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搅动基金生态圈:激烈价格战+争抢“壳资源”

文丨中国基金报 方丽、李沪生、邱玥

11月28日讯,“得委外者得天下”成为近两年公募行业的写照,目前这一情况在进一步演绎和深化。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机构资金的持续涌入给基金行业带来了规模上的大发展,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基金公司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行业内的发展不平衡导致“落后”了的基金公司奋起直追,以委外为代表的机构业务从“蓝海”转到“红海”。

“目前大家都在跑马圈地,城商行、农信社……包括信用联社等都有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据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目前监管趋严、市场震荡大背景下,新基金资源变得更为紧俏,价格战也非常严重,业务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2017年委外业务还将处于风口,各大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做准备,预计2017年“拼刺刀”的力度更强。

新基金资源紧俏老基金也被启用

机构业务太多,新基金不足,导致新基金这一资源紧俏已成为现状。为了缓解这一状况,目前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启用了“迷你基金”,来承接部分委外等机构业务。

据悉,近期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一款混合型基金,原来规模不足5000万元,但四季度来自银行2个亿的委外资金,令这只“迷你”基金焕然一新。

而据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也表示,目前市场需求旺盛,基金价值突出,如该公司旗下一只成立不久的次新基金,之前投资者退出后,马上就有新的机构资金“接盘”,而且规模还胜于此前。

“我们也曾考虑采用老基金来接机构资金。”据另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但大多数银行资金仍希望成立新基金。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一些迷你老基金会有机构选择,但因为老基金费率普遍较委外基金高,另外可能还存在投资者过多等不确定情况,一般来说银行资金不太愿意选择老基金。

也有一些人士介绍如何识别委外基金“借壳”老基金:因为费率问题,基金公司往往需要发公告降低费率,这也成了委外基金进入的标志,但因为工作量大,银行首选成立新基金。

整体来看,目前新基金仍是委外等机构资金最好的渠道,基金内部也在争抢新发基金资源。“曾出现战略发展部和市场部两路资金,都想要同一个壳的情况。”据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介绍,公司原则是谁的钱最快进来,就把新基金给谁。而且该基金公司旗下不少“批而未发”的新基金提前就被预定了。

据悉,由于委外产品日益增多,不少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每日统计委外资金的到位进度,包括基金成立时规模、现在规模、计划进入规模、有无进入等情况,一旦发生资金延期到位的现象,原来预定的未发行基金的名额就会被其他资金抢占。

此外,目前还出现委外资金不满意原委托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转投其他基金的情况,这类资金也需要用未发行基金来快速对接。

批而未发基金逼近800只

为什么目前新基金这么抢手?有以下3个原因:

据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现在机构不愿意和别的公司共用一只基金,导致现在有很多2亿规模的委外基金出现。“如果机构们肯共用,相同需求的机构放在一起,可能委外基金的数量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第二则是因为监管层已经开始对新基金上报进行“窗口指导”。据记者了解,目前基金公司被要求一个月以内不可以上报超过10只新基金。有基金公司人士介绍,该公司计划是每周上报1~2只,而此前该公司新基金上报极为密集。因此新基金获批的节奏也在放缓,按照目前节奏,新基金创设速度明显较前两个月放缓。

第三,目前打新基金最适宜的规模为7~8亿左右,导致以前动辄百亿的银行打新资金被分拆成数个新基金,而且未来新股密集发行,打新的热潮不减,可能打新基金占用的新基金资源也非常大。

那么究竟现在握在基金公司手中的“新基金”资源有多少呢?批而未发的新基金或逼近800只。

数据显示,从成立新基金看,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有344只、822只、912只新基金成立。而2014年、2015年、2016年获准发行的新基金达到343只、1252只、1277只。也就是说,假设当年获批当年应发行的情形下,这3年来已经成立的新基金和已经获批的新基金分别达到2078只和2872只,两者相差794只,这正是“批而未发”新基金总量水平。

“批而未发的新基金成为委外资金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目前监管趋严之后。”据市场人士表示。不少公司手中此类新基金资源丰富,超过10只。

另外,“迷你”基金数量也不少。截至三季末,共有多达201只公募基金净值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基金总数的6.32%,此外,还有多达542只基金净值规模在5000万元到2亿元的危险区域。目前来看,迷你基金的清盘率非常低,都存在被“挖掘”的可能。

不过,也有公司急流勇退。一位基金公司的人士向基金君透露,在现在的形势下,有公司决定不再上报委外的基金。

价格战激烈千分之一管理费难覆盖成本

“这个市场早就开始价格战了,委外很难赚钱,都是为了冲规模。”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无奈表示。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承接委外资金的多是公募基金和专户固收类产品。从公募基金看,不少持有人户数在200~300户左右的新基金费率要明显低于同期成立的其他新基金。

数据显示,今年成立的持有人户数在200~300人区间的债券基金中,管理费平均仅为0.38%,托管费基本为0.1%。而持有人户数超过10000人的同类产品,平均管理费则为0.67%、托管费也达到0.198%水平。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专户产品的价格战尤为明显。“现在价格战非常普遍,管理费此前准备维持在千分之二水平,现在降到千分之一的基金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千分之一完全不够覆盖成本,除非有银行能够滚动给到50亿的资金,不然产品越发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目前还可以靠着超额收益报酬盈利,但如果债市持续调整,收取超额收益也只会变得越来越难。”据一位基金市场人士无奈表示。

另一位人士也表示,目前确实是对于2亿元规模的产品收取千分之二的管理费,其他规模更大的则有谈判空间。而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些公司能收取百分之一的管理费,降价的趋势相当明显。中国基金报记者获取的一份合同显示,基金管理人业绩报酬最高提成比例可以达到30%,据了解,这是不少基金公司最看重的地方。

“原则上委外产品费率会随着规模上升而下降,因为委外相当于基金公司仅仅作为投资顾问,银行按照规模给了一笔顾问费,另外承诺一定的业绩报酬。考虑到各家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不同,银行给的规模也不一样,合同细节、管理费以及后期业绩报酬的计提,都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2017年仍是委外大年

机构资产荒的状态仍会持续,多数基金公司认为明年仍是委外的大年,都加紧发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公募基金仍有分红免税、产品不穿透等方面优势,虽然银行委外的增速下滑但存量很大,这些资金对配置公募基金需求旺盛,有可能明年还将迎来大发展。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监管层对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配置方向也有思路,据悉大型银行拥有配置能力,可以配置一些参与打新或者权益类资产的专户产品,但是小型商业银行、信用联社、农信社则受到限制,标准化产品允许投资债券基金,但没有明确是一级债基还是二级债基。因此若明年股市向好,不少基金公司可能转变发力方向,开始重视二级债基。

此外,基金公司在委外业务上也将更细化,有基金公司的人士指出,他们已经在制定明年的战略计划,一方面跟大银行紧密合作,从客户需求出发去制定产品;另一方面要把业务下沉到地方城商行、农商行,推一些标准化的产品。

不过,目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去接委外,进一步增加了委外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白名单”已经变成了摆设,不少机构完全抱着先冲规模再做业绩的心态,想方设法拉委外资金。

“我认为随着委外基金的发展,监管层有可能会对这块业务做一些详细的规范,例如保监会规定的保险资金在基金投资时,需要基金公司成立2年以上,对规模门槛也有要求,不排除以后会有这样的门槛设置。”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但在目前状态下,每家基金公司摩拳擦掌积极布局委外业务,预计2017年“拼刺刀”的力度将更强。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1-28
委外搅动基金生态圈:激烈价格战+争抢“壳资源”
文丨中国基金报 方丽、李沪生、邱玥11月28日讯,得委外者得天下成为近两年公募行业的写照,目前这一情况在进一步演绎和深化。自20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