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众金融贴着初创型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的标签,以其为标的的并购案件并非偶然,对于行业来讲,或许极具代表性。
网信集团旗下中国信贷科技近日宣布,与掌众金融签署对赌协议,斥资8亿元收购其48%的股份,未来双方期望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协同效应。
关于这次并购,双方称,前后接洽大约两个月后就达成了并购意向。“就像谈恋爱一样,缘分到了,互相看对了眼。”
事实上,在此之前,掌众金融还在寻找VC,今年8月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首席战略官谭淳曾透露在计划B轮融资,但此次并购,似乎更符合掌众金融的心意。
谭淳说,金融最关键的就是规模,如果没有规模就没有影响力,只有快速覆盖更多人群,才有社会价值。
在他看来,掌众金融处于刚刚过初创期的阶段,而进入到一个爬升阶段,目前,掌众金融面临着现实选择:拿到一般VC的钱,还是找到具有强大资源的战略合作伙伴?
显然,掌众金融选择主动“投怀送抱”,而且期望,在并购合作之后,能在资金、客户、牌照资源等方面获得支持。随之而来的则是战略升级和品牌升级。
盛佳作为中国信贷科技的执行董事表示,从布局上看,中国信贷科技一直有在跟金融科技相关的各个方面战略投资及布局,此次并购,可以看作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
“主要是看到消费金融,特别是针对银行服务空白人群的产品及服务在最近一年发展的特别快,而且消费金融行业的客群有非常大的潜力,相较于市场容量,中国信贷科技占比还是非产小,所以结合已有的业务,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做了这次交易。”
协同效应
掌众金融初始的目标客群是三四线城市的蓝领人群,主打的是针对其小额紧急借款需求的服务,如额度不超过8000元、期限为21天。
但CEO张敬华表示,随着各项资源的注入,掌众金融会推出一些额度更高、期限更长的借贷产品及服务,如3个月、6个月、24个月等期限,额度在5万,甚至20万的借贷产品及服务,同时,除去现金借贷,还会依托线下场景开展消费分期服务,如医疗美容、婚庆、传统电动车购置、教育培训等消费场景。
这意味着,掌众金融的客户群体会发生改变,可能会逐渐囊括一些相较于此前次级客户而言,信用水平更高、资质更好的客户。
也就是说,其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将是多元化、全品类的。
对于如何利用中国信贷科技的资源,张敬华表示,接下来几个月,双方会做一些整合,包括用户群体、风控模型、多维度数据资源等。
盛佳则举例表示,掌众金融可能将对接中国信贷旗下的理财平台,如金融工场、网信理财等的资金,而且,中国信贷科技有拿网络小贷牌照的计划,届时也能提供资金支持甚至进行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此外,中国信贷的线下收单客户,如果有贷款业务,也可以与掌众金融的大数据风控相结合等。
整体目标是,各个板块业务之间能够联动。
并购潮起?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消费金融市场就迅速火热起来。从p2p借贷平台的角度讲,除去以往对接的主流资产外,个人消费领域的借贷资产开始成为被追逐的对象。在这一波发展浪潮中,第三方以技术驱动的公司纷纷出现,其定位是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扮演助贷机构的角色,核心竞争力是大数据及技术。
掌众金融是典型的赶在风口介入消费金融领域的初创型公司。他们都具有一些特点,小而美、注重创新、灵活性强,但往往面临着资金、牌照、品牌等劣势,他们在不断扩展市场的同时,需要不断向上下游机构证明实力。
对于他们来讲,面临着几条发展路径,要么继续通过融资取得发展,要么被并购被整合获得发展,要么不幸死亡。
盛佳的观点是,从趋势上看,并购估计会越来越多,而且从整体环境上看,到明年,等到整个行业整顿告一段落后,一些平台可能会主动找出路,比如被收购,当然,一些平台也会发展的更大,更好,不能一概而论,但这种趋势是有的。
张敬华表达了自己的判断,未来可能会发生很多并购,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市场上专门定位为金融科技,主要以技术驱动个人信贷发展的公司标的并没有想象中多,并非有几千家的情况出现,所以,从这一层面讲,也算不上并购潮。
在消费金融领域,新的创业公司还在出现,零壹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更加垂直细分、基于技术驱动发展的公司还会不断增加,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修炼内功也越来越重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