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金融观察报 袁诚
12月6日讯,日前,有消息称银监会、工信部等联合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下称《指引》),明确网络借贷行业的备案要求,并对新老P2P平台及不同专项整治结果的机构进行分类管理。
尽管银监会尚未明确表态,但在业界已经引起轩然大波,平台纷纷应对、调整或转型。业界纠结的是,一方面希望“有人管”,力挽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局势;另一方面也心存忧虑,担心自身业务不合规,整改压力大,部分平台甚至被迫退出。
备案
发展、膨胀、乱象、整治、规范,这是P2P走过的路。而就P2P备案一事,监管机构早有“喊话”。
之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均提及P2P备案管理,要求P2P机构领取工商执照后,去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同时还应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在盈灿集团副总裁、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石鹏峰看来,《指引》发布后更进一步明确了P2P备案顺序,先工商局注册,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再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最后是银行存管。
这意味着,新平台要在完成备案登记、符合监管规定之后,才能获准经营网络借贷业务。如此一来,P2P行业有了相对统一的准入标准,解决了过去行业无准入门槛的问题。
备案工作环环相扣,无论是办理相关工商变更手续(经营范围需体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地方金融办整改、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还是寻找银行存管合作,各方均需尽早做好相关准备与衔接工作,否则整个监管落地的工作链条就无法进一步开展。
记者注意到,整治工作启动后,新设立的P2P平台较少,规范存量机构成为最艰巨的任务。
“已存续平台在备案登记前,要先根据互联网金融综合整治方案的有关规定,先完成合规化改造才能开启备案程序。”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将建立从业机构档案、对从业机构的备案情况进行网上公示,推动实现不同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等。
但业界担心的是,P2P整治结果分合规、整改和取缔类,如果被划定为整改类,整改之后才能备案,时间一下就被拉长,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备案(《指引》规定50个工作日,尚存变动),压力很大。
多家P2P负责人透露,目前还没有收到专项整治结果。而就在不久前,第三方研究机构挑选了50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员单位作为样本平台,按照《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 个体网络借贷》标准制定的96项指标,对样本平台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显示:50家样本平台,无一平台信息透明度完全合格。
转型
“做得越多,反而错得越多。”深圳一家P2P负责人无奈地说,新项目也不上了,老项目慢慢退出,为符合国家监管要求,可能就直接退出市场。
该负责人称,由于监管要求“单一的个体、单一的自然人在一个平台上借款上限是20万;单一组织、法人在单一平台上借款上限是100万”,而自己的平台以企业客户为主,大部分是大额借贷标的,数百万元的标的不在少数。要符合监管就必须放弃以前的所有积累,从头再来。
限额、电信业务许可、银行存管等P2P规范接踵而至。根据相关监管要求,未按规定备案或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而在实际操作中,ICP办证难也一直困扰P2P行业发展,甚至出现倒卖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问题。第三方研究数据显示,网贷行业中拥有有效的ICP经营性许可证的不到10%,目前大部分平台处于“无证经营”状态。
一位已获得ICP证的P2P负责人坦言,申请ICP证有着比较严格的审核程序,对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例如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省市经营范围的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全国或跨省市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还需要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如今,办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要求更加严格,必须拿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出具的前置审批才有“敲门砖”。
业界称,在通信主管部门明确网贷行业ICP证的前置审核和申请规定之前拿到的ICP证,很可能都是不符合最终规范的。即便从业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已获得ICP证,未来可能还要重新申请和审核。
“与其如此,不如转型。”前述深圳P2P负责人透露,将回购平台债权,逐步退出,未来会转做经营和田玉等珠宝交易的电商平台。以往的大客户则计划引导至线下做项目并购方面的风险投资。
还有大量平台在调整中继续坚守,规范中寻求创新。盈灿咨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197.34亿元,环比增长16.53%;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534家,相比10月底减少90家。
“在成交额稳步增长的同时,网贷平台数量稳中有降,这表明行业的优胜劣汰还在继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周治翰看来,随着小额普惠原则的贯彻落实、行业监管更加规范,平台间在深入合作、产品创新等方面将会加速。与此同时,更多的监管细则会渐次落地,这些细则犹如一张过滤网,加速行业洗牌、优胜劣汰,有效推动行业合规、健康、有序发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