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互联网时代,网上支付本来只是阿里巴巴一家独大,不过随着打车软件的兴盛以及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格局被打破。特别是在线上移动支付方面,阿里有支付宝,腾讯有微信支付,百度则有百度钱包,BAT已各有布局,但在线下移动支付方面,BAT都还未开始真正发力。
BAT深耕O2O,线下移动支付大战一触即发
如果说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移动支付只是阿里与腾讯之间的战争的话,那么,在2015年必将演变成BAT三强争霸的局面。
首先,在线上移动支付方面,阿里拥有移动支付用户最多的产品支付宝,自然有其先天优势。而为了O2O大蛋糕,百度肯定不会再甘于在移动支付环节受制于人,必然会大力推广百度钱包,并在线下近场支付领域有所动作。腾讯自然不必多说,借助微信红包的病毒传播效应,微信支付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户已经过亿。
另一方面,在移动支付的场景体验当中,不仅仅包括线上支付,而在O2O的很多商业环境中,更多的支付交易发生在线下商铺。因此,在对线上支付用户争夺完毕之后,BAT三巨头很可能会转而进攻线下移动支付用户,有可能会通过推出智能终端的方式,来达到占领线下移动支付的市场的目的。
正如在连接用户与商户之间,免费WIFI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媒介,而在线下商户的交易环节当中,微POS机或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终端设备。目前,以掌贝为代表的大量的微POS创业企业正在涌现,在短期内攻城略地,已经在局部市场得到了商户的欢迎。而BAT接下来如果在近场支付方面展开竞争和较量,微POS很可能会作为一个重要的O2O支付终端得到大规模的普及,而围绕着移动支付,BAT三巨头之间攻防战必将持续展开。
线下移动支付:使用场景不多,市场仍需教育
不过,尽管BAT三巨头野心勃勃,希望能够借着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撬开庞大线下商业的大门。但目前来看,人们的移动支付习惯还只是仅仅在电影票购买、打车等几个方面,在大量的线下商业交易环节中,用户的支付方式还是非常传统。比如在线下服装店的购买体验中,目前大多数用户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现金结账和银联POS机刷卡的方式,线下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并不多。
特别是在掌贝这样的微POS机厂商出现之前,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受限于几个方面。首先,移动互联网未能获得大规模的普及,像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超过6亿用户的移动支付产品未能出现,用户进行移动支付交易没有入口。其次,市场上没有专业的微POS设备,因为涉及到商铺经营,交易环节不但需要记录商铺的流水,同时也反映商铺的实际经营状况,因此商户不仅仅需要一个像传统POS机那样的收款工具,更多的还需要对店铺交易实现可视化管理。在没有一个完整的线下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时,商户主动推广进行线下移动支付的动力显然不足。
还有,商户们普遍还缺乏O2O方面的市场意识。毕竟,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线下商业的改造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是因为线下商业庞大而繁杂,很难瞬间形成全面的渗透,这就需要进行O2O市场开拓的厂商进行大量的地推,才能达到对市场的教育过程。而且,目前被市场教育的比较深入的如餐饮、电影票、打车等几个领域,没有一个不是在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大规模地推的情况下完成的。
微POS会成为BAT的O2O利器吗?
事实上,在目前众多的垂直O2O领域,我们发现如果是单纯互联网的软件服务,是很难实现商业交易的闭环和去中介化的。比如在电影票购买这个目前O2O程度较高的领域中,首先需要用户安装一个App或者通过浏览器登陆wap站下订单,然后用户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或者是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最终用户到电影院取票还必须通过一个取票终端机来完成,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几乎无其他人工参与的智能O2O闭环。
同样的,在线下庞大的商业领域中,无论是服装店还是餐饮店,同样需要一个智能硬件终端,来辅助店铺完成O2O闭环交易,这也是2014年里掌贝微POS们崭露头角的原因,而微POS相当于一个为线下商户提供了一套以移动支付为核心的O2O解决方案,从三个层面上来解决商户的问题。
首先,微POS机融合了收款功能,在满足传统的刷卡支付的前提下,还支持了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二维码、扫码支付方式,能够满足了商家的刚性需求,创造了O2O的稳定入口,以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其次是向商户提供电子卡券的营销方案,借助微信的卡包功能,能够为商户的会员管理和营销管理提供支持;最后是系统化的管理,结合了线下支付和线上商城消费记录,商户便可以轻松获得消费大数据,从而能够帮助商户进行经营方式调整、制定,并最终实现管理的互联网化。
总而言之,O2O作为一个具有万亿元规模的大蛋糕,无论是BAT三强,还是传统商业巨头,无不觊觎这个即将爆发的市场,而移动支付环节作为O2O闭环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必将是巨头们重点布局和争夺的重地。特别是在线下移动支付方面,2015年,BAT之间必有一战,届时将很可能会 影响到此前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和“开荒”的微POS机厂商,而O2O市场进程也将会由此继续加快。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