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们是被动的,今年是主动的”,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回忆起与支付宝合作时总结道。“以前,我们是一个闭环,支付宝也是一个闭环,两个闭环怎么能碰出火花呢?”对此,蚂蚁金服城市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晓捷也颇为感慨,“以前经常被公交地铁的朋友"喷",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想来合作。因为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开放共赢的路,这也是这一年多以来很多公交地铁想跟支付宝合作的原因”。
今年以来,杭州,武汉、广州、济南、天津、成都……30多个城市已经可以刷支付宝坐公交或者地铁。这种方式不仅便利了老百姓(603883,股吧),也让公交公司、卡通公司获益,那个以往以颠覆者形象存在的支付宝,变得成熟稳重。
0.3秒背后的3年“0.3秒是交通部要求的公交车刷卡上车的最长时间,互联网公司如果通过扫码上车,也必须通过技术达到这个要求”。刘晓捷表示,达到0.3秒,达到这个模式里用户、企业、政府获得不同价值,支付宝用了3年。
解决支付问题就是解决了公交集团最头痛的零钱问题。“杭州每天约400万人坐公交,每天收到170万零钱”,在杭州公交集团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吴存钱看来,普通人看来不起眼的小零钱是公交集团头疼的大成本,“这些零钱占收款总额的48%,有大概200人专门负责整理零钱”。
在这3年里,支付宝首创了双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让公交地铁免去了零钱之苦。“把"记账"和"付款"两个环节分开,基于实名用户体系和信用体系,就算闸机和手机双双离线也能顺利坐车”。
现在,这种双离线技术已经成为了行业通用做法,在公交地铁之外,网络欠佳的卡、券等场景也将通过该技术解决大难题。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杭州公交现在的零钱量下降了20%。“一般来说,10月份是旅游旺季,公交客流量相对较高,但11月份客流量就会回落,今年却没有下降,在秋季之前接入的移动支付起了作用”,吴存钱对比说道。
公交集团的痛点解决了,而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卡通公司还是绕不开。过去几年他们想要拥抱移动互联网,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传统公交卡办卡难、挂失难,市民不是没有投诉。杭州市民卡的盈利能力在全国排名首位,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就想做线下支付。团队从200到400多人,也招了不少互联网运营人才,但几年下来,成本巨大,收效甚微。”在徐晓看来,但多年来的努力还是证明“离支付宝的用户体验差距太大,这方面我们存在能力缺失。还是术业有专攻。”
2016年底,蚂蚁金服开始着力在各个领域推行开放政策,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这让徐晓看到了合作契机。2017年5月23日,杭州市民卡与支付宝合作上线了“杭州通支付宝电子公交卡”,截至12月20日,共计领卡达到335.4万张。“这在以前,大概是我们两年办卡的数量,接入了支付宝,现在半年就完成了”。
支付之外,“融合”是更大的故事
技术突破了,合作达成了,商业模式的升级才是公交地铁最为关心的。市民打开支付宝或者公交地铁公司的APP,可先领取一张电子公交卡,然后点击“付款”里的“乘车码”即可用手机乘车。
这个“领取”,就打开了一个商业空间。在领取公交卡的页面,可引入个性化的或者基于地理位置的品牌商优惠或者广告,由此获得的商业价值,可由公交公司、卡通公司、支付宝、ISV等共享。这将给较多依靠政府补贴、传统广告售卖等的公共交通领域,带来新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公交地铁本身也可作为一种权益给用户,让公交地铁能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循环圈。例如,用户在完成一笔线下支付之后,可以赠送一张公交券或地铁券。除了基础服务,支付宝未来还计划与合作伙伴、阿里生态公司一起提供“实时公交”、“地铁WIFI”等增值服务。在刘晓捷看来,这个过程会帮助公共交通行业从“连接”到“融合”、“模式升级”。
老百姓方便、企业获益之外,如果能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活力,那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更高价值。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曾表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还得靠发展公共交通。那么,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如何服务升级、提升智能程度?“移动互联网可以帮助公共交通完成数据化、智能化,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公交等就能大大提升效率”。在这方面,杭州公交已经有了初步设想,互联网带给城市公共交通的价值,才刚刚开始发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