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与传统行业融合的过程中总是需要一个过程,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同零售业、制造业、物流业与互联网行业融合的速度较快不同,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开始得最早,结束得最晚。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它们通常与人们的线上交易行为有关,而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之后,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融合依然没有结束。
随着互联网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变得顺理成章,并没有产生让人感受到本质改变的东西。相反,由于互联网与金融在结合过程中的不彻底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存在。
虚假标的、过高收益、用户陷阱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人们不仅要问,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依然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为什么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互联网金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会陷入“自我扼杀”的怪圈?在我看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金融与互联网不能相爱,只能相杀。如果将互联网的发展看作是前后两个阶段的话,可以说在前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便已经开始。在前互联网行业,金融更多地扮演的是一种支撑的角色,通常解决的是人们在通过互联网金融交易时出现的问题,支付宝、eBay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些基于金融的互联网产品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在进行线上支付时会遇到的问题,并没有改变金融行业的本质,金融与互联网依然是两个互相割裂的存在。不同的是,金融的一些功能只是被搬到了互联网上而已。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逐步深入,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愈加明显。互联网+生活、互联网+制造、互联网+零售、互联网+教育等新生的互联网词汇不断出现。于是,人们开始思考,互联网+金融会不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因为从整个发展的脉络来看,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的时间更长,更加具有先天条件。
于是,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金融的概念和产品被更多地迁移到了互联网上。在前互联网时代,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逐渐走向没落。理财、投资等涉及到更多人的金融产品逐步被互联网化。这一过程并没有错,因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只有承担更多的支撑功能才能发挥出作用。
人们对于互联网和金融的理解错误根本在于,他们单单把互联网看作一种基础设施,并没有把金融也看作是一种基础设施。因为从本质上来看,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作用更加明显,有很多时候,互联网都不得不作为一种外生事物依附在金融之上。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人们并没有这种理解,他们只是把互联网看作一种工具,试图去通过互联网改变金融行业。于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便出现了问题。从本质上来看,金融和互联网作为两种基础设施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业,只能起到支撑性的作用,并不能真正融合彼此。简单来讲,金融与互联网不能相爱,只能相杀。
金融的封闭性与互联网的开放性存在矛盾。传统的金融行业之所以不会出现互联网金融类似的问题,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封闭性。这个封闭性并不是说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不会产生联系,而是金融行业的金融成本较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到金融行业。在传统的金融行业概念中,即使一个人非常有钱依然需要很多的审核才能参与到投资和理财过程当中,这就是金融行业的封闭性。从长远发展来看,金融行业的封闭性保证用户的高净值,减少了“用户陷阱”造成的风险。
互联网却并不是这样。作为一种以自由和开放为主要特征的事物,互联网从一开始就希望通过无孔不入的网络将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共享。这一本质特征就导致了互联网在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而要达成这一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断降低用户门槛,让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其中。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让很多需要用户的行业迅速发展起来,比如零售,比如生活。人群的不断聚集让这些需要以用户作为发展基础的行业得以重生和全新的发展。这便是互联网的开放与共享给一些传统行业带来的切实改变。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将这两个特征完全不同的领域硬生生地拼凑在了一起。以流量思维为主导的互联网试图通过不断获取用户来解决金融行业出现的问题,于是更多的用户开始进入到金融行业。作为一种封闭性很强的行业,这些用户在进入之后,金融行业需要不断降低身段才能满足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于是,传统金融行业当中需要很多审核和条件才能参与的金融活动被越来越多地“劣质活动”所取代。传统金融里的“优质资产”被互联网金融里的“劣质资产”不断取代,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问题。简单来讲,封闭性很强的金融行业“重资产”,开放性很强的互联网行业“重用户”两者存在本质的矛盾,并不能简单拼凑,彼此融合。
金融的业务闭环与互联网的
介入存在矛盾。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业务闭环,这种业务闭环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之后才形成并稳定下来的,而互联网行业作为一种改造传统的工具所要做的就是
介入,通过
介入来影响和改变传统行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所要做的仅仅是
介入,它并不会考虑介入行业本身的一些特质。
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资本时代的极致发展之后,金融行业的业务已经相当成熟,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段去参与和改造当下的社会。同互联网通过将不同的环节打通不同,金融行业通过的是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脉络来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发展。由于金融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想要参与其中必然需要多种条件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金融行业是所谓的“精英行业”。由于精英阶层在这个社会中毕竟属于少数,因此,金融的业务闭环在形成之后并不期望外界介入,而外界也并没有太多能力介入其中。
进入互联网社会之后,互联网在改造传统行业时汲取的先进经验迫切需要适用到金融行业这个相对古老的行业上,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恰恰忽视了金融行业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就已经与互联网产生了联系,而且它们之前形成的这种“线上支付”的关系相对较为和谐。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恰恰打破了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业已形成的这种和谐关系,并试图通过更加
地介入来给金融行业带来本质的变化,改造金融行业业已形成的生态闭环便是一个方面。
互联网金融试图通过打破金融行业的业务闭环带来金融行业新一轮的发展。在互联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当下这种思维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这种思维超出了金融行业开放的程度便会出现问题。以金融行业的资质审核为例,当下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未来满足海量用户的投资需求不得不开发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而这些金融产品对应的标的通常是有几个项目拼凑而成或者有一个较大的项目拆分而成。
尽管这种做法满足了用户的投资需求,但是这同样在无形中增加了项目的兑付和用户的收益保障的风险。当金融行业形成的较为完备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之后,由此引发的问题便会出现,以
介入为主打的思维模式便会遭遇挑战,互联网金融便会受到质疑。因此,业已形成生态闭环的金融行业与深入介入的互联网行业存在模式上从冲突,等到这种冲突不可调和,互联网金融便会出现问题,政府监管便会随之出现。当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监管困境同样是由于这种矛盾不可调和引发的结果。
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本身存在的矛盾最终造成了当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困境,而在这些困境背后所暴露的恰恰是金融与互联网两者之间都是作为一种基础性设施的“
悖论”。不可否认的是,金融行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取得了一些改变,线上支付、产品电子化等新的金融形式不断涌现,这些改变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同样丰富了金融行业的内涵。那么,未来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又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呢?
互联网已成过去,新的“金融改造体”将会出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且从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来看,互联网在改造金融的过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造金融的本质,尽管有些时候互联网在改造金融的过程中触及到了本质性的东西,比如比特币的出现,众筹的出现,但是这些概念还只是刚刚起步,并没有获得
的发展。在当前的互联网条件下,以比特币、众筹为代表的优质内容得以保留,新的“金融改造体”将会出现。
同基于互联网科技的“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改造体”不同,全新的“金融改造体”将会更多地出现在新技术、新智能、大数据领域,这些领域对于金融行业的
整合将会让金融行业出现新一轮的增长,并衍生出全新的金融产品。而这些金融产品不断出现的时代正是所谓的“科技金融时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Fintech时代”。
体验依然是未来金融行业改变的突破口。同互联网时代的金融行业变革将线下体验迁移到了线上体验一样,未来的金融行业改变的突破口同样将会是以体验为突破口的时代。基于AR、VR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体验将会是未来金融行业的突出改变。与其说是一种体验的提升和改变,不如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因为体验最终呈现的一个结果依然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上。一种体验就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时代就是如此,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上同样离不开这种体验的优化,而基于这种体验优化形成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样会成为未来金融行业改变的突破口。
可以预见,未来的金融行业将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恰恰回归了金融行业的本质上来,同样回归到了体验的本质上来。如果摈弃了互联网时代的
介入,将金融产品看作是一种体验性很强的产品,借助新的技术来优化这种体验,而不是去改造金融产品本身,那么我们或许能够真正将金融产品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与当时匹配的特质,并能够带给符合当时科技发展的体验,而这种金融产品才能不断被人们接受,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将不会改变。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忽略了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而只是将金融行业当做一个个的产品来进行粗暴地改造。而这种改造造成的一个后果便是金融行业业已形成的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整个行业的问题随之开始出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曲解了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而只是将金融行业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因此,在未来的金融行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如何发挥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不会再将新技术当做是一种改造工具,而是将它们看作是能够将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手段。只有这样,金融行业的能量才能够借助外界的技术条件发挥出现,而不会像互联网金融时代一样出现五花八门的所谓的“创新金融产品”。
同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产生的基于互联网的支付方式一样,未来的金融行业的基础性作用将会通过产生类似于基于新技术的金融产品的方式来出现,“新科技支付”、“智能支付”、“数据支付”或许正是这种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无论金融行业将会朝着哪种方向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将金融行业看作是一种孤立的产品来对待,同互联网一样,金融行业同样是将人与人之间连接起来。不同的是,互联网是通过开放、共享的形式将人们进行连接,而金融行业则通过自身业态的形式来实现人们之间的连接。因此,在未来的科技金融时代,把握金融的本质,发挥科技的作用,弄清金融的基础性作用将会是让金融真正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关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