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投资理财到买房卖房,互联网让我们可以简单又好玩的赚钱省钱。数据显示,80、90后尝试互联网理财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3%和77%,堪称线上理财的主力军。互联网理财的“爆款”是货币基金、P2P、旅游险、意外险。用户对互联网理财的三大需求是:操作间、周期短、资金安全。
若论2015的影响力,互联网首当其冲,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不断发展,让我们改变了很多。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买房卖房,互联网让我们可以简单又好玩地赚钱、省钱。
互联网理财的三大需求:操作间、周期短、资金安全
在近日的一份《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理财三大需求:操作简、周期短、资金安全。
白皮书显示,各收入阶层对互联网理财的需求特点几乎一致:首先是操作简便、用户体验好,其次是产品周期短、资金流动性强,第三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提供有竞争力的收益率。同时,调查发现,产生这种一致结果的原因在于安全性和流动性相对较高的宝宝类货币基金是各阶层最常购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互联网理财“爆款”:货币基金、P2P、旅游险、意外险
白皮书指出,尽管线上投资者的“身家”不同,无论年收入是低于5万,抑或高达50万以上,选择货币基金的投资人比例均超过30%.而近年来,P2P平台虽质量分化加剧,风险事件频现,但凭借其收益率优势仍获得近20%投资者的青睐。保险产品方面,额度较小、标准化程度高的旅游险及意外险产品成为销量最佳的保险产品,备受中青年男性投资者追捧。
80、90后成互联网理财主力军
根据白皮书调研结果,参与互联网理财的人群从学历、职位、年龄三方面划分,也存在显着差异。以学历划分,曾进行过线上线下理财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投资者占比达到86%;从理财获益来看,投资收益超过16%以上的用户中,企业高管高达15%,而中层人员和普通职员比例仅为4%和3%,显示出职位高低与投资收益成显着正相关。除此之外,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80、90后尝试互联网理财的比例更是分别达到了83%和77%,堪称线上理财的主力军。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互联网理财的特点表现为偏好周期短、收益稳健、流动性高的金融产品,而对产品种类繁复、有资料信息泄露风险的理财平台表现出不满和担忧。
互联网理财发展趋势
通过从多维度对互联网理财人群的年龄分布、行为偏好进行剖析,白皮书建议互联网金融平台未来的发展需着眼于优化顺畅、安全的使用体验,同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背景提供智能化、有针对性的资产配置建议。同时,在面向主要受众,即80、90后人群的产品营销中,需进一步加强对该年龄段人群互联网使用习惯的识别,加强互动的形式,以娱乐化、趣味化的语境构建与受众沟通的全新纽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