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不断,每次出现风险,坏账规模总是令人惊心。作为深圳最大的P2P平台红岭创投也未能幸免。近些年,其屡爆风险事件。红岭创投是典型的大单模式,这一度令其交易规模猛增,但在监管规则下,该模式面临终结。类似红岭创投这样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标的的大单平台,也不得不进行调整。
损失5000万
当网贷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内控和管理风险就接踵而至,稍不留神,平台就会“踩空”。日前,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在2016年的年终总结中称,近期红岭创投零售业务出现重 ,资产清查后预估损失可能超过5000万元,有初步证据显示该案件系团伙作案,不排除有内外勾结的情况。
现在事件仍在调查当中,红岭创投方面称,目前暂不能公布详细信息。
“此次事件涉及公司内控问题,当公司处在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或者达到一定规模时,对每个业务流程的内部管控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此时容易出现类似内外勾结的道德风险。”盈灿集团副总裁石鹏峰表示,从此次案例来看,业界应当对公司的内控加强重视,对于关键流程和关键环节设置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减少被钻漏洞的可能及其造成的风险。
周世平在年终总结中称,根据红岭创投的收入及风险计提等,风险整体可控,但形成账面亏损5000万元左右。
这不是周世平第一次自曝利空消息。例如,2014年自曝四家纸业贸易商的借款项目出现问题,坏账风险高达1亿元,震惊业界;随后安徽某园林景观公司项目再次爆出风险,坏账金额7000万元。其中不乏团伙作案、重复抵押、骗贷等情况。
“其实水很深,像平台内外串联发虚假标、虚假融资或直接挪用投资者资金都时常发生。举个例子,如果风控人员放水,让高风险的借款人通过审批,获得了大额借款,而风控人员从中获得高额回扣,但最终借款人无力还款跑路,造成坏账,损失的还是公司。”业内人士称,与其他借贷行业一样,企业做大了,管理层级一多,就很容易出现此类情况。简单来说,一线业务员对借贷材料进行包装、造假,联合借款人一起来坑公司,是很常见的事情。
红岭创投采取“类银行”模式经营,引入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资产保全、资产处置的风控流程,并以2%的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不仅如此,平台高管很多都是由从银行业“挖”来的高管担任,引入的大单标的基本上都有房产、货物或其他物品抵押。然而,即便如此煞费苦心,平台依然问题重重。
周世平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14年引进银行高管发展大单业务,规模上去了,但管理并没有跟上,银行高管团队带来专业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有内外勾结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出现。”
近段时间,红岭创投亦出现人事变动,主管财务和日常经营的常务副总裁项旭被推举为新任总裁候选人,原总裁张宇离职。
出路在哪
由于红岭创投实行平台垫付制度,坏账风险预计由平台兜底。但随着大单风险的累积,兜底坏账的模式并非长久之计。红岭创投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6日,平台投资者约135万人,累计投资金额2110.54亿元,综合年化收益率为10.40%。
从监管角度上看,平台自身不得提供担保代偿,而对于具有相应资质的合作机构进行的代偿服务并没有完全禁止。不过长远来看,大额业务代偿的风险主要在于坏账率和大额借款集中度问题上,如果整体坏账率较高,代偿能力的可持续性会受到影响。而借款的集中度过高,则可能导致短期内风险事件发生时代偿能力无力应对的情况出现。
周世平表示,目前初步估算平台累计坏账率可能在3%至3.8%之间。与此同时,2016年不良资产清收本金利息滞纳金合计16.48亿元。2017年红岭创投的一大目标便是化解不良资产风险。除了加紧在司法诉讼方面取得债权,还通过资产委托管理、股权出售、资产转让等方式引入合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以大单为特色的P2P业务并不符合网贷行业监管规定。而这也是当前红岭创投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则不超过100万元。
目前大单模式转型的方向主要包括分拆大标、与交易所合作以及成立小贷公司等。在业务转型上,大单平台逐步将大额业务转型到小额业务,但这一过程需要做的准备和时间都比较多,同时还要考虑存量大单平稳处置的相关问题。
还有是以分拆大额标的的方式进行整改。“将超额业务拆分成多个小额业务,但并不是每个标的都是可以拆分的,同时对于过大的标的可能难以进行拆分。”石鹏峰称,大单业务也可转向金交所合作模式,通过与金交所合作的模式,将大额业务通过金交所进行资产证券化,再以另一个主体来进行相关资产的销售;或者申请网络小贷牌照,以网络小贷公司为主体对超额业务进行放贷,但此时更多的是使用自有资金。这两种模式将不再以P2P的形式继续运行超额业务。
按照规划,红岭创投计划在2017年3月停发大额标的,如何消化已有大单,平稳过渡是当务之急。1月4日,红岭创投推出“承销标”,承销在资产交易所挂牌机构的理财产品,而这也是众多大单平台业务合规化的一大选择。
新金融记者 袁诚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