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拥抱金融科技?

近年来,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各路资金针对金融科技领域投资的热情日益高涨。银行投资布局金融科技渐成主流,目前业内的三种主要投资模式,分别为成立企业内部风投基金(下文简称“企业VC”)、设立加速器计划和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传统的风投基金。本文分享了四个优秀的海外银行案例,介绍了上述三种投资模式的特点及优劣势,旨在帮助国内银行借鉴海外成功经验,并开拓思路、沉着应对金融科技的冲击。

本文转载自麦肯锡《2018中国银行业CEO季刊——冬季刊》,作者石炜麟和钟镇培,以下是亿欧智库为您带来的精选内容: 


银行投资金融科技具有战略意义

金融科技(FinTech)是近年关注度居首的投资主题之一。一众涉足金融科技的初创企业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部分积极的银行也按捺不住,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资力度,如花旗和高盛等国际领先银行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多个金融子领域布局(图1)。

参考国外市场数据再加上麦肯锡测算,银行部分关键产品收入可能会因为金融科技企业的竞争下降10%-40%。因此中国的银行机构必须尽快下定决心,加速拥抱金融科技,在为时未晚之前巩固竞争优势。

银行投资金融科技有四大意义和效果:

第一,促进创新: 通过投资外部初创企业,直接获得最新技术,打造创新产品或客群;

第二,抵御竞争对手与颠覆性改革: 简单来说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三,克服 / 避免内部官僚制度: 外延投资绕开内部官僚制度,提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研发的效率和自由度;

第四,创造可观财务回报: 比如花旗创投曾在2012年时投资电子支付公司Square,入股时,Square估值约32.5亿美元,2014年估值一度高达60亿美元。

另一方面,相比普通的风投机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更愿意与银行开展潜在的投资合作,主要原因包括:

银行具备金融产品、技术和行业方面的专业性和资源,能与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产生协同效应。

银行拥有大量顾客资源和销售渠道,能助力初创企业加速发展。

与银行合作(尤其在海外市场有布局的银行)能够帮助初创企业快速实现新市场扩张,占尽“先发优势”。

从银行获得资金对初创企业来说好比是获得了关键的信心票,提振初创企业声誉。

银行如何投资金融科技企业?

综观国外案例,银行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投资金融科技企业:成立企业VC、成立加速器计划(accelerator program)、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与传统的风投基金。

模式一:成立企业VC

银行出资成立企业VC,直接投资金融科技企业。相对传统风投基金,企业VC更着重投资标的与母公司的协同,除了单纯的财务回报,更是要在被投企业与银行间建立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把技术产品嵌入到银行体系。在投前阶段,企业VC除了评估技术水平外,更会在组织银行内部与投资标的沟通,识别潜在的协同机会。在投后阶段,银行会与初创企业继续深化合作。在投资标的选择上,企业 VC 大多会投资已有基础产品或方案的较成熟的初创企业,以期在较短的一到三年内产生协同效应。

适用银行: 成立企业VC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财务和人力资源雄厚、管理专注度高、执行能力强的银行。企业VC需要由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负责,开展投资分析、金融科技行业、风险管理、法务及财务等工作。同时,银行要保障长期投入,把最新技术有效嵌入银行。银行要客观意识到,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成功的,然而每一次投入产出的过程都能助其积累宝贵经验,夯实未来投资基础。

模式二:设立加速器计划(accelerator program)

加速器计划是指银行广邀金融科技初创企业,遴选符合银行发展的重点领域、且技术或产品成熟度达到要求的初创企业,随后邀请其入驻加速器计划。一般加速器计划为时3-6个月,期间银行与合作伙伴会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加速”初创企业的发展,包括提供集中的办公空间、验证产品方案、试点产品原型(prototype)、安排专家优化技术、辅导业务模式优化、争取更多融资等。对加速器计划期间成功的企业,银行有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的优先权。

银行可以选择自建“加速器”或开展外部合作:通常缺乏运营加速器计划的银行会选择与专业第三方合作,借助第三方的人脉网络、经验、名气等资源吸引更多优质的初创企业申请参与,银行借此把资源集中在自身专业领域,提供支持,比如组织部门在计划前中后与初创企业交流业务痛点、探讨技术应用合作方式,缩短成立加速器计划的前期准备时间。

适用银行: 相比于成立企业VC,加速器计划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资源投入意愿略低、但又希望深入参与的银行,该模式可以帮助银行较好把控财务投入,也可以针对性筛选最有合作空间的企业,邀请众多初创企业申请还可以帮助银行接触到全球最新的金融科技情报,培养市场敏锐度。同时,集中的办公空间可以帮助银行更 与初创企业交流讨论,提高合作几率。

模式三:作为传统风投基金的LP(或联合投资者)

银行作为传统金融科技风投基金的LP,指导整体投资战略和投资方向,风投基金的投资团队具有更高自主权,负责金融科技企业的日常投资执行和运营。相对而言,该模式下银行的人力和财务的资源投入较成立企业VC更少,但银行依旧能够享受到广泛接触大量初创企业的好处,快速了解最前沿技术和初创生态系统的发展动态,有效培养自身的市场敏锐度。

适用银行:自身投入预算有限、且希望利用专业风投能力的银行。该模式能更高效挖掘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银行不用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或参与重大单项投资决策,只需要指导基金的整体战略和投资方向,还能规避内部管理或监管要求。比如每笔交易只需走常规的风投决策流程,合理规避了冗长的传统银行审批流程,某些国外的风投还能帮助银行规避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股权投资上限。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在该模式下与被投企业相对疏远,建立深入合作关系需要更长时间。

麦肯锡总结了银行投资金融科技企业的五大关键要素:

1. 投资领域与目标明确: 银行必须清晰勾勒长期发展愿景、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市场和业务定位、以及自身的重点业务有哪些环节需要借助外部创新力量技术,才能更有效、有针对性筛选潜在投资标的。

2. 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意愿强烈,夯实自身能力: 投资金融科技牵涉到各方各面,包括买卖双方的持续良好沟通,研究协同空间、分配财务资源投入等,确保双方在法务、风投、技术、公司治理、销售、财务管理、界面设计等多方面能够协同一致。银行还要意识到,大部分的投资不会立刻产生协同或回报,一般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产生规模效益。

3. 打造开放开明的企业文化: 开放和创新的企业文化才能更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拥抱外部的创新技术和业务实践。

4. 逐步建立初创企业关系网: 银行必须要掌握初创企业动态情报,更有效识别筛选合适的投资标的,邀请有潜力的初创申请加速器计划。银行还要打造行业内外的人脉和关系网,孵化助力金融科技企业成长壮大。

5. 积极打造与被投企业的协同: 第一、通过应用新技术,开发全新价值主张的产品和方案;第二、通过技术整合解决内部问题或优化流程;第三、引荐客户,将通常不会成为银行客户的用户转介至金融科技企业。

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崛起已经大大改变了银行客户的需求,银行业必须加快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结合外部投资与内部创新,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新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1970-01-01
银行业如何拥抱金融科技?
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崛起已经大大改变了银行客户的需求,银行业必须加快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结合外部投资与内部创新,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新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