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P2P首轮摸底排查:部分平台面临二次核查

和讯网消息 12月5日,据人民网(603000,股吧)援引业内人士透露,江苏省内网贷平台的首轮摸底排查工作已接近尾声,优质平台积极拥抱监管政策,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转型升级;经营困难的平台主动停业,选择良性退出;但是,也有个别不合规的平台通过阻挠核查、转入线下等方式逃避监管。

业内人士透露,在江苏此次核查中,被评为“合规”的平台可以到通管部门办理ICP经营许可证、到银行办资金存管,并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备案。而被评为“待整改”和“取缔”的平台将面临12月份的第二轮核查。

10月13日,银监会发布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P2P整治方案”)中明确了对网贷机构的整治原则、目标、内容等。

从《方案》的内容来看,对P2P的要求与此前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中提及的十三条红线要求并没有变化。而对P2P网贷行业的整治则是实现全覆盖。

P2P整治方案提出了对p2p网贷市场主体线上业务与线下实体的全面摸底。即,将从事线下金融业务活动的网贷机构及涉及网贷业务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平台纳入专项整治范围,做到风险防范和治理全覆盖。

这意味着,寄希望于将其他业务剥离P2P网贷的线下平台也将纳入到摸底整治的范围内。根据银监会的整治进程,目前已经完成了行业的摸底排查,将于11月底前完成分类处置。

其中排查的内容有,一是网贷机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股东或出资人、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等。二是网贷机构各类产品及业务运营情况,包括产品期限、综合收益率、逾期率等。三是网贷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是否存在资金池、自融等问题。

此外,银监会表示,对近年业务扩张过快、在媒体过度宣传、承诺高额回报、涉及房地产配资或校园网贷等业务的网贷机构也进行重点排查。

银监会提出的分类处置,也是此次P2P整治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即根据排查结果将网贷机构划分为合规类、整改类和取缔类三大类。

对合规类机构,银监会鼓励其合规发展。对于不规范运行、风险控制不足、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大多异化为信用中介、存在触及业务“红线”等问题的机构,银监会也要求限期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则会淘汰整合。

对于取缔类的机构,涉嫌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应对其严厉打击,坚决实施市场退出。

如何对排查过后的P2P进行分类?对此P2P整治方案给出了五大标准,一是满足信息中介的定性;二是业务符合直接借贷的标准,即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机构实现的直接借贷;三是不得触及业务“红线”;四是落实出借人及借款人资金第三方存管要求;五是信息披露完整、客观、及时,并且具备合规的网络安全设施。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25日,共有162家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其中上线直接存管系统的平台有73家。同时,根据《P2P网贷行业2016年10月月报》,截至2016年10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154家。对此,专家表示,在所剩不多的整改期内,平台将必须完成工商变更、备案登记、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银行资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等工作,而银行资金存管必然是其中最大难点,时间很紧迫。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2-05
江苏P2P首轮摸底排查:部分平台面临二次核查
江苏P2P首轮摸底排查:部分平台面临二次核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