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消息,近日,平安银行发给各分行的一封邮件流出,邮件显示,平安银行将对P2P类公司代扣业务进行排查。对此,新浪科技向平安银行总行进行求证,对方表示,“之前平安银行没有要求对P2P平台开放网络支付接口,此次是要求各分行进行排查,是为了进一步管理风险,属于平安银行内部正常的风险排查。”
邮件显示,考虑到近期国内P2P类公司跑路和欺诈等事件频发,为保障客户利益,避免声誉风险,平安银行决定对其代扣业务客户进行排查,暂停直接或间接向P2P类公司提供的代扣类业务。
此次平安银行排查P2P类公司的代扣业务主要包括网上代收付业务(含批量代扣和直联单笔代扣)、移动收款和橙e收银台(本次排查不涉及客户以主动付款方式进行投资的行为),而排查的对象主要包括P2P类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邮件要求,各分行需要在3月11日前将风险排查情况反馈至总行,并要求上报后续业务中出现的任何情况。
自e租宝事件后,P2P行业余震不断,部分银行开始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2016年1月28日,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布《关于P2P行业农行通道关闭通知》称,“近期,P2P网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应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要求,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排查,要求公司禁止对农行的任何网络支付接口提供给P2P等各类网络贷平台”.
对此,农行公开解释称,“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向P2P平台提供了农行卡支付通道,导致风险蔓延至我行,给农行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随后,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也关闭了部分第三方支付端口,也有一些银行在逐步降低第三方支付充值额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