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贷之家 木易
12月30日讯,传统小额贷款业务曾一度面临瓶颈,但在添上互联网之翼后小贷似乎迎来了第二春。除了电商、O2O平台外,近期上市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小额贷款,而曾经火爆的P2P似乎遭到了冷落。
网络小贷牌照成为香馍馍
近期,以永辉超市、东方财富、二三四五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纷纷出资过亿设立网络小贷公司。而我们熟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不甘示弱,据盈灿咨询最新报告显示恒大金服、团贷网、盈盈理财、积木盒子、宜信集团等互金平台也收获小额贷款牌照,一时间,网络小贷成为了市场“香饽饽”。
事实上,一些互联网巨头早已拿下小额贷款牌照。在广州、上海、重庆、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市开展网络小贷试点之后,阿里、百度、京东、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小额贷款完善生态圈金融,而如海尔、苏宁、世贸、万达等传统行业巨头也进入网络小贷行业跑马圈地。
虽然网络小贷有巨头入驻,但在近两年P2P的光辉之下,就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一个是站在风口上的P2P,另一个是行业增速放缓、杠杆受限的小额贷款,资本市场显然更加倾向于前者,国有、上市、风投资本不断涌入。
而2016年P2P迎来了监管元年,824暂行管理办法推出之后,备案制、增值电信业务、银行存管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平台的头上。高昂的合规成本、限额令的冲击、转型的巨大代价让一些逐利的资本望而却步。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在824暂行管理办法出台之后国有资本和上市资本对于P2P的热情下降,国资系、上市系平台数量连续三个月零增长,仅风投资本还在继续下注。
与此同时,上市资本却越发展示出对于小额贷款牌照的“喜爱之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8月份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布局小额贷款业务,或收购股权、或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或对已有小贷公司增资。目前看来,布局小额贷款的上市公司主要以互联网和产业系为主,互联网企业如二三四五、东方财富、联动互动、千方科技,产业系如奥马电器、东方金钰、今世缘等。其中,互联网上市公司对于小额贷款的热情更为高涨,且走的基本是网络小贷路线。这些上市公司可以对小贷公司提供数据以及业务支持,利用长时间积累的流量和场景为网络小贷提供导流,并提供相关技术手段和核心人才,有效减少前期在人力和市场上的开拓成本。
当然除了上市企业外,各路有实力的互联网以及实体企业也加入小贷领域。近期,网贷之家就曾报道至2016年底,江苏省金融办已批准成立10家互联网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有报道称不少企业也在各地排队等着领“牌照”,如滴滴打车、融360等多家企业就在广州排队申报。
P2P优势彰显 但盈利能力远不及小贷公司
15年来,实体经济下行以及杠杆和地域的限制使传统小额贷款的景气程度出现下滑,外界一致认为小贷公司没以前那么好做了。
事实上在在过去几年影子银行繁荣之时,小额贷款曾一度光辉四射。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底小额贷款余额规模不到2000亿元,而13年底贷款余额就超过8000亿元,3年实现4倍增长,与近年来网贷行业的发展如出一辙。而进入2015年之后,小额贷款规模增长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
小额贷款规模止步不前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点:宏观和竞品。宏观层面,实体企业回报率下降,信贷需求下滑,小贷高昂的融资成本让企业难以承受。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基本以自有资金进行放贷,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产生惜贷情绪,主动降低经营杠杆使贷款总数增长放缓。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来自于竞品P2P的冲击。
P2P和小额贷款在业务上有很多重叠,但小额贷款受限于区域限制和经营杠杆,相当不灵活。而P2P借助互联网跨越地理限制实现点对点的投、融资业务,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具有流程快、体验佳、操作方便的优点,吸引了不少融资需求,一些小贷公司也成为P2P的绿叶为其提供资产。
而资本市场对于小贷的冷落则更为致命。与P2P不同,小额贷款公司有1.5倍经营杠杆这一苛刻的限制,资本规模几乎决定了一个小贷公司的放款能力。在P2P沐浴在资本热潮时,小额贷款受到冷落,实收资本在2015年后出现下滑,限制了其信贷派生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P2P与小额贷款的规模增长在15年后出现了背离,体现了P2P对于传统小额贷款的替代性。
既然如此,近期一些上市公司为何会去追求小额贷款牌照并实现互联网化,而不是选P2P呢。一方面,大监管环境下P2P准入门槛提高;第二,受制于限额令,P2P在大额资产端的开拓难度较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目前P2P行业的盈利能力与小额贷款差距巨大,而资本是逐利的。
在大监管背景下,P2P的合规成本大幅提高了其准入门槛让资本望而生畏,而身处互联网泡沫下半场其资本炒作价值也大幅下降。同时,对于一些真心想从事小额贷款的产业企业来说,限额令限制了P2P对于大部分企业的融资功能,发展供应链、产业链金融为上下游或同业企业提供资金业务的难度加大。而更为关键的是,逐利的资本在观察许久后发现P2P并不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目前,大部分P2P平台处于亏损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在大家还在为获客烧钱烦恼之时,却迎来了大监管下高昂的合规成本,仅一个银行存管一年就得花费数百万元,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再埋阴霾。而反观小额贷款,虽然其景气程度下行、规模增长停滞,但其依然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新三板45家上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43家小贷公司实现盈利,其中三花小贷和天秦股份首次出现亏损。整体而言,这些小贷公司今年来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净利润为6.6亿元。虽然营收和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下降但是行业整体的净利润率高达48.68%。48%的净利润率是什么概念?A股长牛贵州茅台Q3的净利润率为48.4%,而沪深上市企业加权平均净利润率为14.8%。所以不夸张得说,小额贷款是暴利的。
盈利能力的差异来源于两者业务模式的不同。P2P的定位为信息中介,撮合借款方和投资人实现点对点的去中介化交易,主要赚取是手续费、服务费,在完全符合信息中介定义时,P2P是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而小额贷款是信用中介,与银行以居民储蓄为放贷资金不同,小贷公司大多以自有资金进行放款。这意味着如果小贷公司经营过程中不加杠杆,是几乎没有资金成本的,赚的就是利息收入。相比之下P2P面对的是昂贵的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和合规成本,一些平台还设置了风险备付金侵蚀利润,所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欠佳。
不过,虽然小贷公司虽然盈利能力较强但其规模遭到了苛刻的限制。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不超过两家银行融入不超过资本金50%的资金用于放贷。这意味着小贷公司的杠杆至多达到1.5倍,即每1单位的资本至多产生1.5单位的贷款。根据巴塞尔协议II8%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银行杠杆的上限为12.5倍,国内的担保公司杠杆上限为10倍,国外一些专业非银贷款类机构杠杆率也可以到达6、7倍。所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相比之下有些委屈,杠杆是制约目前小贷公司发展的最大约束,营收很难做大。
插上互联网之翼的小贷能不能替代P2P
而拆上互联网之翼的小额贷款能飞多远?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小额贷款打破了传统小贷业务经营区域范围限制,传统小贷只能在省内进行贷款业务,而网络小贷则可以发展全国性放贷业务。同时,网络小贷并是不简单的是传统小贷公司的互联网化,一般依托于母公司的业务场景或互联网基因。例如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是基于其平台的基础业务和客户资源发展起来;苏宁、海尔、万达是基于其核心企业地位为上下游提供供应链金融或产业链金融服务;而互联网上市公司东方财富和二三四五分别依托于两者在证券资讯、网站导航的场景、流量和渠道为基础,将各类资源导流至网络小贷实现变现。
事实上网络小贷还属于新鲜事物,其首次提及是在去年十部委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目前小额贷款准入门槛较高,以上海为例,新设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实缴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亿元人民币,申请牌照的企业需满足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三年赢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以上。
较高的准入门槛对应的是实力玩家的加入,相比传统小贷和P2P,以上市公司、电商、O2O为主要参与者的网络小贷有一定优势。在克服小贷的地域限制后,这些大型企业依托于长期积累的业务场景和流量基础开展供应链和产业链金融,为小微企业服务。同时,一些起步较早的网络小贷平台已经开始逐步向消费金融发展,以满足于个人贷款需求。今年来,已经有不少平台大幅增加资本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放贷需求(也是受到杠杆的限制),例如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京东小贷)于12月增资6亿至9亿元、万达小额贷款今年增资2亿、小米小额贷款6月增资5000万美金。目前看来,这些巨头和上市资本对于网络小贷相当倾心。
没有P2P贷款限额令的限制、借助互联网突破了地域限制、参与企业实力强横,互联网小额贷款似乎结合了P2P与小额贷款的优点。不过与P2P相比,在信用中介的定位下,杠杆这一紧箍咒对于小额贷款的约束过于严重。举个例子,一个小额贷款公司实收资本为10亿,其放贷上限一般只能达到15亿元,相比P2P的平台贷款余额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而作为信息中介的P2P贷款余额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
同时,小额贷款的政策法规相对落后,最近的一份全国性文件要追溯到08年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意见》,已经远远滞后于小额贷款的发展。各地金融办的监管也适宜地呈现了差异化监管,其中上海、重庆、广东三地的监管和配套政策相对放松,是近年来企业申请牌照的主要地区。
而值得一提的是,优惠、鼓励政策最多的重庆已经放宽了小额贷款企业的杠杆上限。2012年6月,重庆市金融办接连发布三份文件,其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可达到公司资本净额的230%,包括银行借款、主要股东定向借款、同业拆借等方式,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的杠杆最高可以达到3.3倍,受此影响重庆的小额贷款余额规模也是逆势增长。
苛刻杠杆的限制已经远远滞后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商、互联网、上市资本的涌入,互联网小额贷款将逐渐崛起,待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各地小额贷款杠杆上限的提升甚至新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也是可以期待的。
短期而言,年轻的互联网小额贷款还将受制于杠杆的约束,但已经能逐步替代P2P限额令下的大额贷款。而从长期来看,资本持续的注入以及未来小额贷款杠杆的提升有助于互联网小额贷款成为P2P有利的竞争对手。当然,对于P2P而言,拿下小额贷款牌照消化大额资产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已经有些平台在这一块下功夫。要说网络小贷能不能替代P2P可能还为时尚早,但切记,人家毕竟是张金融牌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