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钛媒体
12月28日讯,假如你囊中羞涩,却急需向某个贷款平台还款时,你会怎么办?
“拆东墙补西墙”恐怕会是不少人的选择。在通常情况下,其他平台也并不知晓你借款的用途所在——直接放贷。如此做法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墙塌”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此类“一人多贷”现象已成为了互金行业痛点。据不完全统计,小额现金类贷款的共债比例已经超过60%,部分平台甚至已达到80%。
征信公司致诚信用总经理赵卉曾谈到,其系统曾监测到多个多头借贷项目,其中有借款人在6家平台进行借款, 最多的竟有一借款人同时在22家平台进行借款。
学生的“多头借贷”也是引发校园贷争议的原因之一。
在不同借款渠道,借新还旧看似能解燃眉之急,但用户陷入债务漩涡的风险极大——对于借贷平台而言,坏账风险也因此陡增。
“一人多贷”的背后其实是征信市场的尴尬现状,各征信机构之间数据“孤岛化”倾向明显。
目前国内个人征信行业共有“两大阵营”,即央行征信系统和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前者以商业银行报送的信贷信息为核心,后者主要基于个人交易和社交行为轨迹。
“孤岛”筑成的原因并不高深,对于任何一个借贷平台而言,信用数据都取之不易,各方都希望能够共享他人信息,独享自身掌握的信息以获得更多利益——这也就走到了“囚徒困境”之中。
但从目前来看,困境似乎也正在倒逼出一批先行者。近日,宜信旗下致诚信用发布一个名为致诚阿福的共享平台,除了共享宜信自身积累的贷款数据外,也与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小额信贷等金融机构合作进行数据共享。
如此一来,这一共享平台就包含了日常生活数据、借贷信息、消费信息等各角度信息,借款者的身份也就得以更立体化的呈现。
这一平台也就成了一条平台间的数据通道,各个平台都可以借此查验参考信用记录。这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防止一人多贷、多头负债。
在接受钛媒体记者采访时,宜信创始人兼CEO唐宁表示,普惠金融的未来需要每一个从业机构的参与,行业的发展不是零和博弈,数据与金融科技的共享不仅可以提升机构的风控水平,也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行业共赢。
其实, 数据共享的理念并非是宜信的创举。今年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建设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就已正式开通。该平台首批接入了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宜人贷、拍拍贷等共17家机构。
这17家单位覆盖了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
系统建成后,各单位可以从更多元的角度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交叉比对,提高信息校验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数家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正在输出自身的大数据风控技术。同样在今年,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已经对消费金融、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开放,为合作企业提供信用评分、反欺诈信息验证及行业关注名单等服务。与此类似,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也都在这一方向有所涉猎。
这些举动似乎都证明了数据对接、信息共享已成为互金行业的发展趋势。
两年多的草莽时期过后,互金行业的热点正在向上下游延伸——风控、征信、催收等环节成为行业眼下的关键词。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正是行业在面临种种问题后的“补课”过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