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变革和大国命运
七十年前的1944年,二次世界大战基本结束,由于战争的重创,大英帝国从全球霸主地位滑落,从债权国逐步沦为债务国,美国则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黄金储备(占全球官方黄金总储备的59%),以及完整的金融运作方案(包括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计划)。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莱顿森林,全球44个国家通过了由美国主导的协议,这一协议将美元跟黄金挂钩,其他货币跟美元挂钩。英镑最终让位于美元,美元从此取代英镑成为全球唯一的储备、结算和贸易货币。
七十年后的今天,得益于改革开放、全球贸易,以及美国债务的扩张,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但由于已经固化的全球性美元运行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化推进缓慢。在现有经济和贸易体系下,中国要在新世纪创造人民币版的布莱顿森林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甚至连中国发起的“亚投行”都不想参加。
不过全球经济对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也十分不满,每一次美元周期性波动,全球所承受的风险和损失最大,而美国总是能够化险为夷。接受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很大成分已经变成了“被动”和“胁迫”。然而,以一种主权信用货币取代另一种主权信用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的逻辑本身已经不具吸引力,人民币所要面对的,是全球各国,以及所有民众对新型货币的变革需求。
只有数字货币具备取代美元的条件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再次冲击了全球经济,仰仗着美元的全球购买和融资能力,美国以极低的成本刺激经济,很快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复苏,但全球经济再也回不到2008年前的增长水平。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强,各国不得不以无限度的本币贬值来应对资本外流,以及经济的低迷。
到底什么样的货币能够跨越这种周期性和主权性陷阱,似乎除了黄金,没有其他的货币能够充当如此可靠的角色,但黄金由于实物属性太强,扮演交易媒介的成本较高,再加上美联储等各国央行对黄金再次扮演货币角色一致反对,导致黄金的货币属性可能被长期压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改变了世界原本一些固化的逻辑。人们不仅开始利用互联网维护自身的权益,也开始利用互联网创造一些,本应该由政府来创造的东西。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让全球民众看到了纸币的缺陷,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正是诞生于2008年,一个叫中本聪的人,发明了一种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不仅不需要银行这种的中介机构,甚至可以不需要央行来提供交易媒介(货币)。
如今,比特币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全球数百万民众正以空前的热情关注着比特币的发展和未来。基于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加密技术,以及分布式区块链技术,已经吸引了全球包括中国央行,以及高盛、摩根等专业机构的参与。
有人认为,比特币是人类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用技术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实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正是这种触动民众心扉的技术手段,产生了强大的信赖感,比特币开始迅速流通至全球。目前比特币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每日交易量超过10亿美元,堪比一家爆发性上涨的上市公司。
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取代美元,成为第二个美元.就算真有一天取代了美元,最终的结果也并不是一个理想化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未来取代美元的,肯定不是第二个类似美元的货币,就像取代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是美元这种纸质的信用货币,而不是另一个金属货币。
未来能够打败美元的,应该是一种超越美元信用,或者说是超越其便捷性、公平性和信任度的货币。暂时看,只有基于加密技术和区块链等架构之下的数字货币可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摆脱固有的美元体系,达到取代美元的标准。
数字货币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研究数字货币,对于美国来说,可能仅仅是一种改善美元经济体系的一种锦上添花,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无论中国经济强大到何种程度(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最终结果依然可能是人民币将不得不像日元一样,成为美元的终身影子货币。唯一可以等待的就是美国出现大的动荡,美元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种等待似乎时间成本太高了。因此,研究数字货币,实际上也是给人民币未来寻找更大的出路和更多的可能性。
近日(2016年11月9日),中国央行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招聘公告,旗下“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招聘三个岗位,分别是负责关于数字货币及相关底层平台的软硬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工作,以及研究数字货币中所使用的关键密码技术,对称、非对称密码算法、认证和加密等。要求具备系统架构设计经验、区块链技术开发或应用经验、大数据平台开发经验者。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这个机构,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其创建于1959年8月,隶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钞票印制专业科研单位,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设有油墨、制版、钞纸、防伪技术、印钞机械设计等研究室和制版及印钞实验车间,是全国唯一的以证券的印制、防伪新技术为内容的研究开发科研单位。
也就是说,关于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这一问题,已经进入到了落实阶段,而不是简单的前期调研或讨论。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所负责的,是如何具体实现钞票的发行和印制,以及防伪工作。这是货币发行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成了这个步骤,“钞票”就将进入到社会流通领域。
中国央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有三方面考虑:
1.战略
关于战略,前文中已经讲了不少,未来人民币跟美元等主权信用货币之间的博弈,牵扯到全球金融红利的最终分配情况,中国肯定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分享人口贸易红利阶段,而金融红利需要强大的货币信用和金融结算网络来支撑。
美元就算走到穷途末路,人民币结算系统也很难在结算和支付方面对美元系统取而代之,因为交易习惯要改变起来是非常困难的,除非完全颠覆原有的交易模式。这就好比说,如今的微软公司什么都不做,每年也有足够的专利收入,足以把比尔盖茨固定在世界富豪榜的前几位。
这也是为什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上线很长时间了,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难以撼动SWIFT系统(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原因,因为其从实际层面并没有超越SWIT的所有功能和模式,无法改变使用者的习惯。
然而,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就在此时,伟大的数字货币试验开始了。基于加密、去中心化、区块链分布式等数字货币技术,完全颠覆了SWIFT系统等原有结算系统的逻辑,是唯一能够完全取代现有全球美元结算系统,独立运行的一种技术。
比特币仅仅是一个试验,目前看比特币所辖区块链的容量和效率,根本无法支撑全球金融贸易结算,但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参与的积极性,远远超出货币研究者的想象。因此,从战略上投入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在国内尽快进行试验,有助于未来应用于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乃至中国金融领域的崛起,都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的。
2.趋势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发行量(M2)从13万亿上升到了目前的150万亿,但流通中的现钞(M0)占比则越来越低。2000年的时候,M0占M2的比例是13%,目前M0占M2的比例仅仅只有4%。也就是说,我们每发行100块钱的货币,实际上真正被印刷成纸币的,只有4块钱,其他96块钱都是以记账的形式存在,说白了仅仅就是一个放在各类金融账户上的一个数字。
货币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三年前,没有人能够想到,如今可以拿着一部手机,下载一个微信或支付宝,就能随时随地收、付款,持有现钞的需求已越来越少。
不仅仅是中国,全球也在面临同样的趋势,瑞典央行统计的数字显示,自2009年以来,瑞典纸质钞票的流通量已经下滑了40%,正在考虑发行数字货币,并将现钞在流通领域退出。实际上早在去年年中,丹麦政府就公布了一系列动议,其中包含一项推进无现金社会的计划,商店和服务场所可以选择完全的无现金交易,零售商应获准仅接受移动支付和信用卡支付。丹麦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无现金的国家。
货币的无纸化是一个趋势,这种无纸化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将现有货币电子化,另一个是完全改变系统,发行新的数字货币,以取代现有货币。前一种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仅仅是一种使用方式的转变,而后一种是直接改变货币供给和管理方式,这也是发行数字货币最大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仅仅货币的电子化,是难以满足未来需求的,无论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考虑,仅仅的电子化依然无法摆脱中央结算系统,无法在国际市场产生竞争优势和高于美元的信任度,后者才是方向和终点。
3.现实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银行爆出“票据案”,涉及金额高达40亿元。其员工涉嫌非法套取38亿元票据,同时利用非法套取的票据进行回购资金,且未建立台账,回购款其中相当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而由于股价下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无法兑付。紧接着,中信银行、天津银行、齐鲁银行等都有类似的状况爆出。后来,央行筹建建立票据交易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纸质票据全部退出市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票据交易平台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效率可能不会提升太多,监管方面也很难有明显改善。
目前看,中国的数字货币,尤其是央行正准备发行的数字货币,很有可能首先会在票据市场做一个尝试,这种分布式区块链支付技术,能够完整的纪录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赖于单一的交易平台,无法篡改。要知道,如果数字货币能够首先在票据交易市场实现,那离真正的社会化数字货币就不远了,因为仅工行一家银行,其每年的票据交易量就超过10万亿,如果能够满足这个数量级的交易,数字货币就成功了一半。而这对于类似比特币一样的区块链技术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比特币这个数量级暂时是无法满足这种交易需求的。
时不我待:
今年七月份,美国众议院代表提出,呼吁美国政府为相关技术制定国家政策,特别提到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9月份,美国众议院代表们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呼吁制定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政策中包括支持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言论。虽然该决议还不具约束力,但也是历史性的。支持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议案通过了美国国会投票,众议院成员对技术有着真正的兴趣。
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加坡,日前做出决定,准备成为最新测试本国数字货币的中央银行,这种数字货币将会在该机构的区块链系统试验中用于银行间支付,目的在于简化跨行支付流程和降低交易成本,参与者包括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和8家银行。
实际上全球排名前10的交易所、金融机构和投行大部分已经介入到了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开发研究当中。中国正处在弯道超车阶段,应该大胆尝试各种新的突破性技术,如果等到其他市场将数字货币推向全球贸易和交易系统的时候,国际金融交易版图的再次改变,或许中国分到的羹又是最后一杯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马云现身支付宝20周年纪念日:AI将改变一切,但不意味着决定一切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