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拥抱金融科技,助力科技腾飞

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科技”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战略。据亿欧智库《金融科技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金融科技银行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元,乐观估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493亿元。

以银行为例,当前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路径主要有三种:内部研发、投资并购和合作。大部分银行更加愿意通过内部研发和投资并购,在这过程中创新孵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BCG分析了中国金融机构创新孵化的机制和趋势并提出了需重点考虑的五大方面:建设愿景、创新领域、核心职能、支持体系以及合作生态。

本文首发于BCG波士顿咨询公众号,作者为BCG董事经理、BCG大中华区金融机构专项及数字科技专项核心成员蔡建颖,以下是亿欧智库为您带来的精选分享:


随着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全球金融科技领域自2005年以来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作为金融科技的前身,互联网金融起步于2010年,从这一年起支付、转账等业务大幅增长,流程和管理、交易投资金融科技企业不断涌现,金融科技领域的融资额攀升至187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近300%。2017年,伴随着众筹/借贷平台的强劲发展,以及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兴起,金融科技公司成为资本的宠儿,全球融资总额达1129亿美元,相比于2005年的67亿美元增长了17倍(参阅图1)。

中国的金融科技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中,尤其是在互联网零售金融和支付领域。众多数字化金融、线上消费金融、机器人客服、流程自动化等创新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而快速兴起。至2018年,中国的直销银行APP数量已经达到114个,而蚂蚁金服在6月份完成的140亿美元C轮融资,则凸显了中国在线零售金融与支付领域的巨大潜力。

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孵化趋势与机制

我们长期跟踪金融机构的创新建设,在过去的10年内,全球金融机构的创新建设大幅增加,而企业内部的加速器/孵化器在最近几年更是呈现出近乎垂直的上升趋势。

随着中国金融科技市场上金融机构的主导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在与多家大型企业与金融机构高管交流中,普遍注意到其管理层对内外部科技创新孵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希望借助企业的资源与资金优势,抓住创新机遇,拥抱金融科技浪潮,从而提升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阅图2)。

我们认为,企业的创新与孵化机制,需要思考五大方面,包括建设愿景、创新领域、核心职能、支持体系以及合作生态(参阅图3)。

建设愿景

企业的创新与孵化往往需要首先明确愿景和目标,理清创新孵化在企业内的定位,对自身企业的意义,并在企业的上下层取得一致的意见。我们在与众多高管的讨论中发现,机构做创新孵化的目的往往分三大类:

业务协同

鼓励有协同效应的创新点子并支持落地,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在忙于完成自身的业绩指标的同时,加快创新类产品的迭代发展。在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避免企业错过潜在提升业务效率的创新点,甚至弯道超车的机会。

文化提升

不少大型企业历史悠久,受传统体制的限制以及惯性思维的影响,企业文化往往陈旧而缺乏活力,管理层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创新与孵化机制,鼓励创新文化,发掘并引入新鲜血液,给传统的观念与做事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让部门与员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

生态构建

当前商业竞争往往不是单个公司的竞争,而是涉及到产业链、场景与合作伙伴整体生态圈的竞争,大型企业通过孵化、投资与合作,可以建立或是参与到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生态圈中,与创新公司、行业伙伴互相配合,提升竞争力。

创新领域

企业的创新孵化既包括对内的点子挖掘与孵化,也包括对外的创新投资与合作,面临的选择众多,如果盲目铺开,往往会陷入整体资源投入过大但每个涉足领域又投入不足的困境。因而,创新孵化需要配合公司战略进行定位与思考,可以从生态/场景、产品/服务、科技储备三大维度,决定资源投入与参与形式,从而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布局:

生态/场景协同

考虑与公司主体业务的产业链上下游或场景相关的创新应用与公司,如对金融机构而言,可以从目标客群的生活与金融场景着手,从而加强自身业务的获客能力与场景的无缝连接,也可以从业务的产业上下游入手孵化或投资,丰富数据来源,加强风控能力。

产品/服务开发

借助自身的金融能力与积淀,结合内外部创新的力量,研发新产品,例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新型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优势互补,形成双赢。也可以进一步开放自身的能力,搭建平台,赋能合作伙伴,以“轻模式”取得更快的发展。

前沿科技储备

加强与自身相关的底层技术领域的试点与开发,如大数据建设与分析、AI研究、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有助于及时跟进最新技术进展,享受技术突破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核心职能

我们认为,一个好而全面的创新孵化机制将覆盖从市场机会洞察、孵化、加速到投资与合作的全闭环职能,有助于形成1+1>2的效应,显著提高成功率(参阅图4):

洞察:设置专门的市场洞察团队,持续搜集市场热点,分析创新趋势与竞品动态,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持续提出创新想法并推进。

孵化:通常由创新部负责人牵头组织,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认领并担责,对与业务紧密相关的点子进行孵化、对接资源与场景试点工作。

加速:组建创新加速器,帮助内外部发起或孵化的项目进入商业落地阶段,给予项目组关于创建公司、商业计划、团队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更多的指导,按需对接集团业务资源,促进协同,帮助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投资/合作:对外寻找优秀的外部创业公司与团队,从投资中获得收益,并将合适的创新产品与服务第一时间引入集团,帮助业务发展;而对于双方互补效应明显的公司,可形成战略合作,视情况加以股权合作,从而进一步绑定双方利益,加深合作关系。

体系支持

创新孵化机制的成功,还需要完善的体系支持,包括组织架构、创新流程、运作机制、考核激励方面都需要设计,从而使创新机制真正的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除了建立成熟的孵化机制,培养内部孵化、外部投资团队,招募兼具战略眼光与实战经验的专业化人才外,国内的金融机构部分也采用建设创新赛事平台的方式,聚合多方创新资源,为生态布局持续注入活力(参阅图5):

聚合政府机构、领先业界企业、顶尖咨询机构、学术界、科技媒体等多方创新资源打造创新赛事品牌。

围绕FinTech创新技术,明确赛事主题并提供增值服务,如融资支持、众创空间孵化资源、创业导师持续指导、资源对接平台服务、落地试点机会、人才俱乐部与创新学院培训等。

经过上述努力,大赛方可为集团的金融科技生态布局持续注入活力,既帮助吸纳新人才、实践新技术,探索新业态、集成新模式,又捕捉新机遇、发展新产业,推广新业务、塑造新形象。

合作生态

创新孵化机制本身往往也需要通过积极的对外合作来建设,从点子孵化,到创新业务加速,再到创新投资,积极对外合作,优势互补有助于更高效优质的推进创新,且适度减少风险。就众多企业希望成立的创新基金来说,纵观行业,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开放合作模式:

共同出资,共同受益

多个合作方共同出资,根据出资比例决定基金份额,并协商确定投委会席位的设置,建立基金内部决策制度,最后对项目收益按照基金份额进行分成,各方共同受益。

专业分工,管理费分成

资金由企业自有与对外募资共同提供,在基金早期阶段,聘请外部的咨询团队、投资顾问与自有团队成员联合运营,从而可以促进项目尽快运转,并对LP收取的基金管理费在各参与方中按一定比例分成。

技术支持,项目收费

基金运营由自身团队相对独立运营,与咨询公司进行长期的合作,按项目制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如市场扫描、商业尽调、投后管理等,最后以项目收费方式结算,不提供项目提成与管理费分成。此种方式,基金公司往往收益更高,而长期稳定合作的关系,又能保证外部顾问公司可以充分了解基金风格与背景,提供更合适的服务。

接下来的几年,正是中国金融机构拥抱金融科技,助力业务腾飞的时代。数字化正在切实形成核心竞争力,拉开企业之间的差距。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12-28
BCG:拥抱金融科技,助力科技腾飞
接下来的几年,正是中国金融机构拥抱金融科技,助力业务腾飞的时代。数字化正在切实形成核心竞争力,拉开企业之间的差距。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