝愿网贷平台好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