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6月12日(北京) 过去几年,由于监管相对滞后,中国P2P行业野蛮生长、乱象丛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不少隐患。而2015年之后,中国P2P行业加速洗牌,跟不上节奏的平台越来越多,目前已有数家平台开始清盘。随着监管趋严、竞争加剧、行业微利三大趋势的日趋明朗,中国P2P行业正快速进入“拼实力”阶段,草根平台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对于很多P2P平台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该如何发展,而是要不要退出!
一个简单的选择,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P2P行业,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市场有无限的可能,却又有着巨大的风险。同样的选择,对于不同人,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结局。所以,在这个行业,未来该如何走,没有标准答案,对与错,完全要看平台掌舵人的个人实力,以及其核心团队应对市场突变的转型能力。P2P行业也遵循互联网领域剩者为王的法则,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是最大的赢家。无论什么方法,能活下来就是王道!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问,P2P值得坚持吗?未来这个市场会不会消失?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想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理清P2P的未来发展走向,只需抓住三个关键,具体如下:
1、资本仍在持续涌入
判断一个市场好不好,资本动向是一个核心风向标。尽管P2P行业争议颇多,但从目前来看,资本市场还是一致看好。P2P领域新融资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由于行业特殊,很多融资案没有被媒体报道)。从这个角度看,P2P未来几年还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2、新借款人保持常态增长
一种商业模式好坏,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是用户的肯定程度。随着市场的持续发展成熟,P2P模式已经被大部分城市人群所接受。数据显示,近两年P2P新借款人保持常态增长,年增长率为20%左右。从这个角度看,P2P的市场需求在,发展后劲有基础。
3、非知名平台满标难度增加
P2P保持良性发展,优质投资人的参与必不可少。当前,一个明显趋势是非知名P2P平台获客(有效投资人)成本快速增加。有数据显示,目前P2P平台的平均获客成本已经超过500元/人。更重要的是,就算花大成本把投资人引进来,他们对平台的忠诚度也很低,这直接导致非知名平台满标(尤其是500万以上的大标)难度大大增加。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会有大量非知名平台被市场淘汰。P2P市场是一个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游戏。所以,要想在未来的P2P市场谋得一席之地,请记住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