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苏宁金融研究院,作者:薛洪言,图片来自“Pixabay”
日前,市场中传来蚂蚁集团启动IPO上市的消息,2000亿美元的网传估值,在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中仅次于工行和平安。
股票价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金融科技公司的未来,则要靠C端和B端双轮驱动。在本文中,我们不讨论蚂蚁集团的估值,我们看看金融科技的B端风口。
四年前,金融科技就是炙手可热的风口,四年后的今天,金融科技依然炙手可热;四年前,C端零售金融几乎撑起了金融科技的整个赛道;四年后的今天,B端产业链正成长为金融科技风口的新引擎。
大国博弈,这次不一样
全球产业链,正经历着一些根本性的变革,一些颠扑不破的规律,正被时代抛弃。
比如,一般认为,在廉价劳动力的牵引下,中低端制造业向劳动密集型国家迁移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规律。科技,正在淘汰这一规律。
在《今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曾这样评价科技对全球产业链迁移的影响:
“在过去,廉价的非技术劳动力就像一道跨越全球经济鸿沟的稳固桥梁,就算某国发展速度缓慢,最后还是可以平安跟上彼方的脚步。然而,现在这道桥梁正摇摇欲坠。已经成功跨过桥梁(已从廉价劳动力发展到高技能产业)的国家,大概前景可期;但还落在后面的国家,可能就会发现自己被困在鸿沟错误的那一边,再也没有任何方式能追赶彼方。”
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低端制造业也会全面自动化,廉价劳动力的价值被迅速削减,此时,低收入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迅速崛起的故事(如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就不会再发生了。
智能制造的潜力,让发达国家看到制造业回流的可能。这些年,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企图重新夺回工业发展的主导权。
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追求“逆向回流”,叠加以我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大国寻求“高端跃迁”,正成为当前国际产业链领域的主要竞争着力点。相比之下,东南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正慢慢失去重要性。
把全球产业链想象成一辆动车,科技发展正在切断三等车厢与车头的连接,只剩下头等车厢、二等车厢继续奔跑,赶不上的,永远赶不上了。
鸿沟变天堑,落后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接下来,二等车厢与头等车厢的连接也可能被斩断。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不再是与东南亚国家竞争低端制造业,而是要打好智能制造这一仗,实现高端跃迁。
此时,大力发展新基建、推动智能制造,绝不仅仅是疫情之下复苏经济的锦囊妙计,而是成为事关国运、不容有失的战略布局。
站在这个视角看金融科技,显然不一样!
智能制造,需要金融科技
有读者要问了,明明是智能制造,怎么扯到金融科技了。
一方面是锤子定律(手中拿着锤子,一切看起来都像钉子)在起作用,作为金融从业者,难免要高估金融的作用,认为一切问题都能与金融科技扯上关系。
不过,实事求是地看,智能制造与产业互联网,也的确离不开金融科技。
从科技的视角看,技术是中立的,并不局限于特定产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既能用于金融,也能在制造业、安防、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司法服务、环境、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找到广阔的应用空间。
金融机构在科技探索中先行一步,再着力将金融科技扩充至其他产业,是顺理成章之事。
从产业链视角看,融资效率提升是经营效率提升的必要一环。个人的消费,以可支配收入为起点;企业的经营,则以融资为起点。企业发展,可以依赖利润,但几乎所有的扩大再生产,都是股权和债务融资驱动。
所以,贷款对个人消费并非必需品,融资却是企业经营的内生环节。从这个角度看,离开融资效率提升来谈经营效率提升,是不完整的。
智能制造与产业互联网,着眼于对信息流、物流的整合与控制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这里的降本增效,不仅仅是以更低的成本制造更多产品,还内含融资效率的提升。
因此,智能制造与产业互联网的推进,既对金融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金融科技提供了发展机遇。
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不少小微企业互联网转型依赖的SAAS系统、平台企业,要么是由金融机构主导,要么以金融作为重要变现路径。
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自发产生向供应链金融延伸的内在动力。苏宁、小米等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都是沿着这个路径发展起来的。
B端金融科技:两大现象级产品
风口效应,离不开现象级产品。
过去几年,科技驱动零售金融的军功章,主要由零钱理财、移动支付、现金贷等现象级产品铸就;未来几年,科技驱动公司金融,也必然以新的杀手级应用为承载。就我个人而言,比较看好小微贷款和物联网支付。
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大瓶颈在数据。5G、物联网和区块链,恰恰能从根本上缓解“数据”难题。
当前,不论广度还是 ,金融科技在公司金融领域的渗透都无法与零售金融相提并论。因为相比个人,企业数据维度单一、样本量低,“吃”数据的金融科技难以施展。
5G和物联网,让物体既能感知环境又能传递信息,能全面增厚企业经营过程中“物流、信息流”的数据价值,大幅提高企业经营的可衡量、可分析、可反馈属性,为B端金融科技应用创造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3G和4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借由场景的线上化激活了人的数据信息,让零售金融上了新台阶。5G的来临,借由万物互联和产业互联网,将激活物的活力,推动对公金融再上新台阶。
物联网让B端数据上网,区块链则能优化数据的“可信性”。
在产业链中引入区块链,借助区块链的难篡改特征,可以低成本地将真实交易记录进行镜像复制,消除多方参与带来的“陌生人”信任问题,既能显著降低产业链内的操作成本,还能助力核心企业信用有效“穿透”多层交易结构,解决远端供应商、经销商的信用融资问题。
相比融资,支付结算效率的提升影响更大。
广义的产业链,包括终端销售环节。在这个层面上,物联网支付有望成为一款横跨C端和B端的现象级产品。
以ETC的普及为代表,物联网支付早已来到我们身边。未来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物与物之间的自动支付结算将逐渐渗透生产生活的更多方面,由量变到质变,再次重塑社会支付体验。
一如移动支付在助力移动商业生态完成交易闭环的同时,也成为团购外卖、共享出行、直播打赏等新业态产生的前提条件;物联网支付在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化选择的同时,也必然会催生新的业态、新的产业。
最冒险的事
金融科技的B端未来,有无限风光;但在预测的基础上拥抱未来,从来都是最冒险的事。
雷·库兹韦尔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和未来学家,被比尔·盖茨称作他所知道的预测人工智能未来最权威的人,他的书《奇点临近》出版于2005年,在当时是一本奇书、风靡全球;但站在2020年看书中对2020年的预测,却也难免错得离谱,如书中预测:
“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全浸式的视觉听觉虚拟现实环境将无处不在,它将加速满足人们对生活地点和工作地点的愿望。一旦我们所有的感觉都完全沉浸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在2020年后期将成为现实),真实的办事处将不复存在。房地产行业也将是虚拟的。”
“我们有信心会在2020年拥有数据收集和计算所需的工具来对整个大脑进行建模和模拟,这将使得我们有可能将人类智能运作的原则和来自其他人工智能研究的智能信息处理形式结合起来。”
站在2020年,真实的办事处依旧存在,房地产行业也不是虚拟的;科学界对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机制,依旧困惑不解,大脑,仍然是神秘的。
雷•库兹韦尔在书中说:
“人们往往高估短期能够达到的目标,因为我们常常忽略必要的细节;却容易低估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的目标,因为忽略了指数增长。”
雷•库兹韦尔自己可能也犯了这个错误,高估了短期内科技所能达到的高度。
同样,金融科技的B端未来,前景是光明的;但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彼岸呢?建议不要被乐观蒙住了双眼。
犹记得2016年全行业刮起一股区块链热潮,但大家口中的现象级应用迟迟没能出现,那些过早押注区块链的企业,很多没能撑过随后的资本冬天。
要积极参与未来,也要正确拥抱未来。一只脚在此岸,另一只脚迈向彼岸,才能从容前行;两只脚都迈向彼岸,便成了纵深跳跃,一旦彼岸比预期还要远,就只能掉沟里了。
参考资料:
1、[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中信出版社,2018.
2、[美]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