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新金融琅琊榜,原标题《被低估的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作者:董云峰,图片来自“123RF”
1
关于中国信用卡市场,你所见到的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几乎都会强调一个事实:
相比成熟市场,中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依然偏低,因此还有巨大潜力可挖。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 7.49 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
鉴于中国存在显著的发展不均衡,因此平均下来的数据,往往经不起推敲。
分母端,我国尚有40%的常住人口在农村,他们不大可能是信用卡用户,却被平均了。
分子端,花呗、借呗以及微粒贷等产品,用户量均在数亿级别,它们在本质上与信用卡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分母端被高估,分子端被低估,导致广义信用卡的人均持卡量,远不止于此。
中金公司最近一份研究报告给出的测算结果是:1.76张。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广义消费信贷的增速都有所放缓。”中金公司称。
2
先说分母。
人均持卡量这项指标,通常就是以人口总量作为分母。
但是无视各国发展程度的差异,将人口总量与信用卡潜在客群划上等号,得出的结论存在失真。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普遍超过80%,其中德国、日本等国更是超过90%。
而中国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了60%。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当前我国城镇人口为8.5亿,乡村人口为5.5亿。
尽管移动互联网相对普及,但是面签要求的存在,意味着在银行网点匮乏的农村,居民们很难成为信用卡用户。而征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也限制了农村居民获得信用卡服务的可能。
简而言之,在信用卡渗透率极高的发达国家,以人口总量作为分母计算人均持卡量相对科学;而在发展高度不均衡的中国,并不适合直接以人口总量作为分母。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的观点是,信用卡发卡目标人群不应该以全国人口基数来参考计算,而是要按照信用卡发卡标准,再考虑地域、年龄、职业等因素后,实际适合发卡的用户基数就可想而知了。他估测实际持卡人数约为5亿左右,即全国人口基数的1/3强。
按照2019年末总计在用卡量7.46亿张与估测实际持卡人数量5亿人计算,人均持卡量约为1.5张(7.46亿张/5亿人=1.49张/人)。董峥认为,这个结果从侧面验证了现在信用卡发卡获客遭遇到严重瓶颈的现象,加之各发卡银行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多头授信的风险也非常突出。
3
再来看分子。
官方口径是,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49亿张。
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相当发达,以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以及腾讯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为代表的消费金融产品,在功能、客群等方面均高度接近信用卡。
另一方面,这两年快速兴起的各类信用支付产品,正是前些年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此外,还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机构的类信用卡产品。
从公开数据来看,截止到2019年9月,开通花呗的人数达到3亿,其中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而借呗早在2017年累计放款用户就超过了1个亿。
微众银行财报显示,去年末,该行个人有效客户突破2亿人,比年初增长68%,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0座城市。
如果将这些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都纳入广义信用卡范畴,那么在用发卡量数据将远高于官方口径。
中金公司通过对分母、分子进行调整之后,得出的中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为1.76张,超过了新加坡2018年的1.6张,接近韩国2019年的1.98张。
这就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认知——中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中金公司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广义消费信贷的增速都有所放缓。
不过,中金公司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中国经济增长、社会消费贡献度提升和消费信贷渗透率提高,决定了未来消费信贷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高达66万亿元,未来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6%。
4
从0.53张到1.76张,这种反差比看起来还要强烈,可以说是天上地下。
在人均持卡量0.53张的情况下,意味着还有接近一半的目标客群没有被覆盖,这对于所有市场参与者而言,都是好消息,足以鼓舞它们继续大干快上。
反之,在人均1.76张的情况下,市场全面进入了存量竞争。尤其在信用卡竞争激烈的大中城市,人均持卡量还要更高。
如果你去问信用卡从业者,他们会用业务经验告诉你,实际情况究竟是人均0.53张还是1.76张。
在谈及市场潜力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夸大分母,于是14亿人就成了最好的心理安慰——市场距离天花板还远着呢。
与此同时,在分析竞品的时候,我们是否充分考虑到了跨界玩家的冲击呢?
对分母、分子的不同认知,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乃至作出截然不同的战略决策。
当前的信用卡市场,竞争态势应该远比官方数据所呈现出来的要更惨烈。
对信用卡发卡机构而言,它们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增量空间的逐渐见顶,更要面临存量用户被新金融巨头夺走的威胁。
不管是场景和流量,还是用户体验,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还是那句话:时间不多了。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