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若不是现金贷业务,很难想象去年互金平台能交出如此亮丽的业绩。”一家正协助3家互金平台海外上市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她透露,目前这三家互金平台去年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50%,其中现金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占比超过60%。
但是,为了规避政策监管,这些互金平台财报并没有采取“现金贷”字眼,而是以“通用目的型消费贷款”或“生活类消费贷款”等名义进行替代。但它们业务范畴与现金贷业务相当类似——没有特定的消费贷款用途、期限较短且额度不高。
在她看来,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平台钻了现金贷尚未明确定义的空子。
一家拟海外上市的互金平台负责人谢晨(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少互金平台也意识到,依靠现金贷业务维系利润持续高增长已变得难以实现。今年以来不少拟赴港上市的互金平台在IPO路演期间,更多以科技公司姿态亮相,旨在借助技术输出谋求更高IPO募资额与企业估值。
“尽管技术输出能否创造高业绩,目前还是未知数。但当前资本市场似乎对此颇为青睐。”谢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双刃现金贷
“即便P2P业务存在广阔发展前景,若没有实实在在的高业绩支撑,资本市场肯定不会买单。”谢晨直言。这也是过去两三年众多互金平台纷纷涉足现金贷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现金贷业务平均坏账率动辄15%左右,但其高利息收入依然能创造可观的利润回报。他坦言,3年前他所在的平台开始运作现金贷业务,每个季度都能创造3000万-4000万元利润,去年得益于现金贷业务突发猛进,当年利润同比增速超过200%,也让他们有底气运作平台赴海外上市。
然而,随着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加强现金贷业务监管,如今他也在思考现金贷业务的转型方向。
“原先的规划,是对接一些消费场景引导现金贷业务变成有特定消费用途的P2P贷款。”谢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3个月的转型尝试,让他最终打了退堂鼓。究其原因,一是要对接消费场景并非易事,需要大量技术对接与流程磨合,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客户体验下降与用户流失,二是双方围绕利益分配也时有摩擦,令一些消费金融业务创新被搁置。
转型受挫,让谢晨开始担心2018年业绩能否维系高增长。
“日子肯定没有2017年那么好过。”他直言。目前他所在平台现金贷业务正从“宠儿”变成“鸡肋”,一方面相关部门设定现金贷利率上限不超过年化36%,令不少老赖以此前现金贷年化利率超标为由拒绝还款,导致平台逾期率同比上涨6-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当地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平台需先清理存量现金贷业务才允许备案,令其利润贡献度进一步下滑。
“这种状况并非个案。已经海外上市的互金平台也面临不小的逾期率上涨压力。”一家国内互金平台业务主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说。
趣店集团首席财务官杨家康介绍,去年四季度随着消费信贷供给以及消费者流动性的下降,行业的整体信贷质量恶化,因此,公司的逾期率在新监管出台后略有上升。因此趣店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主动实施相对保守的缩贷措施来保护信贷质量。
宜人贷年报指出,第四季度监管收紧造成全行业借款人的风险表现出现短期波动,公司在本季度的借款批核率略有下降。截至2017年12月31日,逾期15-29天、30-59天、60-89天借款的逾期率分别为0.8%, 0.9%和0.7%,三季度末逾期率分别0.5%, 0.7%和0.6%,相较均有明显上升。
在这位业务主管看来,若逾期率管控不当,可能会带来坏账悬崖点来临——随着逾期率不断上涨,平台坏账率也会水涨船高,若坏账率突破某个临界点(比如7%),就可能直接跳涨至13%-16%,原因是逾期率持续走高背后,是越来越多老赖不还钱,最终演变成坏账率飙涨。
谢晨透露,他所在平台决定双管齐下,一是压缩存量现金贷业务,二是对优质借款人提供更长期限、额度更高(动辄逾万元)的生活类消费贷款。
“这实质是打了政策擦边球。”他对此并不否认。目前他听说相关部门对现金贷的定义,主要是借鉴欧美国家的工薪贷模式,对超短期、小额、无特定消费用途的个人贷款加强监管,若将个人贷款期限拉长、额度抬高、消费用途挂钩“生活类”,或许能规避监管。
不过,随着相关部门规定最高利率上限(年化36%),加之老赖采取各种手段推迟还款,他深知现金贷业务如何“改头换面”,都难逃利润下滑的窘境。
“现在我们希望能借着去年高利润契机,争取今年能海外上市,否则2018年业绩变脸,整个上市计划又将被搁置。”谢晨直言。
改打科技公司概念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注意到,在近期IPO路演中,这三家互金平台都在刻意淡化金融科技与互金平台形象,转而侧重以科技公司姿态亮相。
具体而言,这些互金平台在路演期间会将大部分时间介绍自身的技术输出,是如何推动中小银行与传统小贷公司提高消费金融风控能力与业务运作效率,以及客户体验。
不过,改打科技公司概念能否获得理想的高估值与高IPO募资额,业界存在不小的分歧。
上述国内互金平台业务主管坦言,目前技术输出到底能如互金平台宣传般创造高业绩与巨大发展空间,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很多互金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以极低价格向中小银行提供技术输出,甚至出现赔本赚吆喝的局面,另一方面双方还存在相对漫长的技术系统磨合期,稍有不慎就很难兑现金融创新与金融生态圈变革憧憬。
在香港三甲金融集团执行董事陈健祥看来,所谓的技术输出与科技公司概念,目前更多停留在“讲故事”阶段。然而,香港资本市场似乎对此情有独钟。
“这某种程度与南下资金日益增多有关。”他分析。随着越来越多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A股散户市场流行的炒概念投资模式也迅速在港股得到复制,加之A股尚无互金平台上市,因此南下资金更倾向炒作赴港上市互金概念公司获利。
陈健祥坦言,在经历概念炒作后,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随着现金贷高利润时代一去不复返,若技术输出未能创造理想业绩,资本市场迟早会对擅长“讲故事”的互金平台用脚投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