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宜聚网关典
一则女大学生“裸条”借贷的新闻在24小时内占据了各大头条,引起多方热议。
江苏女大学生林某在某贷宝上借了500块钱开网店,借款时间为一周,利息为30%,借款到期后,林某由于无力偿还,遂而再通过平台借来更多的钱,以偿还第一次借款的本息。如此拆东墙补西墙恶性循环着,直到在某贷宝平台上无法再借到钱。这时候,有熟人(中介)告诉林某,只要拍张手持本人身份证的裸照做抵押,就能借到钱,林某无奈之下,拍了裸照继续借钱还钱。同样高昂的利息费让林某从一个漩涡掉入另一个漩涡,无法自拔,直到出借人威胁将其裸照公布,纸包不住火,事情终于闹大。
近年校园借贷问题层出不穷,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媒体曝出河南一高校大学生,因校园借贷,负债高达70万元,最终不堪重负,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一切。
悲剧接连上演,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接二连三的校园借贷悲剧的发生?
保守统计,2016年中国在校大学生高达3000万人,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对电子产品、游戏娱乐、外出旅游有着极大的需求,而有限的经济来源迫使一部分人不得不另谋财路。假设平均每个人有3000块的借款需求,那么,高校借贷市场将达到万亿级别。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必然会滋生专注于校园分期、信贷的平台出现。这些平台的发展,一方面是市场本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银行对校园信贷的覆盖空白。2009年,银监会出台相关规定,明确银行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发行信用卡,对于已满18岁的,必须要评估落实其还款能力和第二还款来源后,方可发行。这样一来,大量银行开始暂停校园信用卡业务拓展,这时候,各种校园信贷、分期购物便有机会渗透进来。
国家监管部门为防范于未然限制信用卡进入高校市场,而民营信贷机构缺少监管和限制,庞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使得各种借贷平台蜂拥而入
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则属于高利贷。超出部分利息,将不被法律认可。有权威统计称,我国高校信贷80%以上是高利贷。只要合法合规,校园信贷并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在于,一些信贷机构给出的利率畸高,已涉嫌违法。一些机构打着服务大学生的旗帜,做着高利贷的生意,利益促使他们快速发展。
任何一种形式的借贷都是为了获取利润回报,校园信贷亦是如此。一方面,有些信贷平台把门店开在学校附近,方便面谈办理;另一方面,发展大量的代理,通过代理铺开推广。部分校园信贷平台对借款审核不严格,在网络借贷风控技术日趋进步的今天,要做好校园借贷风控并非什么难事,但一部分平台故意放松风控,降低审核标准。大多数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弱,平台利用0首付、低利息或0利息等字眼给借款人制造一种掉馅饼的错觉,但借钱容易还钱难,这时馅饼就变成了陷阱。
学生是消费者,无稳定经济来源,出借的平台深知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借钱给他们。
第一,住所稳定,一个在校学生,信息不会随意变更,只要没毕业,三两年内,借款人一定还在同一个校园同一个班级甚至同一个宿舍,这样一来,找人催收就方便;第二,学位限制,借款人不会因为这点钱而放弃学位和毕业证书跑路,毕竟不划算,因为学生借款额度不会太高,普遍三五几千,或者上万,如今一所普通的专科大学,以三年制来计算,保守估计学费和生活费不会低于6万元;第三,家长兜底,这点很重要,借款后产生高额利息,学生无力偿还,但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未必见得是高额,放贷人看中家长兜底的能力,会千方百计向借款人施加压力,威胁恐吓,甚至暴利殴打,以驱使家长出面帮助清还贷款。
最后,笔者要讲述一个身边的校园信贷催收的例子。在校大学生P,2014年8月,在某信贷平台借了一笔9800元的消费贷款,用于购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平台显示月利息为1%,他原本计划分12期还清,但在还了五期以后,朋友p退学外出工作,而后无力偿还,同时更换联系号码。此后,未偿还过平台贷款。平台催收客服在联系不上p的情况下,转而联系欠款人的亲属,p的亲属在不了解事情原由的情况下拒绝代还款。此后p的亲属每天都能接到5个以上的催款骚扰电话。
半年过去后,平台在催收无果的情况下,将此笔坏账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转由催收公司跟进。第三方公司开始向p的亲属施加压力,期间声称要以借贷诈骗罪起诉借款人p,随后假冒法院,向他们发送虚假的法院传票等不实信息,p的亲属对其置之不理。
催收仍无效。接着第三方催收公司通过p的借款信息,转而联系p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由派出所警员致电p的父母催收才得以了结。此时,距借款日期整整过去一年,在p有过五期还款记录的情况下,这笔待还金额仍然高达一万多元。
作者介绍:“宜聚网关典”是P2P网贷平台宜聚网运营部运作的原创内容ID,长于逻辑性思考与理性表达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